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给学生动力
2007-12-29林忠庆
体育教学 2007年2期
历时三天的校运动会已经圆满结束了。看到今年的运动成绩,我感到无比高兴,尤其在中长跑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想想这一切,都是给运动员“加分”带来的好处。
大家知道,中长跑是比较枯燥的项目,是学生相对不喜欢而且很“累人”的项目,有些学生平时都很怕跑步,更别提运动会参赛了。可中长跑又是发展学生心肺功能的重要项目。在过去的体育教材中,小学的400米耐久跑和中学的1000米跑,一直是作为衡量学生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开展长跑活动势在必行。
在耐力练习中,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加分”原则。如:跑400米,能在1'30"内完成的加15分;可以在1'40"内完成的加10分;能全程跑完的也加5分等等,来鼓励同学们争取好的成绩,同时也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在运动会上,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加分”的方法,来增加学生踊跃报名,做法是:凡破校田径(800米、1500米)最高纪录者,加20分,平纪录者加10分;所有参加中长跑的运动员:一律按9、7、6、5、4、3、2、1计算,并且根据成绩取前八名,这与其他项目是有显著区别的(其他单项是按7、5、4、3、2、1计算),报名参加者坚持跑完的发给鼓励奖等等,以吸引学生参赛,提高学生参赛的信心和勇气。
的确,有了这样的“优惠政策”出台后,再经过班主任的宣传鼓动,今年的中长跑报名人数大大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看来学生也很看重这个“加分”。练习长跑的氛围也很好,课余时间有的是班主任组织,也有的是自发地,在操场上三五成群的同学一起长跑,跑得汗流浃背、跑得小脸蛋通红,有的还和老师一起跑步……
我自己是比较喜欢长跑的,长期坚持长跑,有的同学问我:“林老师,你能跑几圈呀?”我说:“一口气能跑20圈,四公里左右”,“哇!这么多呀,真是不敢相信”。学生将信将疑,我告诉他们:“练习长跑,可以先慢点跑长点,基础差的还可以走跑交替进行,逐渐提高跑速和跑距,挑战极点”。我还告诉他们:“长跑是比较累,但一定要有信心有毅力才行,坚持下来就是一个进步”。
其实“加分”,不是主要目的,但它是一种激励机制,可以大面积地调动学生参与长跑练习,从而达到增加学生体质的目的。
[点评:耐力练习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对于学生在没有认识和体会到耐力练习的作用的时候,一定的、积极的手段来调动他们练习的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加分的方法是手段之一,相信会有很多很好的方法被我们老师采用来激励学生的耐力练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