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一些办法

2007-12-27曾繁昌

中学理科园地 2007年2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课堂

曾繁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很多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反之,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我们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我几年来的一点教学浅见。

一、深入学生,广泛交流,激发兴趣

在初中学生中常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对哪位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作为一名生物课任老师应一改以往那种课堂出现课后失踪的情况,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相处如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课余时间可以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植物长期处于阴暗处为什么生长不佳?为何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是单眼皮?上课与下课要松紧结合,上课要有上课的庄严可敬,下课要有下课的平易近人。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情感教育,引起共鸣。激发兴趣

初中生物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人和生物圈和谐共处,在教材中有很多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这些内容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材进行挖掘,引入一些生动的实例到课堂中来。比如,在八年级上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教学中讲到人类对森林的破坏时。我引入一次性筷子的故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但是日本却几乎不生产,95%以上从国外进口,其中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出口的数量就达到了150亿双,同时我国国内每年还要消耗掉450亿双左右。这需要砍伐多少片的树林?实际上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日本却达到了65%以上,更可悲的是我们用完了之后的一次性筷子都扔到了垃圾堆。而日本人却把它们回收用于造纸。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很多学生听完之后都觉得气愤。有的同学当场就表示再也不用一次性筷子。通过类似这样的交流师生之间有了情感上的互动、交流,产生了共鸣。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利用直观,优化课堂。激发兴趣

中学生物新教材中的插图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创设生物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所以在讲课中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这个“第二语言”,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如用录像演示被子植物的传粉受精现象。使学生亲眼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形象生动,化静为动。易于理解,还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必要时还可以用实物或模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生物圈的绿色植物时,可以准备好各类植物来让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获得一个较直观的认识:讲DNA的双螺旋结构时,可以用DNA的模型展示给学生,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从而让学生觉得生物学并不是很难学。就乐于主动地去学。

四、活用语言,引入故事,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平淡无奇的语言只会催眠学生,即使再丰富的内容也徒然。一节课当中,在适合的时候,发出引人注目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有所集中。即使枯燥无味的知识性内容,也可以使人眼前一亮。适当地引入一些故事情节来辅助教学。可使课堂生动有趣。比如在讲到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时。要让学生了解不是所有的鸟类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都要筑巢和育雏时,可引入杜鹃鸟的故事:杜鹃鸟在文学中是一种令人同情的悲鸟,传说是蜀望帝死后的灵魂化身而成,有杜鹃啼血之说。但是在鸟类中却是一种残忍的家伙,它从不筑巢育雏,在繁殖季节把卵产在柳莺等鸟类的巢中,然后这个自私的母亲自己就隐藏起来,当被柳莺辛苦喂养的小杜鹃长大之后即把柳莺的后代活活挤出巢穴。通过故事中强烈的对比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结合实践,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用生物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物中的一些现象,并且解决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可通过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到生物防治时。提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根据的是什么原理?”。“这样的一种消灭害虫的方法相对于使用农药有哪些特点?”等问题,然后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真的很有用途,有极大的发展前景,让学生有学有所用的体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讲酵母菌可用来制作面包馒头和酿酒时。可以让学生尝试解释“为什么加发酵粉做成的馒头膨大松软。而不加发酵粉做成的却是又硬又小?”。并指导学生利用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来酿造米酒供家人品尝。这样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物课堂
欢乐的课堂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生物趣多多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