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2008-01-07李国芳
李国芳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提出;“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的学习并充分的展示自己,课堂讨论便成了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主要方面。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些深层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的时机把握得不够好,讨论的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效果不佳。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准确地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取得最佳效果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合理地搭建讨论小组
讨论小组的建立是讨论的首要基础,合理地搭建讨论小组,会使讨论能积极主动地展开。以前的讨论过于简单化,以往的讨论一般以同桌或前后桌为一小组,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根据学生成绩、习惯、性格、兴趣等因素分组,分组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还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要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使学生人人能讨论,人人有收获。
二、使学生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同时所提问题要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想法、有说法,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随着问题的深入,将知识逐步升级,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认知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还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三、创造恰当的讨论时机、和谐的讨论氛围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学生会认为“讨论什么呢”?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他们会认为“还用讨论吗”?所以,应该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只有在尊重、理解和合作中去讨论,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倾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四、要使学生有科学的讨论方法
课堂上常用的方法是:教师把问题一提出,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课下应将学习任务安排给各小组,让每位同学作准备,使课堂的讨论上升为“求果”的高度,先让小组内“求果”,然后让各小组成员代表发言,在班内“求果”,这样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还是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要培养学生“三会”的讨论习惯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为改变以上所说的状况,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总之,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然,课堂讨论还应注意讨论的问题应有多种解决途径,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加以指引、点拨,讨论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不要拘于一种形式,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