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牢把握体育学科性质夯实运动技能教学基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07-12-29

体育教学 2007年1期

  北京市石油学院附中特级教师索玉华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展示观摩活动的开幕式上所上的高中男生双杠教材,充分体现了索玉华老师具有扎实的体育学科素养,能够准确把握体育学科的性质、按照体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可评价;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体能基础、学生的兴趣爱好;又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生理、心理发展变化规律。针对高二年级男生生理、心理特点,依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选择了技术难度较大的体操类教材——双杠分腿坐前进,杠上前滚·成分腿坐,作为本次课教学内容,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十分准确,具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自制教具双杠保护带及一举多用的袖标标识等,为学生掌握双杠前滚·成分腿坐动作提供了安全保障。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到教师一贯的教学态度。从她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分析和把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层次分明,Ñ序渐进,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的和谐关系。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共同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同学们基本掌握双杠前滚·成分腿坐,发展了学生的上肢、肩带、腰腹力量及身体Ð调性,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与空间定向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增强团队意识。由于教学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的选用针对性、实效性强,可以说是一节较好体现新课标理念,准确把握体育学科性质,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较好地处理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体育课。
  从索玉华老师的教学思想及教学实践中可以反映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体育学科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北京市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相关要求,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对北京市的体育课程方案作了修订,并形成了北京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体系。其特点是坚决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运动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与健康。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健身意识和锻炼身体的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主体意识、科学的精神,为他们锻炼自己的勇敢精神,形成自强自立、合作与竞争的生活态度,创新意识和能力提供帮助。
  北京市注意学习、借鉴国际相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坚持“健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