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任背摔》活动可行性探索的再研究
2007-12-29单志磊张江宁李迹
体育教学 2007年2期
日前拜读了《体育教学》2006年第4期中的《信任背摔—引入体育教学的校本项目可行性探索》一文,笔者对文中的一些观点持不同意见,想以此文与张、卜两位教师及广大读者共同探讨,以便更好的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拓展项目的活动。
首先,安全问题。
疑问一:张、卜两位老师没有介绍活动前准备,参加拓展活动应要求所有参与活动的同学(包括摔的同学和接的同学)要将眼镜、发卡、手表等饰物及身上硬物要全部摘掉,在活动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学生受伤。轻装上阵,足以确保活动中学生的安全。
疑问二:张、卜两位老师说“摔的同学的动作要领:双手紧贴裤缝,身体做直体后倒。”如果学生在下落过程中由于恐惧将双手张开,是否会有手、肘伤害接的同学的危害事故发生呢?正确手部姿势:双手大拇指向下,掌心向外(图1-1)五指交叉,两手相握(图1-2),由内翻至胸前(图1-3)还可以将双手绑住,这样可以保证手及肘部不会展开,伤及接的同学。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5/kZthuXZtGgsFx4dsfUwpnu.webp)
图1
疑问三:张、卜两位老师提及的接的同学的方法(图2-1)(图2-2)(图2-3)也有不妥之处,这样的连接一方面各个关节容易咯到摔的同学,另一方面接的同学手成反关节状,易出现危险。(图2-4)姿势正确,但忽视了中间的缝隙较大,也容易出现危险。正确的接的方法为(图2-5)将双手重叠,掌心向上,放在对面同学肩窝上,组成第一重保护;同侧脚相对,成弓步,组成第二重保护,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没有接住摔的同学后,同学直接落在垫子上。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5/iimYKFPHNNFeMBKjTaWM8X.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5/hkj7Bwtb2mcVE6pdPJxirN.webp)
图2
疑问四:张、卜两位老师也并没有提到活动结束后,如何将学生放下的方法,这个环节也非常重要。正确的方法:先放脚,腰部、头部直立后,接的同学将手松开。
其次,与张、卜两位教师探讨一下我眼中的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是通过活动激发人的潜能,认识自己、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关注人与人交往中的信任、协作、沟通,正确认识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新课程也对学生在心理健康领域和社会适应领域的目标做了详细的读解,正当我们面对这样的目标无所适从的时候,拓展训练其实给了我们很好的范例。拓展训练又称为“体验式培训”,在培训中,所有的感受、体验、收获是通过自己亲身参与获得的,而不是强加给某个人的东西,这符合我们新课程中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观念,学生将通过自己参与获得知识,获得心理体验,这而远比教师的长篇说教更能让孩子接受。
我认为张、卜两位教师对于完成不到位同学的反复教学,力图使所有学生可以在背摔时直着身子倒下的做法持有疑义。拓展训练决非体育竞技项目、更非游戏,不能以谁倒的直作为评价标准。在拓展活动中没有成功失败之分,活动关注的是心理上的收获与分享。
在拓展活动后总会有分享交流的过程,整个参与活动的同学依次发言,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也分享别人的心情,这个过程才是学生心理触动最多的时候,直的同学可能会有直的同学的经验、不直的同学也有自己的心理,通过这样的过程大家才能自己体会信任团队、信任自己。
以上言文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我们愿意与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