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008-01-07李兴莉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语气感情创设

李兴莉

初中生热情活泼,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感染。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情和表情,更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是其朗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小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呢?

一、读一读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书声琅琅,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主,而不是被老师繁琐的分析和提问占据大量时间。读书时间不够,读书次数和阅读量都不够,语言的吸收和积累太少,这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表达。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读书中理解体会,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对于朗读往往有一种急切的心情,希望一拿到课文就立刻念得既流畅又富有感情。正是这种心里因素,使他们在朗读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如加字、去字或者读不通顺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急切的心情,往往会令学生对课文囫囵吞枣似的理解,起不到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课文的目的。这时教师首先让他们自己小声朗读一遍,熟悉课文的整体内容。并使学生明确,要朗读好一篇课文,最起码要读得准确、读得流畅。与此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朗读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不要拿腔拿调,这个问题一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就要注意,一旦形成定势就很难改变。

二、导一导

我们知道,朗读中的感情,像在生活中一样,只有朗读真正产生了这种情感时,才能从语调里自然地流露出来。指导朗读,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要求读得流畅,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学生不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不切实为课文的内容所感染,那么他便不会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在朗读前应启发学生掌握全文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启发性原则进一步进行指导。

如何进行指导呢?一是学生讲。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谈自己思考后的感受。通过发言,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锻炼他们“说”的能力,也可以从中了解他们对课文思想感情的把握程度,为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打下基础。二是教师讲。学生发言后,教师应给予肯定和激励,引导学生继续往深层发掘,围绕课后内容所需要的感情,加深对中心思想的具体感受,激发他们的朗读愿望。三是教师范读。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板,而且可以给学生以启迪,使他们从中领会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当然,教师的范读并不是让学生简单的机械模仿,而是给学生一个对比的对象,使他们更直观地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传统教学认为,一节课总是开课时先范读了再让学生模仿老师读。其实,在学生还没有解决生字词,没有深入理解文本时,怎能按照老师的期许读呢?我们应该放弃原有的教学模式,根据学情,尊重学生的需要,在他们想读的时候让他们放开嗓子读,教师边巡视边个别指导。

三、练一练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指导他们反复练习是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在进行全面指导后,应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即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课文。那么,在朗读指导上,需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吗?关于朗读技巧,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而朗读最重要的是个体独特的感受。对于同一句话,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含义。因而,我们应该通过让学生不断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该怎么样通过朗读体现出来。我常和学生们做这样的游戏:出示一个句子,请不同的学生来读,看谁猜得准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比如“你过来”这个句子就有很多种方式读,分别表达着不同的含义。有高兴时的语气,有伤心时的语气,有着急时的语气,等等。通过不断地练习,孩子们知道了在什么时候该采用什么样的语气,这样读出来的效果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感情等。学生有着惊人的想象力,这也是培养朗读能力的有利因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带他们进入想象的天空,使他们边读边想象,仿佛眼前就出现了一个个生动可爱的形象,这样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一直会很有兴趣、很有感情地朗读。创设情境也有多种方式,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背景音乐的播放、和学生生活贴近的语言的引导等。例如在学《问银河》这篇课文时,通过情境的创设,小朋友们仿佛来到了神秘浩瀚的银河,兴奋不已。一个个都学着丁丁的样子迫不及待地开始问银河了。在想象的具体情境中,学生都知道了怎样才能把问题问好,怎样问问题别人才愿意回答你。

猜你喜欢

语气感情创设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最好的感情
创设未来
语气不对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感情工作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不分对错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