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题”纲挈领 胸有成竹

2008-01-07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阳关戈壁滩古道

康 华

在现代文阅读上,老师们往往是乐此不疲地讲答题技巧、答题模式。学生也是精心地做好笔记。可一到考试,可怜的分数比比皆是。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没有读懂文章。这好比建筑工人看不懂设计师的图纸一样,就是再优秀的工人也建不了高楼。

从散文阅读的设题来看,内容、主题是必考的。在考试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究竟怎样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读懂文章呢?

一、课文标题的启示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分析写荷塘月色的段落会发现月色的描写和作者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发现情感变化这条线索。再通过找原因去探讨主旨。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写景散文。文章通过对立于山脊上的小屋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寄寓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以及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着的人生追求。在上课时就是以我的空中楼阁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带领学生去赏析文本。

《我与地坛》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表现了作者痛苦、复杂、深沉的感情。

《花未眠》是一篇说理散文。是从花未眠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关于审美的问题。

这四篇文章的题目,要么是点出文章的内容,要么是明确对象,要么是作为内容的引子,都与文章的内容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由此看来,从题目入手切入内容是一条很便捷的途径。

质疑题目,找出文本中或由题目引出的,或直接照应的内容,进而探讨其余部分与这些内容的关系,从而梳理文本内容,弄清文本写了什么,同时思考,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在一起的,文本的结构水到渠成地也会清晰地呈现出来。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每一项内容又是通过什么手法或形式表现出来的。那么,关于文本的特色也就了然于心。最后,纵观全文,把握关键语句,分析重点段落,解读文本的主题思想。

通过剖析题目进行质疑,并提出问题,就迅速掌握了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的问题。在考场之上,学生如果能真正地读到这种境界,怎能不解文意?怎会无从下手?何愁分数不能提高?

二、真题演练

这里以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中的《阳关古道苍凉美》(原文略去)一文为例,具体谈谈如何从题目入手切入内容,进而回答所设的问题。

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初审题干并分解题目为两个短语“阳关古道”和“苍凉美”,质疑题目,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阅读原文,作者笔下的阳关古道是怎样的?作者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阳关古道的?

不难找出涉及到这一内容的段落是2-5段。

第二段:说明了故阳关的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也点明了它闻名遐迩的原因。王维的诗作,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第三段:去阳关路上所见。非常明显,作者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首先是荒无人烟、广袤荒凉的戈壁滩。好像绿色海洋的林带。

第四段:登上烽火台的所见所感。看见南边有一块写着“阳关古城”的铁牌。四面则是红沙渺渺。沙梁间,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想到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因为这让人觉得在如此荒芜的地方也有一点儿文化的气息。所以作者说“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第五段:沿着前一段的文化气息,作者继续写了阳关古道赋予了那些戍守边关、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许多哲思和诗情。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2.苍凉美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由所见所想才能体会其美之所在,所以这个题目的答案也应该集中在3至5段中。

第三段的“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苍凉”一词在这部分内容中可以由“平沙千里”、“荒无人烟”、“荒凉”来解读。

第四段:其中,“渺渺”仍说明这里很荒凉。“阳关古道,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给人的感觉是可悲的,可这里的气势也是壮观的。

第五段:“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阳关古道以它的内蕴点燃古人思想的火花,留下了震撼人心的感慨。

3.从这种美中能看出作者对阳关古道具有什么样的情感?

从最后一段中抓住“然而”、“何必”、“何须”、“不必”这些词语,就可以明白作者在领略了阳关又似可爱的江南的美景后自然充满了赞美之情、自豪之感。

再看题干和答案:

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答案:(1)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2)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3)王维《渭城曲》中对古阳关的感叹。(4)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案: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答案: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答案: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诗情。

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

答案:(1)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2)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3)古人对生离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1)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日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2)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前面通过质疑题目自问自答的三个问题其实就是对应14、16、17题的,如果这三个问题能弄清,我相信结合上下文,第15题不可能一分不得。但17题的答案可能把很多同学给坑了一下,“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在富有苍凉美的戈壁滩激起了作者的豪情还能让人理解。可“壮志”真不知从何说起,有点让人费解。对于一般的学生,得到12分应该不是问题。对于稍好一些的学生得18分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实,阅读都是相通的,现代文能如此快速把握文章,社科文阅读、诗歌阅读中同样可以如此来促进理解。阅读并不可怕,怕就怕我们没读懂文章就盲目做题。

猜你喜欢

阳关戈壁滩古道
前面就是阳关
阳关:虚实印象
阳关路
杉林古道
可造之材来自戈壁滩
唐诗中的“阳关”
戈壁滩的树根
茶马古道
莫让背景挤“小”了自己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