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 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8-01-07张希凤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孔乙己创设情境

张希凤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如一缕春风,早已吹遍祖国大地。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语文课一直固守着它的堡垒。语文课依然是老师的演讲课,老师一人在台上唱着独角戏,下面学生各干各的:要么正襟危坐、神情专注;要么偷看小说;要么东张西望;还有的耷拉着脑袋,精神不振,等等。对这些情况,任老师怎么批评、责骂,甚至体罚,也收效甚微。整个课堂毫无生气,学生似乎成了局外人。甚至有的学生逃学上网。仔细想想,这也从侧面说明你的课堂不够精彩,不具吸引力,学生根本不感兴趣。因此,教师的讲解也成了催眠曲。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了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黑格尔的话揭示了人的情感在人的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王心斋在《乐学歌》中就提出乐学思想,认为人是生动活泼的本体,应顺其自然,使之乐于状态。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课堂教学要重建,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特级教师于漪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一、注重个人魅力,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举手投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会更直观,不仅要看教师的仪容仪表,还要看教师的专业水平。我每天都要穿得得体大方,让学生感受到我是快乐的。因为这是给学生的第一直觉,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对你的信任。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中,中外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成就做了一系列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设想一个教师头发凌乱、衣衫不整、萎靡不振地走进教室,这样的形象怎能引起学生的好感?怎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做出种种猜想。教师的良好的情感、宽容的态度、潇洒的手势、优美的站姿,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构建和谐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特别强调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能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无所顾忌、敢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见解。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能够自由地彰显个性,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忌讳答案是否正确,不担心言语是否不当,不担心老师的责备,不担心同学的嘲弄,只在乎将自己的言论作为课堂交流讨论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温和、微笑、宽容、认同”是我们实现和谐课堂的八字法宝。教师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把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朋友。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以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他们驱逐心灵上的阴云,使整个教学过程融于一种和谐、纯洁、疏朗的氛围中,从而展开思与想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帮助学生产生一种质疑、批判的胆量、异想天开的创意、标新立异的观点。《皇帝的新装》一课将结束时,我问:“我们有哪些收获?”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的说应学习那个敢说真话的小孩儿;有的说皇帝昏庸,大臣们趋炎附势等。有一个学生发言,他认为那两个骗子很勇敢、很聪明。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炸开了锅。这时我先肯定这位学生敢于发表见解的自信和勇气,继而对这一问题作了正面引导。这一做法,既维护了学生的面子,又激发了全体学生积极学习的劲头,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课堂教学,需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不要把经过千年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看,而要引导他制作建筑材料,和他共同建筑并教他建筑之术。”因此,教师不应“照本宣科”,而要运用自己的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目标。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可创设哪些情境呢?

1.创设新奇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保持教学过程的新颖和变化,科学合理地创设新奇情境,使学生求知猎奇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其积极性。我上《枣核》一课时,拿出事先准备的几颗枣核,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请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这是普通的枣核,然而偏偏就有这么一个人,远在异国他乡,却托一位中国朋友带枣核给她,这是怎么回事呢?”全班学生听到这儿,很是好奇,明显来了精神。

2.创设直观情境。随着多媒体走入课堂,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运用图片、模型、影视歌曲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教学《沁园春·雪》时,可先放有关“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的录像,然后让学生朗诵、表演之后,师生一起讨论赏析,语言描绘情境,表演体会情境,使学生的视听等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在可感觉的情境中饶有兴趣地学好课文。

3.创设问题情境。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最后解决。当然问题不能肤浅,否则达不到训练目的;问题也不能提得过高,否则会使学生望而生畏。要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以克服学生的倦怠心理。如教学《孔乙己》这课,文中多处出现“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文眼”。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次深入地发觉文中所蕴含的深意。可设计一些这样的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中还有隐隐作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处处问到点子上,个个都能激起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笑”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也就理解透了。

4.创设成功情境。成功会给人带来快乐。创设成功情境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一个让学生饱尝努力探求、勤奋思考后获得知识、取得成功的情境,让他们的学习信心得到增强,学习欲望得到满足,从而使师生都能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例如,通过课前五分钟的演讲、语文知识竞赛、手抄报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成功地表现自己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决心。

教育家斯金特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这是我们永恒的理想和美丽的期待。

猜你喜欢

孔乙己创设情境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