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体会谈
2008-01-07周荣刚
周荣刚
语文是百科之母。语文学科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探究,去尝试一些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效果显著。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殿堂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凭借视觉工具提供有关的音乐形象和图画形象,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材的语言形象;或凭借绘声绘色的范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深深受到感染和激励,把学生带进文章的境界中去。讲《蒹葭》一诗时,我把这首诗改写成抒情片段,让同学们闭眼静听,从而把学生引进一个静静的清秋晨景中;再让学生欣赏《在水一方》的歌曲,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这种图景。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激发的感情与作品寄予的感情产生共鸣。还启发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对美作出正确评价,就是要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上去,让学生从个性化的形象中看到生活的本质,揭示形象的内在美,深化学生的美感。如讲《关雎》时,教师不仅让学生明白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描写了一个男子思慕一个女子的心情,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未来世界发展看,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不断地吸取新知识,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所以说,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是未来人才的素质。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要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实行以学生积极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使学生参与学习,而且使其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简言之,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具体做法:一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即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会学。同时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教给学生记忆知识的学习方法、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等。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即教的本质是为了学。故教师要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重点。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发展学生的智力,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学的一个基础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及刻苦学习的习
惯,指导学生学会高效利用时间,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
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是人才重要的基础能力,因而大力提高语文能力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育家叶圣陶主张听、说、读、写并重,不可偏废。在当今社会中,口语交际非常重要,当代中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课前讲演、即兴问答、举办辩论会、口头作文等。学生在种种训练中说话能力大大提高了。
听和读的训练可以结合在一起。这种训练也有小窍门——配乐法。不同的文体就配不同音乐。这样训练,学生不仅积极踊跃想读,而且能很好地体会作者融于文中的思想情感。如:讲老舍的名篇《济南的冬天》时,我给这篇闲适安逸的散文配上《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学生不仅领略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更能有听觉上美的享受。再如:讲李清照的词《醉花阴》,给配上古筝演奏的《昭君怨》片段,让学生既体会了词人愁闷、清冷孤寂的心情,又领略了古筝幽怨的韵味。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限于学校条件,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课外阅读活动,班级成立图书角,利用课外活动培养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2)课外写作活动形式有:写日记,写读书笔记,举行作文比赛。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大有裨益。(3)演讲、朗读和讲故事。(4)调查报告。如:调查学校附近街道上店铺的招牌的特点、来历,是否存在错别字等。其中学生调查出“家具”的“具”大多数家具店写成“俱”。这样联系生活,学生有兴趣有话说。
当然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但我们教育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为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正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手里的。学生是否能生活得有趣味,是否能学得好,是否能健康成长,是否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教师有极大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探索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更能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这成为我一生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