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的棒垒球裁判
2007-12-29宋伦忠
体育教学 2007年2期
“棒垒球场上最累的不是球员,而是裁判员。”由于棒垒球项目是两队轮番上场击球和防守,而裁判员却要一直盯在场上,中小学比赛往往是暑假进行,要经受住高温的烘烤。尤其是接手身后的球是每次投手投球前裁判都要蹲下身来,仔细判断来球是否好球。一场比赛下来要蹲下起立重复上百回,对于裁判的体力也是个考验。而有些全国比赛的赛程安排较密集,一个裁判每天要执法2~3场比赛,一整天下来腰酸腿痛,有时走路都打晃,着实辛苦。
刚开始几年的省中小学生年度比赛中,由于场地器材的短缺与简陋,裁判员们在比赛的前一天除参加规则培训学习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裁判长及协会领导带领大家布置场地器材。拉围网、挂宣传标语、画场地线、搬运挡网,经常是干到夜里零点左右。
除了累,棒垒球裁判还要随时面对危险。由于就站在投手的对面,投手投出的球时速大都在100公里左右,虽然裁判穿了护甲、戴了面罩,但四肢就只有薄薄一层衣服保护。经常会看见击球手打出擦棒球后弹在裁判腿上或者胳膊上,其后果轻则一片青紫,重则皮破血流。
然而棒垒球裁判员也有着自己的乐趣。棒垒球队员对裁判是非常尊敬的,每次比赛开始、每次击球员进入击球区时,队员都会很礼貌地向裁判行礼; 比赛结束后,两支队伍都要列队向裁判表示感谢。很多裁Zv/uEacxjHq9fnuIatlafw==判、教练员都是多年的朋友甚至队友,每次比赛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和老友相聚的大好机会。所以,他们都乐观地称自己的裁判生涯是“苦中做乐”,因为他们离不开这项运动,长久地承受苦和累,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继续留在棒垒球场上。同时,把希望一年一年地向队员传播。这也许才是棒垒球裁判员“最乐”的所在。
[点评:体验了极至,方知过程的平淡与真实。由这篇文章使人想到这样的苦和乐不仅仅属于从事裁判工作的体育教师们,更应该属于“最苦”和“最乐”的体育教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