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体育教学研究的实践探索
2007-12-29张家龙
体育教学 2007年2期
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落实《课标》,怎样设计单元教学、怎样设计课时教学计划、怎样实施教学等课程实施问题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现在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上。但是,我们看到理论阐述性的文章多,实践总结性的文章少;专家的文章多,教师的文章少,落实《课标》,实施体育学科课程改革遇到了一无借鉴经验,二无实施的办法的困难境地。
我作为区级教研员,有一线教学十几年的工作经验,经历了课程改革前与课程改革后的关键时期。对这种情况感触颇深,其中思考最多研究最多的是: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哪儿?体育教学研究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等。
近年来,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探索了适合区域体育教学研究的新思路、新做法。即“宏观监控 — 中观设计研究 — 微观验证”的教学研究程序。从中观研究,即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入手,为基层教师的校本教学研究“导航”,给基层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集众人智慧于一体,得到基层教师的普遍赞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一、准确定位,明确方向
如何界定中观教学研究的概念,明确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关系与作用,对于明确研究的方向是极其重要的,准确的定位是研究成功的开始。
1.宏观研究方向定位
体育五大项 + 校本课程。具体的内容、课时不做统一的规定,基层教师根据本校的实际(学生状况、场地、器材等)灵活安排。但是,研究制定的体育教学计划必须具备三性:1)科学性: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课程改革新的理念;2)完整性:是一类教材的系统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包括体育五大项内容;3)渐进性:必须符合人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教学内容由浅致深,教学要求由低到高等。要求教师深刻领会《课标》中水平四运动技能目标中的“三基本”、“三完成”的内涵。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重在思想观念转变和提高,确实提高教学实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中观研究的定位
中观研究即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主要进行大中单元教学的研究或是整合单元教学的研究。包括: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的单元教学研究;发展耐力素质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发展学生跳高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发展学生跳远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发展学生滚翻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支撑跳跃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篮球能力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足球能力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排球能力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学生武术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韵律体操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以及学校“校本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等等。
在中观教学设计的研究中要求教师必须做好以下的工作:
1)弄懂为什么要进行整合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依据、提出问题的背景)2)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应如何确定。3)对学生现有状况进行分析。4)弄清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哪些。5)预计课时及每课的内容分配。6)清楚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如何划分。7)怎样进行有效的分组和分层学习。8)搞清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都运用的教法。9)明白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10)明确如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如何制定评价表格、如何操作)11)定期对教学设计过程进行反思。(边实践、边反思、边修改、边完善)
3.微观验证的定位
微观验证就是将中观研究中的设计,下移到教学实践中去使用(课时计划的设计、教学的实施),通过实践、反思,改进完善设计(中观、微观)和教学行为。
二、实践探索,下移细化
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观念和思想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到教学行为上,只有在行动中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才能健康稳步地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激发兴趣、培养主体、关注差异”的指导思想。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将研究的重点下移、细化,所谓的“下移”:1)从对理论的理解下移到实践的研究上;2)从宏观的认识,逐层下移到中观设计、微观行为的研究上。所谓的“细化”:1)从观念细化到具体的教师教学行为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上;2)从宏观的学期进行计划逐层下移到单元设计、课时教学的设计上。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采取中观教学设计研究为重点,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得到基层教师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对初中篮球单元实行整合教学之研究,我们就是从以下七个方面开展逐层深入,从宏观 → 中观 → 微观递进地开展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篮球教学
——对初中篮球单元实行整合教学之研究
一、为什么要对篮球教学进行整合(问题提出的背景)
回顾课程改革前的篮球教学,有两种情况:1)实行小单元教学。如:双手胸前传接球单元,行进间投篮或原地投篮单元,或技战术配合单元等。2)围绕着篮球的“行进间投篮为主”的单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着其它内容作为辅助练习。上述两种情况是课程改革以前教师教学中普遍运用的,根据是大纲规定好了的内容课时,教学中学生必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去接受学习,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与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如何,教师为了完成大纲规定的课时也无法顾及如此,完全是为完成课时而进行的教学。本单元设计就是改变教师以我为教学中心,把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落实到现代的体育教学中去。
二、单元整合教学目的是什么
1)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为学生搭设自主学习的平台;
3)体现课程基本理念,尤其是关注差异、激发兴趣、体现主体;
4)实现评价的可操作性、激励性、实效性等。
三、单元整合教学目标如何确定
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