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08-01-16江小强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动机

江小强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与专业相结合进行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等。具体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规则告诉我们:大脑思考必须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维只是本能的再现。思维动机一般分为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如何借助“外因”促进“内因”变化,提高思维的动机和兴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魏书生老师上课往往让学生猜他这一节课主要上什么,有意识地让学生界于猜透与猜不透之间,从而使学生打起精神,提起兴趣。我们不妨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尝试:导入课文,出示课题后,请学生想一想如果给他们写同样的文章将会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找出差距、异同。导语的设计要新颖、切合现实,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板书要优美,富有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自行设计板书,提炼要点,对某些文质兼美的散文,可点拨学生运用古诗词等来概括其内容。总之,诱导学生思维动机,激发学生兴趣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思考。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心理学实验证明,除了弱智和白痴,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蕴藏着充足的思维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极其细小的闪念、极为普通的一瞬间。教师要特别留意这些“闪念”和“瞬间”。在引导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姿一容,把握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相准“一瞬”之机,发现学生的积极思维的嫩芽,排除堵塞思路的障碍。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而想像是创造性的土壤和先导。因为想像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以记忆表象为基础,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如果学生根据作品已写的内容对文中的人物、场景等进行想像,创造出新的形象,就说明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有了自己新的见解和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创造力。例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当读到“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一句时,问学生:“周总理对伐木工人会讲些什么?他走了以后,工人们为什么还在亲切地回忆?”当读到“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一句时,问学生:“想一想,总理是怎样给战士披上大衣的?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凭借课文丰富想像,有力地培养了学生超前意识,并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实现了思维的“迁移”。

2.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中,我们还要注意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魏书生老师有句口头禅:“对一个问题,有一百种解法。”要寻求这一百种解法,就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如在以“水滴石穿”为例要求学生写作时,学生通常只想到恒心和毅力。我引导学生分别从“水”“滴”“石”“穿”四个角度构思,结果学生总结归纳出“弱能胜强”或“柔能克刚”,不能轻视“小”,要敢于碰硬。顽石是可以攻破的等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还必须训练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哲学上叫做一分为二。对学生思维心理也应注意这方面的训练,才能开阔视野,大胆创新。例如我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向学生提问:“最严厉的三味书屋有值得歌颂的价值吗?”大家沉默,几位学生发言,表示不值得歌颂。理由是:封建教育制度应该批判。这时我要求学生阅读“第二次行礼时”到“博学的人”这一段文字。要求大家思考:这段话作者意图是赞扬还是批判?学生似有醒悟,发言说:“这是赞扬先生,不是私塾”。此时我顺势归纳:先生是封建制度的宣传者,但是他在执教中有值得赞扬的一面。比方说:戒尺,但是不常用。就表现了他的进步,值得歌颂。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此时学生分析事物两重性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三、开辟第二课堂

课内语文学习和课外语文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课外语文教学则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能扩大和加深课内所学的知识,满足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专长和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

1.加强课外自读。很多教师,注重的只是课堂千篇一律的串讲,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外自读能力的培养。我认为,教师在课上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外,也要引导学生读一些优秀作品,并做适当辅导,以扩大学生的眼界。例如我在讲完了《沁园春·雪》之后,在课外便指导学生自读《沁园春·长沙》,并让学生配乐录音,我也带头满怀激情朗读。学生被词中那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字深深地感染,其中旷远的意境也就自然而然地体悟了出来,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培养。

2.多举行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利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我经常带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学生创造力的形成,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但只要我们真正对此加以重视,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加以科学训练,是能取得成功的。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