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

2007-12-29庞中治

体育教学 2007年2期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经验。大课间体育活动、建设快乐体育园地、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等各种形式在逐步的开展,积极推动了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落实。我校相当重视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对不同的活动模式进行探索,目前我们正在尝试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的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学生社团介绍
  
   学生社团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学生社团不断扩大,目前光体育社团就有篮球、足球、乒乓球、棒球、健美操、排球、羽毛球、射击共八个,社员涉及广(98%以上的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为开展全校性课外体育社团活动,落实学生每天的活动时间提供了保证。
  
  二、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模式的构建
  
  1.社团成员的产生
  社团成立之初,在校学生在遵守社团章程,服从社团管理的前提下自愿申请成为社团成员,所以当时学生选择社团是对该项目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基础。但我们想把社团活动来当成全校性工作来抓,我们要求(强制)学生必须选择一个社团,而且一个学期内社团间成员不得流动。
  2.完善管理体制确保活动时间
  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参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制度规定,既然是制度规定,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不是学生愿意参加就参加,不愿意参加就可以不参加的。在这一方面我们不仅加强对学生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而且也加强制度管理。”
  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中,在学校规定: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课后必须参加社团活动,把学生社团活动列入班主任考核内容,同时也作为体育教师考核内容之一。学校成立了以总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校长为副组长、分管德育的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体育教研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以分管德育的教导主任为组长、团委书记为副组长、班主任、社团指导教师、各社团社长为组员的管理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有了时间和制度的保证,为开展社团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3.社团活动操作程序
  1)制定活动计划。学期初,教导处、团委和社团指导教师共同制定社团的活动计划,各个社团在总的计划的指导下,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由社团制定一学期的活动计划,并上报学校团委备案,学校以计划为依据来检查和考核各社团。
  例一:2005学年第一学期校社团活动计划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校的社团工作,并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切实做好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工作,对本学期各社团活动作如下指导性的计划,望各社团参照本计划,根据各社团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1)社团活动时间:周一至周四每天下午4:10—4:55;周五3:10—4:30;周末各社团自己选择半天时间,并把选择的时间报团委备案。周一至周四为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社员参加,各社团每天做好考勤工作,每一周向团委上报。
  (2)根据各社团的实际情况,把本社团的社员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各层次由副社长负责,每个组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各层次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可作动态调整。
  (3)各社团必须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技能学习、各种比赛、裁判学习、对外交流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
  (4)本学期评比内容:本学期学校评比有团体(包括最佳社团、最佳组织奖和最有活力社团)和个人(包括最佳社长、社团之星、希望之星)。各社团可在社团内设置一定的评比奖项。
  例二:篮球社05学年第一学期活动计划
  为了更好的开展社团活动,全体社员共同制定本学期活动计划,本学期在老社员的基础上,充分宣传、展示篮球社,力争在初一新生中发展更多的社员,同时也吸收部分初二、初三非篮球社的社员。本学期把篮球社分成希望、腾飞、飞跃三个分社,三个副社长分别为各分社的社长,总社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开展社团工作,本学期社团活动计划如下:
  (1)社团活动时间:周一至周四每天下午4:10—4:55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社团成员;周五3:10—4:30飞跃分社的全体成员;周日上午9:00—11:30全体社员参加,各分社长负责考勤。
  (2)本学期前4-6次希望社为基本技术练习,腾飞社为简单战术演练和技术动作纠正,飞跃社以战术演练为主;安排3-4次的规则学习(安排在下雨天);1-2次对外的友谊赛;其它时间为分社的联赛,规程另定。
  (3)推选若干社团骨干成员带领各分社成员练习的教练工作。
  (4)做好分社间的动态流动,对进步迅速、表现突出的可以向上一个级别的晋升,相反需要下降一个级别,具体操作方法另定。
  (5)本学期校篮球队参加区比赛的任务将由篮球社团承担。
  (6)除参与学校各项评比之外社团将评选最佳球队、最佳球员、最佳新人、最佳教练等奖项。
  
  三、社团活动的操作实施
  
  1.制定活动计划
  学期初,教导处、团委和社团指导教师共同制定社团的活动计划,各个社团在社团总的计划指导下,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由社团制定一学期的活动计划,并上报学校团委备案,学校以计划为依据来检查和考核各社团。
  2.活动计划的实施
  社团活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第一、抓职责落实
  社团活动是全校性的活动,涉及学生面很广,因此管理人员的职责执行到位程度是决定效果的关键。在日常管理中学校非常重视管理的力度,从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班主任、指导教师以及社长,每一个环节都有非常明确的职责,不仅要做到各施其职、各行其责,而且要做到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为把社团活动落实到实处尽一分责。
  第二、抓制度落实
  在社团活动管理中,学校对社团的活动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各社团也制定了相应制度。所以每个社团都有详细的出勤制度、入退社制度、社员管理制度、活动申报制度等,每个社员必须严格遵守一切社团制度。各指导教师、社长、分社长对社员的活动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对违反制度的成员按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第三、抓计划落实
  要保证学生社团活动得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切实履行社团活动计划。我们各社团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社团学期计划的基础上对计划进行具体分段和细化,分别制定出月、周、次计划,这样使计划更有实际的操作性和可调整性。社团定期对各阶段的计划进行总结,对不适合的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把各项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3.社团活动的评价
  对社团活动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过程评价、阶段性的评比和终结评价。过程评价由出勤、参与、组织纪律、态度等组成;阶段性评比由学校组织的各项团体个人的评比以及各社团内部的各种评比;终结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包括自评、社团评和指导教师评,评价的结果存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运动能力、个性发展、锻炼习惯的养成方面成效显著,但实施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活动时间被占用。虽然学校明确规定社团活动时间不得占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社团活动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
  2)学生兴趣易迁移。初中学生的本身兴趣易迁移的特点,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对自己所选择的社团兴趣不高,经常借故不参加活动。
  3)指导教师工作量过大。由于初中学生的能力局限,社团的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靠指导教师落实,因此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过大。
  4)场地、器材缺乏。每次社团活动全校有近一半的学生参与,有些时间段几乎全校学生参与,因此学校的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需要,特别篮球社、足球社,本身对场地要求高,而这两个社团的成员特别多,虽然我们采取小场地、分组活动,还是不能满足需求。
  5)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因各社团成员众多,初中学生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同伴,因此指导教师对各成员的评价不是十分客观。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