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组合 巧妙运用

2008-01-16罗远梅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心理

罗远梅

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德育不容忽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关键在于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与时俱进地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第一,正面传导法。即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通过正面启发、传授、渗透、明理,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理念的方法。这是一种最广泛、最常用的方法。德育的根本任务是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主要靠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人们分清是非黑白,明白事理。正面传导法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利用班会、团活动、业余党校等为载体,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教育,开展艰苦奋斗、创业精神和公民道德教育。可精心选择大量正面传导的内容,增强针对性和感染性,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抵御侵蚀的能力,防止对单一或片面的正面教育产生的逆反心理或抵触心理。

第二,规范制导法。即通过学校、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等制约,引导学生的日常言行,科学合理地实施对学生德育工作管理,培养学生遵守文明规范的意识,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规范是德育的必要条件,它将德育中对学生的种种要求加以条文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严格的管理,保证了德育基本要求的实现。运用此法,一要明确规范,为此可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汇集成册,让学生人手一册,为学生的言行提供了准则。除此之外,通过感染性和激励性的规范用语,如“八荣八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等,时常警示学生的行为。同时利用黑板报、广播等宣传途径,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角度,建构立体的德育文化氛围。二要学用规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学生执行规程的自觉性,这不能停留在规程的约束层面,而是使学生对规程的态度从服从上升到同化,再从同化上升到内化阶段,使其认识水平从他律阶段上升到自律阶段。三要规范德育工作,遵照国家教育部的学生德育工作规程,结合学校的实际,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如班级量化管理等。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将规范化的要求融入了德育工作之中,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较好形式。

第三,活动倡导法。活动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活动的德育功能。活动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过程,能使受教育者增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进而提高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应借助团队活动,精心设计和周密组织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富有教益、有时代特色、催人奋进的德育活动,如唱精神向上歌曲,开展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为德育注入新的活力,使德育活动有特色,有创意,常抓常新,抓出成效。同时,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要亲力亲为,积极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增进与学生的沟通,在活动中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评价监督法。这是针对学生通过德育活动取得的认识、情感、言行、思想等方面进行总结和甄别,做出肯定和否定的判断,并予以激励或抑制,以调控或改进学生的德育工作,督促、引导学生提高和完善自我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正确全面地评价自己,是衡量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使学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迈上新台阶。例如: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可以对学生的操行评定采取分项目,分等级的做法。全面衡量一个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如评定的项目分为品行表现、学习表现、文体表现、能力表现等四大项。每一大项又分为若干小项。等级则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等四个等级,然后通过学生的自我评定、班委评定,最后在此基础上由班主任评出该生在本学期的操行总评成绩。运用此法,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发扬民主,正面肯定、鞭策和鼓励学生。

第五,心理疏导法。心理疏导法是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通过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等方式,给学生以辅导、帮助、沟通,解决他们的心理上的疑难问题。心理学列入德育,成为新时期学生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大量的问题,尤其正处于青春年少的学生。如果对问题处理不当易产生心理障碍。心理疏导可以为心理咨询者提供正常的宣泄,减轻其心理压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有关的教师,创造热情坦诚、宽松守密的氛围,把来访学生视为能动的个体,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通过恳谈和其他辅助手段,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帮助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原因,指导他们以一个健康人的心态自主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并在必要时使用某种适当的心理治疗手段。同时,还可以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信箱,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随时随地地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引路。

第六,生活指导法。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克服生活困难,尽可能地完善自己,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四自”能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面对复杂的生活。在校期间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巧,可以使学生从容地面对生活的一切。这种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相关,通俗易懂,学生乐于接受,效果最为明显。实践证明,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活指导,是形成良好品德的最重要的一环。首先,开展各种生活指导讲座,内容可以涉及培养生活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青春生理和心理卫生,对待学业与就业等专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的生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其次,生活指导还因不同的指导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对女生多的学校,可特别设立女生辅导员,直接关心和指导女生的生活。在实际的工作中,还特别注意对暂时有困难,有不良行为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心理暂时有障碍和疾病的学生的关怀指导。最后,开展勤工助学活动,设法为特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使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

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视具体情况,优化组合,灵活巧妙地综合运用各种德育工作方法,善于适应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探索和创造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们的谆谆教导如无声的春雨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心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