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激励十法
2007-12-29徐涛
体育教学 2007年2期
一、榜样激励法
教师在教学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疑是激励学生的最佳方式。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人格修养、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另外,中小学生可塑性强,喜欢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专家名人的模范行为来激励学生,同时注意从学生身边选取优秀的教师、学生做为表率,让他们感到“可望又可及”,可模仿,可学习。
二、情境激励法
根据教材特点,教师用形象、具体、生动的事物,丰富深化学生的感知,努力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进而引起学生思维的动机和学习兴趣,达到以情至理的深化。
三、目标激励法
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诱因。目标愈明确,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观念或表象,愈鲜明生动,吸引力愈大。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激励作用大呢?美国心理学家佛隆给出了这么一个公式:激发力量=效价×期望概率。效价指目标如果实现对其本人价值多大,期望概率是指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说制订目标要考虑目标的意义和可行性,是否有价值,能否实现。没有价值的目标是不会产生激励力量的,无法实现的目标只能使人望而生畏,只有目标价值与期望概率都很高时,激发力量才大。因此,教师在制订目标时,应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情况,不宜太高或过低,使他们经过努力就可以实现为好。
四、竞争激励法
通过运用竞赛和游戏,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对学生的学习起一种定向崔化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上进心。
五、言语激励法
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语言的催化作用,达到激励的目的。
六、艺术激励法
把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形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机会,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另外,让学生积极参与自我表演,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别人观察到自己的进步,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激励作用。
七、制度激励法
教学中建立严格健全的课堂常规制度,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参照的标准,是一种恒久性的激励机制。
八、精神激励法
教师要满足学生心理上的需求和精神上的需要。一般地说,学生的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要,学生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时,教师要主动地前去过问和帮助解决。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主张,跟学生谈心要表现出真诚和热情。对待差生要扬其所长,强调努力的价值,使其产生自豪感和期待感。另外,教师应当善于运用前人体验过的精神力量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九、测试激励法
由于中小学生进取心都很强,都不甘心落后于别人 ,因而用测试的方法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能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测试可以巧妙地为学生营造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十、尝试激励法
尝试激励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先由教师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自行练习和相互讨论,通过努力初步达到教学目标,然后教师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在尝试中获得成就感,来激发他们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