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只快乐的语文鸟

2008-01-16郑晓英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诗歌朗诵师生情感

郑晓英

现在学生要学的太多,学校课务安排满满的,业余这样那样的补习班、兴趣班……成了学生的负担,甚至累赘。因此“在快乐中学习”的教育思想成了我的教学主要原则,让每个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是我教学完美的追求。

“在精神快乐中学习”的教育思想要落到实处,得有一个和谐的民主氛围。作为一位教师,不管你上课前心情如何,请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不管哪个学生课前惹火了你,请先平息心中的怒火,决不要板着脸训他半天,再回到课堂,让其他的学生干等或让学生漫无目的读书,影响课堂师生的和谐,让课堂效果打折扣。课堂上,不必太多的规矩,学生发言可以自由一些,有话直接站起来说,说了就可坐下——繁文缛节不利于保持学习的轻松气氛;学生在心理上要放松,把课堂当作师生一起探讨的天空,把自己当作学习的真正主人,而不是记笔记的机器。营造和谐的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快乐学习的第一步。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兴趣,便会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在无需督促的情况下,主动去接触探究事物。培养学语文兴趣,语文老师要着实下一番功夫。据最新调查,学生普遍认为语文没有什么好学的,不学也能考试,语文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学科。鉴于此,语文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知道学习语文不仅是为了升学,而且更重要的是语文是一门工具课,学语文是工作、生活的需要。我觉得孔庆东教授讲得很好: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

再次,在课堂上要以情感动学生,让学生从内心受到感染,这样才能对语文有更深的理解。而课堂上情感的表达侧重教师的口才——说话艺术。说话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若一调到底,平淡无奇,势必使学生身陷枯燥乏味的苦海而怨声载道;若说话抑扬顿挫,语音富于变化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课堂上注入自己的情感,无论热情、冷漠、挚爱、厌恶。揣摩每一处的需要,融自我进入角色,忘我的表演,把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用我们的真情打动、感染每一位学生。充满情感的语言,抑扬顿挫,富于变化,会宛如一曲动人的歌,飘入耳帘驻留于心,难以忘怀。谁又会拒绝动人的乐曲,拒绝美的享受呢?可见,语文的教育中带情感的语言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的。

第四,教学中,尽可能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才能。鼓励学生筹划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赛、班级辩论会、名著知识竞答赛、编故事接力等。比如七年级学习了《在山的那边》、《理想》等诗歌后,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筹划一个诗歌朗诵会,以提高学语文的兴趣。学了《威尼斯商人》《变脸》等剧本后搞一次课本剧表演赛,提高语文各方面的能力。平时还可鼓励学生预习新课,个人或小组共同学习,疏通文字,整理生字词,玩玩文字游戏。针对文本,确立学习目标1~2项,并根据目标质疑,预设1~2个题目,小组探讨或个人思考,看哪些题目有价值,写下答案或注明疑惑。

第五,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确立目标,一起探讨有价值的问题。有不解处学生要勤问,要善思。学生间交流合作时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听取别人看法时要虚心,不同意见要相互交流,直至最终达成共识。有争议时,解释权下放给老师。这样学生处处以主人翁姿态学习,兴趣就高。

于漪老师说:“进入语文织就的宝藏,能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净化感情,增添智慧,认识社会,品尝人生。其中快乐,难以言表。”一个成熟的教师,他必定能多向运思、多元课型、多法操作。只有你的更新与成熟,学生才能拥有“我快乐”的幸福体验。他们是快乐的,我们才是幸福的!

那你的思路就请放飞吧!

猜你喜欢

诗歌朗诵师生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诗歌朗诵会举行
情感移植
Migrant Worker Poets Recite Works in Hangzhou
麻辣师生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中韩诗人诗歌朗诵会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