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小企业诚信建设的途径研究

2008-01-22柯昌华

总裁 2008年8期
关键词:诚信企业家中小企业

柯昌华

摘要:诚信是企业的经营之本,诚信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诚信危机,不仅影响到中小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加强中小企业的诚信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中小企业自身、政府、企业家个人几个层面探讨了加强诚信建设的几个基本途径。

关键词:诚信;中小企业;政府;企业家

1强化中小企业自身的诚信建设主体作用

诚信建设必须首先发挥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中小企业本身的诚信建设也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其诚信不仅表现为个别中小企业的行为,还应成为中小企业群体的行为规范;不仅表现为中小企业对内或对外的行为,还应成为内外统一的社会行为准则;不仅表现为中小企业的行为现象,还应表现为企业稳定持久的行为理念,并符合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良好境界;不仅表现为中小企业某一层面的特征,还应表现为涵盖企业各种行为的要素体系。

1.1更新诚信的价值认知

1.1.1要把诚信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建设来对待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市场经济越发展,企业的诚信形象的作用越重要。

1.1.2要把诚信作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项重要措施来对待

一方面,企业良好的诚信形象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成本,节省时间成本、提高反应速度和灵敏度,使企业得到更好的效益。

另一方面,就企业内部而言,企业良好的内部诚信形象可以减少管理层级和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制定的政策会得到快速良好的执行,减少了企业管理费用。

1.1.3要把诚信作为打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来对待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另一方面,诚信是企业员工价值的重要体现,企业的诚信度高,该机构的员工就会充满自豪感、荣誉感,就容易对企业的行为产生认同,建立与企业共命运的感觉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同样,只有全体员工都表现诚信行为,才会有企业的诚信形象体现。

1.2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这些企业面对规范化的市场运作日益力不从心,开始陷入艰难之境。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在竞争中争得主动和优势,是中小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1.2.1要确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

作为文化约束,它要求企业要始终做到诚实守信,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及“童叟无欺”等等,并把这一理念落实到企业活动的每一环节之中。恪守诚信文化虽然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一时吃亏,但讲诚信终究会使企业实现其发展的长期目标。

1.2.2要树立诚信为本的竞争观念

无论是同行业企业之间还是买卖方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企业要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树立诚信竞争的观念,靠公平竞争招揽生意。同时,要有不断完善经营活动中的信用制度,规范契约行为,抵制形形色色的损害社会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不讲信用乃至违法行为的内在素养。

1.2.3要将诚信文化深入人心

诚信行为要靠企业全体人员来共同体现,诚信文化要靠全体员工来共同建设和维护。这就要求必须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守信的文化氛围,让守信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习惯。

1.3将诚信理念和要求纳入企业制度体系

企业诚信缺失的根源在于制度的缺陷,完善企业诚信体系应以企业诚信制度的建设为突破口。要把诚信制度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来建设。

1.3.1要把诚信建设放在企业制度建设的基础位置、

诚信制度处于保证企业正确决策、稳定收益和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的基础地位。其建设的目的是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而不是一时的利益。企业正确决策建立在对正确信息的理性分析上,并因此使企业做出正确决策。诚信制度的确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企业信息来源的正确性,正确快速信息反馈机制,形成增强企业应变能力,产品的优缺点被正确的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理性的购买信息又被正确传递回决策者。近年来,由于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诚信制度,一些企业缺乏诚信所导致企业信用崩溃的事件,如不久前发生的以三鹿为代表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恶劣影响甚至使企业消亡,而且也使整个行业险遭灭顶之灾。其教训是深刻的。

1.3.2要把诚信制度作为规范企业行为的最高准则

诚信制度是直接产生于社会经济的一项制度,其能动性对企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在对经济交换过程中的规范作用,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据诚信

2强化企业家自身的诚信建设核心作用

企业家包括企业全部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诚信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他们在诚信方面的指导思想、经营理念、榜样示范乃至言传身教,无不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企业的诚信状况。搞好企业家自身的诚信建设,发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诚信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是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关键所在。

2.1企业家要改变对诚信准则的“自觉违反”

一些企业家由于缺乏必要的诚信观念,在经营活动中自觉地进行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积极地去违背诚信经营准则。他们只考虑自己眼前的现实利益,不考虑消费者利益、其他企业的利益及国家利益,出现了种种损害消费者利益、其他企业的利益及国家利益的行为。由于上梁不正下粱歪的示范效应,其企业诚信状况是不言自明的。

2.2企业家要改变对不诚信经营行为的容忍态度

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在自己的企业经营中应该制定诚信经营规则,并认可诚信经营是重要的,强调诚信经营是企业经营应该遵循的价值观念。但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者对自己企业中存在的违反诚信的经营行为又采取了高度容忍的态度。

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这类企业经营者的动机也是完全自私自利的,对于自己企业各层面违反诚信经营准则的事实,他们也是知晓的,但为了眼前利益、自身利益宁愿选择容忍或默许不诚信。

改变对诚信准则的自觉违反,改变对不诚信行为的默许容忍态度,是社会对一个合格企业家的基本良知和社会正义感的起码要求。

2.3企业家个人要做诚信原则的捍卫者和诚信行为的垂范者

3强化政府担当的诚信建设监管者的主导作用

3.1外部约束作用弱化是企业不诚信行为横行的社会温床

由于没有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长期以来只能依靠企业自律意识来规范诚信行为,结果由于外部约束作用弱化导致企业不诚信行为横行。其表现在:

第一,没有通过建立和完善整个诚信制度体系使诚信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第二,信用制度建设

方面的立法滞后,对失信行为的约束惩治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在诚信制度立法及执法方面都还存在制度漏洞。在执法中对违反诚信制度的企业存在以罚代法、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这些行为产生的后果,势必造成更严重的企业失信行为。第三,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由于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一方面,使一些不法企业觉得有机可乘,为企业制假、贩假等不诚信的行为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又使信誉好的企业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诚信的企业却能凭着不诚信的行为畅通无阻。久而久之,许多企业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就向着“低诚信、高收益”的路径发展。

第五,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社会舆论过多披露失信企业的失信行为,比较忽略企业诚信建设的正面宣传,挫伤了企业树立诚信价值观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传媒的教唆效应,一旦企业在经济交往中受骗,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它又会用同样的伎俩去骗别的企业,从而使坑蒙拐骗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社会中介机构普遍的不诚信或造假行为也成为中小企业造假行为的温床。

企业诚信体系作为企业与经济主体间交往行为的规则,只有内化为企业交易准则和秩序,外化为法律、法规等制度,才会成为整个社会诚信机制的重点。

3.2强化政府的诚信建设监管者的主导作用

3.2.1政府要加强诚信价值的认知

政府应该认识到,企业诚信体系虽然不像物质产品那样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市场和利润,但它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和保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该积极推动企业走诚信经营道路。

3.2.2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法规体系

强化信用监管,整治危害社会信用的各种行为,构建信用激励机制,着力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充分发挥政府信用管理职能。

3.2.3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诚信监管

政府要推动社会中介机构诚信经营,完善自律机制,维护良好的社会中介秩序。要尽快研究制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开展社会中介机构清理整顿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失信惩戒机制,从业管理制度和信用记录制度,促进信用中介组织的规范发展。

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公证等事务所,是提供社会公共信用的重要载体,对社会诚信影响重大,政府尤其要加强对其的诚信监管工作。

3.2.4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夯实“信用社会”基础

第一,要强化社会公众诚信教育,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个人的信用素质。第二,着眼于未来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逐步建立完善个人信用制度,积极开展个人征信运作模式和政策法规的研究,研究制定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培育个人征信的外部环境。第三,进一步强化企业经营者和中小企业主的个人信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经营者和企业主的信用记录、评估、警示,惩戒制度。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途径齐头并进地推动中小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构建整体诚信机制,形成一整套提升企业自身信誉度的行为规范,把企业的经济价值取向与诚实守信的道德价值取向统一到诚信行为中来,保障企业在制度与法律的双重约束与驱动下,是我国中小企业增加创新优势和面对国内外激烈竞争态势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诚信企业家中小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