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课改下音乐进入体育课的实践性探索

2007-12-29杜晓峰

体育教学 2007年1期

  一、要根据课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音乐,促进教学过程实施
  
  1.准备部分的音乐运用特点:音乐所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性、积极性,同时使整个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气氛。在这个时候所选择的音乐应当是一些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迪斯科、摇滚音乐,其节奏以22~24拍/10s为宜,并最好分前后两部分进行。前一部分节奏稍慢,逐步加快过渡到后一部分,如《韵律操》《兔子舞》等。
  2.基本部分音乐的运用特点:应选择以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音乐,表现出一种激情高昂、精神振奋的情绪。使其配合动作练习达到适当的运动量,收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3.结束部分的音乐运用特点:在一堂紧张而又有较高强度的体育课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达到了一定的疲劳,为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消除生理与心理上的疲劳,应当以旋律优美、意境高雅似流水般的音乐来调节。如《梁祝》《瑜珈健身操》等,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得到了放松又受到了音乐的熏陶。
  
  二、要根据课的不同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体育课的教材类型很多,有田径、球类、体操民族传统体育、韵律体操与舞蹈、身体素质练习等。每一类型的课中还有许多内容,田径中有跑、跳 、投三类。跑的内容中又分快速跑、耐久跑、 接力跑和障°跑。并且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都不相同。因而,学生会随教学内容、目标的变化,在每堂课中产生不同的心理定势。良好的心理定势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成目标的支柱。因此,在不同内容、不同任务的课中,音乐曲调的选择,不能千篇一律。
  2.充分利用学生欣赏音乐时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它情感艺术、对象化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