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随跳绳一起飘舞

2007-12-29陈建军

体育教学 2007年2期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
  
  本堂课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和体育新课程标准为宗旨,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不同学生不同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受益;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探究、体验各种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维。此次课是发展学生弹跳素质的第二次课,在上次课的基础上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游戏活动已经激发,学习的热情高涨,所以这次课采用学生平时见得多而且很喜欢玩的“跳绳”活动来组织教学,力求延续学生的激情,体现兴趣性、互动性和特色化;在课堂中多次贯穿游戏活动,降低课堂教学的枯燥性,提高学生“玩”的兴趣与参与度,让学生自愿、主动参加练习,并乐意挑战自我。
  
  二、教材分析
  弹跳素质是身体素质的重要部分,如何通过多种方法来增强弹跳能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高学生练习的参与度?这已成为教师亟需解决的难题。跳绳活动易开展、不受场地的限制、学生也比较熟悉、练习难度不高,所以在教学中运用起来比较方便,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每班大约是45人左右,上课时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并且各安排一个小组长负责。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又比较自信,而他们的潜能需要老师来开发,怎样才能把学生的这种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呢?又怎样才能把发展弹跳素质这个内容上得灵活多变呢?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所以我选择了这项简单易参与的“跳绳”活动。
  
  四、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多种跳绳方法和发展弹跳素质的多种途径;尽可能的多学习几种不同的跳绳动作,发展全身的协调与配合;培养团结协作、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展示自我和乐于创新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手臂均匀甩绳;2. 难点:全身协调与配合。
  
  六、教学方法
  1.教法运用:激励法、情境法、游戏法、观察比较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2.学法指导:自主性学习、合作法学习、探究性学习、科学评价法。
  
  七、教学过程
  跳绳活动对每个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跳,并且还能跳出一种、两种或多种花样,只不过学生的熟练程度和运动技巧不一样。怎样运用跳绳这项简单的项目来提高学生的练习激情,并让学生练得轻松、愉快和自由呢?
  1.兴趣引入、调动情绪:教师开场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激发学生想学想练的冲动;带领学生玩一个“男女生跳绳大比拼”的游戏,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团队精神。
  2.练一练,想一想:引导学生开发想象力,创设各种各样跳绳方法,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创想出一些不同的跳绳游戏形式并制定相关规则进行竞赛。
  3.放松调整、愉悦身心:音乐伴奏下带领学生做放松运动。
  4.课堂评价、小结、布置作业:教师肯定学生学练成果,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评选出个人最佳跳绳奖、团队合作奖和小组协作奖;布置相关课外练习活动;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