音乐表演艺术之美与音乐表演心理的联系分析
2008-01-22孟蝶
孟 蝶
摘要: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给人以美的视觉,听觉的享受,音乐还可以使人向善,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美学联系紧密,它充分的表现了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它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把艺术作品真实地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音乐表演的心理尤为重要,它和人类的任何创造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
关键词:音乐表演艺术;音乐美学;音乐表演心理;联结点
1音乐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但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深受人们的喜爱。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当作曲家把生动的乐思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时,就已经抽去了它的灵魂,剩下的不过是一些音乐符号,而把乐谱变成有生命力的活的音乐,使音乐作品重新获得生命就要依靠音乐表演,没有音乐表演,音乐作品永远只能以乐谱的形式存在,没有生命,没有灵魂和内在,不会成为真正的音乐。
音乐表演一方面是追寻音乐的视界,对音乐的意义做出解释;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解释者必须有自己的视界,用现代的立场和观点对音乐作品做出新的解释,达到历史视界与现时视界的融合。这样,就为我们进一步认识音乐表演艺术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填充和丰富音乐的内涵,并由此赋予音乐以新的生命。
2音乐美学理论不同的研究角度对音乐表演的启示
张前在音乐表演艺术论稿里说:“音乐的美,不仅体现在音结构的本身,而且体现在寓于音结构中的内容,体现在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之中。”其实,音乐美学同一般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评论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但是音乐美学在研究对象上却同上述的这些领域不同,它把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特殊种类,研究它的音乐技术理论研究音乐创作的技法、音乐构成上的具体准则,从更概括的角度考察它的本质和规律;音乐评论从实践上把具体的音乐现象作为它的分析和评论的对象,为音乐评论提供理论前提。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应该是一个具有自己完整体系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对音乐艺术进行哲学的、心理学的以及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学特性的研究,这三者之间包含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任何以孤立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来否定其他方面研究的价值都是不正确的。只有将它们综合起来,才能构成音乐美学完整的体系,同时也能使音乐表演艺术更加的唯美,将音乐表演艺术中的形与神、虚与实、情与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3音乐表演心理
音乐表演和人类的任何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
首先,我认为音乐表演者需要深刻理解和领会乐曲的情感内涵,这样在进行音乐表演时就能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使音乐富有灵气,打动听众的心灵,自己也获得了广阔和深邃的情感体验。其次说到直觉,所谓直觉,就是直接地领会与体验音乐的能力,有时人们把这种直觉称作音乐感。我认为它是音乐表演中的重要心理要素,甚至是音乐表演中的决定性的心理因素,同时,音乐想象的天地是无限广阔和丰富多彩的,它也是音乐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最后我们来谈谈最难做到的音乐表演中临场心理的调控,它对于表演者来说意义特殊,因为任何音乐表演是转瞬即逝的过程,不能重复也无法补救,这就需要表演者全神贯注,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全部智慧、热情和才能集聚在一起,竭尽全力地去完成音乐表演的创造。
4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表演心理的联结点
4.1钢琴演奏与心理控制
众所周知,钢琴表演艺术是一种涉及人类多种感知觉活动的复合系统,它与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钢琴演奏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四种感知觉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克服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合理地分配注意力,如果钢琴演奏者的注意力控制失调,就会影响手指的运动和音乐的表达,从而影响钢琴演奏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钢琴演奏的心理压力主要是对演奏技术和听众评价的顾虑,演奏者可以多进行走台预演,这样对于心理素质较弱的人来说,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演奏者通过多次这样的练习,可以使演奏的紧张心理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控制和排除。此外,过度关注于自己演奏结果的外界评价,同样也会造成紧张心理和怯场表现,导致演奏者不能正常地发挥。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专心于演奏,他演奏出的音乐会带给人一种轻松的美感。因此,我认为演奏者需要认识到音乐表演是一种崇高的艺术,在音乐表演中必须以饱满的热情来对待,放下一切思想杂念,把自己的精力都集中到乐曲的音乐表现和演奏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演奏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4.2声乐演唱与心理控制
其实,声乐演唱与钢琴演奏大同小异,但声乐是以演唱为主旨,它是集生理学、物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元素为一体的一门音乐学科。所以作为一个歌唱者,不但要发展其特殊的音乐才能,同时还要促进其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信心、进取心、自制性、坚持性等,调动其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创造力、对复杂事态的应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也就是说,歌唱者心理素质愈完善,其整体素质就会愈强,带给听众的歌声就愈完美。
意大利马腊费奥迪医生曾指出:“让心理去支配一个完整音域范围的声音,若是在歌唱家心中有戏剧和悲剧的诗篇的话,会使歌唱显示出抒情和悲剧性的感情。”这就很形象地告诉我们演唱者的心理状态在歌唱中起着很重要的支配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声乐学习中,除了要注重歌唱生理技能和技巧的培养、训练外,还应关注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其调控自己演唱心态的能力,在任何状况下,都能不受干扰地保持良好的歌唱心态,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
此外,每个人的意志和性格是心理素质的基础和关键,坚强的意志具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在以后的学习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这就需要大家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逐步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克服不良情绪和各种困难的干扰。这样才是一个音乐表演艺术者所具备的素质,同时,这样的艺术表演才能呈现给人们神采各异的美感,这种美,音乐的美,是值得人们追求向往的,因为它聚集了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智慧,生活体验的灵性、艺术才能的表现,是音乐表演艺术中不可超越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