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教育在青岛
2007-12-29
体育教学 2007年1期
随着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命名的结束,奥林匹克教育真正成为了中国奥运会来临之前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除北京作为奥运会主赛场外,青岛也是奥运会的另一位东道主,作为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承办方,青岛的奥林匹克教育也因着这一特殊身份而呈现出别具特色的一面,青岛在奥林匹克教育方面有了自己的诠释和探索。
帆船项目进课堂
帆船是2008年在青岛举行的奥运项目,因此青岛的奥林匹克教育便与之息息相关。帆船走进了中学生的课堂,成为青岛市奥林匹克教育的一个亮点。
青岛育才中学在课外活动、体育节等方面对帆船运动进行了普及教育。例如:学校每周二下午的大课堂活动中,全校学生可以在30门课中任意选择,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与奥林匹克教育有关的帆船课,学校邀请了Ô国家帆船队总教练刘英昌为学生讲解帆船知识。学校还组织学生、教师和家长参加由青岛市奥帆委组织的在青岛市航海运动学校举办的基尔(德国帆船特色城市名)帆船知识夏令营的培训,学生们学习了op级帆船操纵知识,并且还可以在德国教练的指导下亲自乘帆船到大海中遨游、体验。
为了使学生在学练运动技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体育精神的熏陶,增加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的含量,学校专程将五艘op级帆船À进校园,让学生能¾常看见奥运比赛用船,熟悉感受和加深对该项运动的深入了解,从而产生对该运动真正的兴趣。象育才中学这样重视奥运项目的学校在青岛市不胜枚举,青岛二中就是另外的一个典型例子。青岛二中制定了《帆船示范学校活动方案》,还通过开展奥运志愿者选拔活动,开展奥林匹克知识和帆船运动知识的专题推广讲座和海上帆船运动体验活动。
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
奥林匹克教育在青岛除了将竞赛项目引进学校课堂外,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来实现。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实施的“奥运风,民族魂”主题教育活动就是一个典型。
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设置了奥运长廊,开展“奥运小福娃”活动,具体做法是以班级为单位整理资料创办“奥运长廊”,在班级的宣传栏上进行展示。此外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还举办了“魅力奥运”活动,通过在学校宣传栏中开设“魅力奥运,我知道”专栏,设置奥运小知识问答内容,学生自愿解答并在规定时间内投放到奥运信箱中。
“激情相约2008”是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的又一教育举措。学校通过开展“小记者足迹遍岛城”的考察活动,在各中队中成立小记者分团,通过参观、访问,了解青岛为了Ó接奥运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橱窗中进行“小记者足迹遍岛城”手³报汇展,在此基础上,开展“畅想2008”活动,通过说一说“2008年的我”»一»“2008奥运会开幕式”写一写“2008年的中国”,增强环保意识,让奥运精神深入少年儿童心中。
奥运未到,礼仪先行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也是传递文明的一种重要方式。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青岛人的主人翁意识在学校的教育中也有了重要的体现,这便是学校中将礼仪作为奥林匹克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青岛二中便是这样一所中学。
该校不仅开设了《国际礼仪》《国标舞》等课程,先行落实奥林匹克的礼仪教育活动,还通过学生论坛的形式重点学习国际礼仪,让每个学生了解国际礼仪。学生论坛作为该校学生自治会的传统性活动,以其特有的方式与内º为广大同学搭建了一个广阔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学生们讨论的是深刻而有意义的话题,2006年学生们把学生论坛的焦点投向了国际礼仪。学校以“2008如何做好合格的东道主——国际礼仪之我见”为主题,在各班中开展讨论,学生们以不同的角度,通过国际礼仪的某一个特定方面,在国际日常礼仪、国际Ó宾礼仪等方面诠释论坛主题,发表各自的观点。论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阐述,每班派2名代表进行陈述,同时各班有6-10名的同学组成智囊团参与论坛的现场讨论,¾过评委裁定最终评选出优胜班级和优秀代表。
在论坛中,有的班级通过幻灯片配以学生示范的形式介绍舞会礼仪,有的班级通过模拟中国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来阐述外交礼仪的重要性,有的班级通过情景对话的形式,描述日常礼仪要怎样做,还有的班级通过虚拟酒店服务来说明服务礼仪方面的独到见解。
火热的兴趣小组和活动
兴趣小组和社团能够活跃学校的课外活动,在青岛的学校中其成为了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途径。青岛市的中小学中兴趣小组和活动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就是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为了普及奥林匹克知识,成立了“兴趣小组活动”。这些小组涉及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科技等多学科,在各学科兴趣小组中渗透奥林匹克教育,尤其是体育锻炼队,更是细分为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游泳队、乒乓球队,学校为这些活动组选配了有专业水平、有指导能力的辅导老师,每周固定的时间训练。
青岛二中也不例外。学校通过组织“牵手奥运”系列体育活动,让学生掌握健身知识,提高健身技能。每年学校常规的体育活动有:体育节、春秋两季田径运动会、游泳比赛、冬季越野赛、爬台阶比赛以及级部篮球赛、乒乓球赛、跳绳比赛、踢毽比赛、拔河比赛和广播操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既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又宣传了奥林匹克知识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青岛市作为奥运会的另一位东道主,在奥林匹克教育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在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也播撒下了奥林匹克的种子。
(本刊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