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好退路了吗

2007-12-29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7年5期

  历史是人创造的,回看历史长河中那些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能给今天的我们很多的启迪。
  
  周昭王是周朝的第四代王,名瑕。昭王尚武,经常御驾亲征,在位十余年间陆续征服了大小二十六国,气势极盛。
  楚国是南方大诸侯国,但当年曾支持商纣王的儿子起兵反周。周从此极不待见楚。后来周天子会盟天下诸侯时,楚国国君连席位也没有一个,国君只能被称为“楚子”。这令楚国极其不满。
  到了周朝末期,远在南方的楚国慢慢强大起来。在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楚附近的南方诸小国都得服从楚国的命令,楚的派头已是堪比周天子了。于是,楚国与周王室彼此敌视的态度由暗处又摆上了台面。
  按照规矩,各地诸侯都要向周王室进献贡品,楚国封爵低微,贡品也只是代表一个向周王称臣伏命的意思而已:每年十车菁茅(也称包茅,一种生长在楚地江水里的茅草)。这东西不能吃不能穿,只是在祭祀之时用于滤酒,算是勉强派了个用场。
  但就是这样微薄的贡品,楚国也不想再贡了。这当然不是因为菁茅这种“土特产”的价值能达到大红袍茶、挂绿荔枝一类水准,而是因为“纳贡”代表着一种向周天子称臣服管的姿态。楚国再不想向周称臣,当然也就拒绝进贡了。
  于是周昭王姬瑕火冒三丈,在昭王十六年(前980年)时,决定兴兵南征,攻打楚国。
  周王京城在镐京(西安),楚国却远在江汉。就算在今天有了火车汽车,走陆路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更何况在三千年前的那个时候,两地不但相隔遥远,而且还一路充满瘴疠狼虫,路途坎坷险阻。
  周昭王率领大军,一路推进,虽因路途遥远而没能直入楚境深处开战,沿途小国倒也望风而伏,楚国也派出了请罪求恕的使者,贡上大量礼物。周军车马劳顿,也就此罢手北返。
  然而,接下来的两年,楚国的每年十车菁茅还是照样不贡。终于在昭王十九年(前977年),姬瑕又一次率大军“南巡”了。这一次,周昭王带上了全部的王室直属部队,还征召了中原诸侯军,实力比第一次南巡还强。而且为了鞭策军队的必胜决心,在渡过汉水后周昭王下令凿沉了所有船只。
  “楚子”聪明地再次选择了避其锋芒的做法,不但主动派遣使者,还半路上亲至昭王军中请罪,恭恭敬敬地为周王执戈做前导护卫,陪同周昭王和其他前来拜谒的南方诸侯们一起,到云梦泽中狩猎。云梦泽,是今湖南湖北两省交界处的大片湖泊沼泽丘陵地带,世代为楚国游猎之所。盘桓多日后,周昭王在诸侯的恭送下率军北返。
  周军行至汉水,才想起来的时候为了表示必胜的决心,已将船只尽毁。没办法,周昭王便下令岸边百姓造船进献。据说,楚国船民对周昭王上一次毁船事件深为痛恨,便设下报复圈套,造了一批新船,船的主体却是用胶粘合的。于是周军乘船行至中途,船只就纷纷解体沉没了。当然,还有两种更大的可能:一是周军确实向百姓征船,但胶船的制造者并非寻常百姓;二是谙熟水性的楚军趁周军渡江之机,向多数人都不识水性的周军发动了突袭。
  结果都是一样的:倒霉的周昭王壮志未酬,就和随行人员、六军将士一起,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滔滔汉水之中。
  昭王和主力部队尽覆,对周王朝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周朝再也不敢与楚国正面交锋,这也是西周由盛转衰的主要事件之一。周王室的实力从此每况愈下,完全无法与当年相比。于是,分封的诸侯之间彼此争战吞并,“竞选”五霸七雄,周天子也只能旁观,再没有能力去制止了。
  不过,周王室名义上仍是诸侯的“共主”,于是在春秋年间,周昭王沉江事件又一次被提了起来,成为诸侯们大打出手的理由。
  春秋年间,蔡国国君穆侯之妹蔡姬做了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夫人。年轻的蔡姬恃宠而骄,在游湖时玩闹过了头,几乎把老丈夫给弄进水里。当众丢人现眼的齐桓公觉得大失颜面,一怒之下就把蔡姬送回娘家。
  蔡穆侯怒火中烧,立刻就安排妹妹改嫁,嫁给了另一强国楚国的国君楚成王。齐桓公听说此事,又羞又恼又恨,决意要把蔡夫人抢回来,于公元前656年“冲冠一怒为红颜”,联合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八国联军”一起,先攻下蔡国,又南征楚国。
  楚成王对齐桓公的真实动机当然心中有数,却故意装傻,一面调集军队,一面派使者去军阵前质问联军盟主齐桓公:“齐楚两国一南一北素不往来,风马牛不相及,大军来这里做什么呢?”齐桓公当然不能当众说自己的夫人弃夫改嫁,便让管仲发言道:“楚国不服从周天子,多年不进贡菁茅,诸侯有权代天子讨伐。”使者一听这老生常谈,立即报以例牌回答:“十车菁茅而已,很快就会送上了。”管仲没啥理由说了,就质问:“当年周昭王南巡,怎么就再没有回去了呢?”使者张口便答:“昭王南巡为什么再没有回去,你问我们干什么?问汉水去吧。”
  齐桓公想想楚国态度如此强硬,周昭王沉江也确实没处问去,也就顺梯下房,和楚国签订了和约,带着楚将会进贡十车菁茅的应允撤军了。
  至此,周昭王沉江事件算是彻底了结,再也没有人理会过周昭王。后人想起周昭王,恐怕只会思索一下他沉江的时候,有没有后悔当初没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呢?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