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读顾拜旦

2007-12-29杜俊娟

体育教学 2007年1期

  1863年1月1日,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出生在法国巴黎,此后这个伟大的名字便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皮埃尔·德·顾拜旦家族的祖先德·弗雷迪家族曾居住在罗马,此后,有位皮埃尔·弗雷迪做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一世的总理,并于1477年被封为贵族,1577年,一名后代——让·弗雷迪获得了“顾拜旦”的头衔并在法兰西岛内拥有了封地,从此,家族有了弗雷迪·德·顾拜旦的名称。
  1864~1880年,顾拜旦在巴黎的家族宫殿和诺曼底的别墅中渡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他曾到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地旅行度假。根据父母的意愿,他进了巴黎的一所耶酥教会学校读书,在那里,他受到了古希腊文化良好的熏陶,古希腊文化那无法抗拒的魅力,古代奥运会那诱人的神韵,影响和决定了他的一生。1880年,顾拜旦高中毕业,渴望献身教育,他向往一种将古典教育与现代理想相结合的崭新的教育方式。稍后,他在一所政治学校学习历史和教育学专业。
  正是在1880年夏日的一个夜晚,17岁的顾拜旦看到了一本英国历史和哲学家泰纳写的《英国介绍》。泰纳认为:英国的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方式,它不但注重文化教育,而且注重体育教育。在这本书中的参考文献目录中,顾拜旦又知道了另一本书《汤姆·布洛恩的学龄时代》。从那本书里,他了解了橄榄球,了解了改造英伦三岛教育事业的著名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尔德(1795~1842年)。顾拜旦怀着难以抑制的激情反复阅读了这本书。心中升腾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效仿英国、效仿托马斯·阿诺尔德,用教育拯救祖国,用教育拯救民族的未来!
  
  1.顾拜旦的教育救国之路
  
  1883年,顾拜旦前往工业革命发源地和近代体育的三大摇篮之一的英国进行学术旅行。在英国,他访问了伊顿公学,考察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随后到达托马斯·阿诺尔德的故乡——À各比。顾拜旦怀着激动、崇敬的心情来到安放阿诺尔德祭坛的礼拜堂,面对这位伟大教育家的英灵,顾拜旦在这里寻求到了教育救国的真理,走上了教育救国之路。
  英国之行归来,顾拜旦以对阿诺尔德的研究获得了教育学学位。他要用阿诺尔德的精神去从事教育改革,他要给法国青年带来体育,使他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健康成长,从而造就新一代的法国公民。此时,法国报刊上响起了这个年轻改革者的声音:“改革教育!开展体育活动!”
  1883年的英国考察之行使顾拜旦接触到当时先进的教育制度,在他看来,英国人的自信心和活力来源于英国公学所推行的古典教材、竞技运动和伦理道德的综合培养体制。在这一体制中,竞技运动充当了主要角色,具有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的价值。因此,竞技运动被顾拜旦视为重塑青年一代、整复其业已失衡身心的强有力的促进剂。在《顾拜旦全集》第一卷序言中,编者就这样指出:“在当时的改革中,唯有顾拜旦承认体育的价值是使法国走出困境的手段,他把发展体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此后,顾拜旦真正走上了教育救国之路。
  
  2.从教育救国到献身奥林匹克运动
  
  顾拜旦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是一个天·地覆的时代,一个创造发明的时代。诞生在英国,后又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的竞技体育迅速成为市民阶层的教育理想和权利,铁路、电报、电话将国家间的距离大大缩小。这个历史大背景成为现代奥运会诞生的必要前提。
  1889年9~12月,顾拜旦作为力主教育改革的年轻教育家被法国政府派往北美,全面研究有关体育教育的问题。他先后到了纽约、新英格兰、路易斯安那、佛罗里达、维吉尼亚、华盛顿、巴尔的摩和加拿大,考察了寄宿学校、普通中学、大学和体育俱乐部。顾拜旦所到之处,学生们总是盛赞体育设施和体育课,这使他清晰地体会到:体育,给美国、加拿大的青年一代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北美之行,使顾拜旦陷入了沉思:体育的功能是什么?它还能发挥多么大的作用?显然,体育活动能培养人的勇气、意志、毅力、冷静和耐受力等品质,但更重要的是体育的竞争起源于人类与生具有的攻击性和对争斗的自然冲动,它以“和平的战争”的形式化解了许多矛盾冲突和疯狂的争斗,这种“和平的战争”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形式,把冲突的压力放在了体育场上,而不是放在战场军队的肩上,从而有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
  1890年10月,顾拜旦开始第二次英国、苏格兰之行,并在英国威尔士地区的布鲁克斯博士那里,了解到一些小规模的“奥林匹克”活动。1892年5月19日,顾拜旦在如勒西蒙委员会上作关于“体育团体在法国城市和国家竞技比赛中的组织和作用”的报告。上述活动开阔了顾拜旦的眼界,使他的思想不再是仅仅只关注于法国,放眼世界,他认识到了体育运动所负载的和平使命,认识到体育是建立各民族间的友谊、把全世界青年(不仅只是法国青年)聚集在一起的最佳手段。由此,他想到了古希腊的奥运会,想到了神圣的奥林匹亚,想到了用现代形式复兴古代奥运会。北美之行归来,顾拜旦收到了发给英国的调查问卷。但问卷统计的结果是,人们对体育没有一个一致的看法,Ë也没有研究过全面的体育教育,这使顾拜旦认识到:应当制定一个章程,给全世界的运动员树立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并用组织国际性运动会的方式来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1892年11月25日,在法国体育运动Ð会联合会(USFSA)第5次年会上,顾拜旦正式提出了复兴古代奥运会的建议,认为这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应该轮流在世界各地举行,以向全世界传播和平的理想。顾拜旦认为:古代奥运会的理想在于将人的身体、精神及灵魂结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整体,并将人类为了完善自身所需的全部力量聚集在奥运会的旗帜下,这种理想是奥运会与一般体育活动的根本区别。顾拜旦正是要恢复这一理想,使它对法国及整个人类都具有极大的教育和指导意义。至此,顾拜旦在思想上完成了从倡导体育教育到献身奥林匹克运动的转变。
  1894年6月15日,顾拜旦发表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章。1894年6月16日,在顾拜旦的建议下,世界各国著名的体育领导人在巴黎的索邦举行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代表着49个体育组织。在大会开幕式上,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演唱了从古希腊特尔斐留传下来的“阿波罗颂”。1894年6月23日,会议通过了顾拜旦提出的复兴古代奥运会的建议,决定以现代形式每四年举行一次奥运会;为了奥运会的举办,建立一个长期存在的委员会,即国际奥委会;规定国际奥委会的任务是要保证奥运会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Ô则和宪章。规定国际奥委会是一个自我选举、自我存在、无党派的俱乐部式的团体,其成员都是接受聘请而进入该委员会的,他们必须是在政治上和¾济上独立的人,每个国家只有一名或两名成员,国际奥委会委员不是本国派往国际奥委会的代表,而是国际奥委会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代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巴黎会议上正式诞生了。会议决定于1896年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包括田径、滑冰、摔跤、È击、击剑、马术、射击、体操、自行车,还有一种多项运动,就是现代五项的前身。为了表示对古代奥运会发源地的敬重,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将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59岁的希腊人比基À被任命为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但比基À从未以主席自居,而仅把自己看作是顾拜旦及国际奥委会与希腊之间的一个使节。顾拜旦以自己天才的领导艺术,掌握着从任命国际奥委会委员、制定各种规章到决定奥运会主办地点的一切决定权。他从1900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开始到卸任的1925年,始终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领袖,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财产和爱心都献给了奥林匹克事业。1937年6月22日,洛桑授予顾拜旦荣誉公民称号。1937年9月2日,顾拜旦在日内瓦公园散步,坐在一张长椅上猝然辞世。1938年3月26日,顾拜旦的骨灰坛和心脏安葬在奥运会纪念碑的基座下。这样,一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伟人,一位将自己毕生精力、财产和爱心全部都献给了现代奥林匹克事业的奥林匹克运动先驱者走完了他的一生,成为被人们世代敬仰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
  
  (首都体育学院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