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拗摇摇滚的K歌之王

2007-12-29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7年5期

  同桌阿东曾有一句“名言”:这班上只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打入地狱,不是老师,也不是教导主任,而是阿励!
  阿励就是我,被同学们视为“恐怖分子”的“K歌之王”。不过,我却不太赞同阿东的评价。尽管,他们认为我唱抒情歌曲时,是“说”完的每一句歌词,而吼摇滚时,更像是对着话筒骂人,但我仍然自我感觉良好而乐此不疲。
  不过,同学们还是喜欢和我一起去疯。因为,我这种“活宝”确实凤毛麟角,没有我,他们便很难看到一个免费的“LIVE”。而更重要的是,我的一位亲戚就在经营KTV,如果去消费,可以打六折。
  暑假的第一天,我和几位同学约好晚上去K歌。当然,在我的怂恿下,阿东也“义不容辞”地邀请了几位女同学。
  按照“惯例”,我是第一个被“牵出来溜溜”的。加之又有女同学捧场,我便更加“人来疯”,点了一曲高难度的《回到拉萨》作为开场秀。果然,当我吼出第一声后,平常就很胆小的刘宛湘一下就把刚喝进嘴里的饮料喷了出来,瞪着惊魂未定的眼睛可怜兮兮地看着我。
  而当我声嘶力竭地“骂”完此曲后,这首具有“阿励特色”的摇滚委实技惊四座,除阿东几个早有心理准备的男同学尚能镇定自若外,初次“领教”的那几位女同学无不瞠目结舌——那神情,就像看见了一个外星人在她们面前挥舞着麦克风。
  此情此景,我再也不好意思继续“个唱”,于是便将麦克风递给了其他同学。但已被我歌声彻底“征服”了的他们哪还有胆子接招,便纷纷推辞,我也乐得有这一难得的机会,便不再客气。于是,那天晚上,话筒就一直被我攥在手里。
  当然,除了摇滚外,我也“声情并茂”地演唱了一些抒情歌曲,虽然我感觉此类歌曲没有摇滚来得过瘾,但我从同学们的脸上却看得出来,他们的反应没有差别。尽管,每当摇滚的音乐一响起,女生们便纷纷去上洗手间,而刘宛湘更是恨不得我马上摇完就滚。
  尽管如此,我的“个人演唱会”还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前前后后来的所有人无一例外地都被我的歌声所“折服”,坐不了十分钟便叹着气离去。这也成全了我们可以在厅里尽情追逐打闹,享受这随性而自由的开心与惬意。
  虽然,在“个唱”结束后,当我走出歌厅时,听见前面刘宛湘在对阿东低声说:“求求你了,下次别再叫我来,谢谢。”
  高二新学期开学不久,学校举办歌咏大赛,每个班都要选送一位学生参加。许是同学们起哄吧,我便成了不二人选。随后,我又在亲戚那里“突击训练”了几个晚上,到了正式比赛那天,我便意气风发地迈上了舞台。
  而当我那首“不同凡响”的《海阔天空》一结束,台上四位评委的嘴巴同时张得可以塞下一个汉堡,而台下的500多位师生也是鼓的鼓掌、喝的喝彩(大部分是倒彩),尖叫声、口哨声响成一片。台上的我也因此有些得意忘形,在下台时冲着“粉丝”们结结实实地来了个飞吻。尽管,我看得出,“粉丝”们恨不得手中有一个鸡蛋。
  虽然,那次比赛我连前十名都未能进入,但我却得了个唯一的“最佳表演奖”,我也因此成为了全校公认的“新世纪最具人气的K歌之王”。尽管我知道,这个“人气”有着另一个含义,但我仍旧倍感自豪与开心。
  时光如箭,和同学们分别已数年了,尽管我现在的歌唱水平依旧是“生吞周杰伦、活剥杰克逊”。但我还是常去K歌,重温那段美好而温暖的记忆。我想,阿东和刘宛湘以及其他领教过我“厉害”的同学们,当他们在拿起麦克风的一刹那,肯定也会想起,曾有一个带给他们快乐以及“痛苦”的“K歌之王”吧。
  
  编辑/孙栎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