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说始皇时代的君臣关系

2007-11-28金陵客

同舟共进 2007年10期
关键词:始皇君臣诸侯

金陵客

读张宏杰先生《秦始皇的素质和能力》一文(《同舟共进》2007年第3期),笔者认为,文中对秦始皇时代君臣关系的判断,值得推敲。张宏杰先生说:“其实只要认真读一遍《始皇本纪》,就会发现,秦始皇时代的君臣关系,可以说是两千年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笔者以为这个判断不能成立。

不可否认,始皇时代的君臣关系确实有阳光的一面。在其“续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的奋斗过程中,始皇不但虚心接受臣下意见,连普通百姓的批评都十分重视。李斯的《谏逐客书》是千古名文,妇孺皆知,可以不说。只说魏国人姚贾,出身“世监门子”,其父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根本无地位可言,奉命出使四国三年,大有成绩,始皇拜为上卿,封千户。韩非却攻击他乱花公款,谋取私利。始皇立即责问姚贾,姚贾说,自己交结诸侯的确动用了国家钱财,但这并不表示谋取私利,如果不交结诸侯,就无法达到外交目的。他还劝谏始皇,用人的原则应是“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而无咫尺之功者不赏”。姚贾的这些意见,不仅是为自己开脱,而且等于批评秦始皇没有掌握科学的用人之道。出人意料的是,始皇竟欣然接受了姚贾的批评,仍委以外交重任。他的“礼贤下士”,不仅施于李斯和姚贾两人,像茅焦、顿弱这些敢于直言劝谏,尉缭、王翦这些善于谋划霸业或者统兵打仗的人,始皇无不礼让有加。

但是,始皇时代的君臣关系同样存在阴暗面,而且暗无天日。他对臣下“礼贤下士”的态度,到统一天下后就烟消云散了。《始皇本纪》说他“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也就是让人当面给他歌功颂德。周青臣“进颂”“陛下神灵明圣”云云,淳于越却犯颜直谏,说“青臣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假如始皇这时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当然不难区分谁是谁非;假如他还能继续保持“礼贤下士”的心态,真心欢迎臣下的批评意见,像淳于越这样的直言者就会继续为朝廷出谋划策,帮助始皇提高执政水平;假如他还能以开创君臣关系荣膺“两千年来最好的时期之一”为己任,后来的焚书坑儒也许就能避免了。可惜,这时的始皇,已经没有了创业初期那种从善如流的心胸和眼光。你淳于越当面斥责周青臣拍马屁不是忠臣,不就等于批评皇帝喜欢别人拍马屁吗?结果可想而知,焚书坑儒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焦竑《焦氏笔乘》卷三说:“始皇所坑者,盖一时议论不合者耳。”钱穆《秦汉史》第一章说:“政治家过于自信,欲以一己之意见,强天下以必从,而不知其流弊之深,为祸之烈也。”而一旦焚书坑儒之事发生,“礼贤下士”从此结束,大秦王朝就离垮台不远了。观察始皇时代的君臣关系,不能对焚书坑儒事件视而不见,柳诒徵《中国文化史》称“此文化史上最大之罪恶也”。

始皇的“礼贤下士”,说穿了,不过为了求计,绝非求过。创业阶段,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广揽贤才为自己服务,他的确做到了“礼贤下士”;一旦事业成功,以为功盖天下,再也听不得半点批评,更不知“礼贤下士”为何物。曾受过始皇“礼贤下士”待遇的尉缭说“秦王为人”“居约易出入下,得志亦轻食人”,“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因此他一心想逃离秦国。我看,这才是对始皇时代君臣关系最准确的评价。

猜你喜欢

始皇君臣诸侯
宋代君臣殿上间距考论
Application of topical gentamicin-a new era in the treatment of genodermatosis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王翦将兵
下篇 今日巴清
明清两朝边疆治理中的西夏历史借镜——兼论明清君臣的“西夏观”
因他有心
西周金文所见周天子对诸侯臣属的聘问之礼
烽火戏诸侯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e Binary Mixtures of 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and Ionic Liqu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