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象”苏醒始于IT

2007-11-28彭莲萍

同舟共进 2007年10期
关键词:印度出口经济

彭莲萍

IT崛起,拉吉夫·甘地功不可没

《同舟共进》:印度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大国。当初一穷二白的印度,政府为何下定决心发展软件业?印度软件业成功的奥秘是什么?

孙士海:印度软件业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两个方面是决定性的。

首先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印度政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有意识地扶持计算机产业,当时的总理拉吉夫.甘地被称为“计算机先生”,他以及印度的一批产业精英清醒地认识到印度缺乏发展基础产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又预见到信息技术产业将会大发展,于是选择了主要依靠脑力和智力的软件业,从而准确定位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其次,印度拥有一批有世界眼光和全球竞争力的优秀IT人才。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IT工程师的人数比美国硅谷还要多,廉价、有效率的印度程序员和软件工程师成为微软、思科、IBM等全球软件巨头争夺的目标,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美国硅谷都飘着“咖喱味”。低于西方市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廉价劳动力、英语的天然优势以及长期实干的经验积累,印度积蓄了这样一批人才,其软件业才会应市场的需求越做越大。

《同舟共进》:印度软件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软件开发、服务和出口三个方面,有专家指出,这种产业模式正面临发展瓶颈。

孙士海:很多年前印度IT界的知名人士就指出:“我们没有软件业,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为别人加工。”印度在软件加工服务、编程等方面仍有相当优势,但毕竟还没有像微软那样全球知名的品牌,更多地是为美国的大型软件公司服务。

《同舟共进》:有人说印度IT的发展既促进了经济改革,又受益于经济改革。能否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

孙士海: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的转型对IT软件业有着直接影响。经济改革前,印度发展模式和思路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政府对经济干预特别多,国营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内容都由政府决定,而且过分强调自力更生,经济上闭关自守。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对印度的激励很大,随后印度进行了“市场化、私有化、全球化、自由化”的经济改革,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

印度软件业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真正发展起来却是在90年代。有人说印度IT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是因为政府干预得少,不仅管得少,还给予一定的支持。没有改革就没有印度软件业的飞速发展,当印度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时,最典型的受益者就是IT软件业。

起步晚,却找准了自己的优势

《同舟共进》:当前中国正致力于科技兴国,印度以IT软件业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孙士海:中国软件业要赶超印度首先必须有明确的定位,起点要高,即面向出口面向全球,但不能奢望一蹴而就,还要从最基本、最低端的加工服务做起,一步步积累经验,扎扎实实培养人才。印度承担大型软件项目的能力相对较强,中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同时英语水平仍是我们的弱项。印度的软件公司已经陆续进驻中国,我们不妨从为印度人“打工”中、从双方的合作中“拿来”更多能为我所用的东西。

《同舟共进》:中印双方在经济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印度总理辛格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印度应该向中国学习,加快自己的发展。站在中国的角度,印度的经验和做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孙士海:你这个提问很好。在很多方面,印度的确是在向中国学习,但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发展壮大总有它自身的优势。我一直反对所谓中印比较的最终结论就是我们比别人先进、比别人好,这种自大自满非常不利于民族进步。

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而印度一直到1991年才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起步较晚,很多观念没有中国解放得快。但印度找准了自己的优势,首先发展服务业,而不像中国那样普遍发展制造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印度认识到过去全球化主要是发展制造业,而下一个全球化浪潮将主要发生在包括金融、教育、旅游等在内的服务业,它重视并看好这一趋势,提出发展“知识经济”、“出口服务”和“CALL CENTER”(呼叫中心)。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越来越大,达到50%以上,而且增长稳定,几年后印度的服务出口将超过贸易出口。服务业特别是面向出口的服务业,中国需向印度学习,不仅发展货物出口,而且要在下一个经济浪潮中抓住时机增强提供服务出口的能力。

《同舟共进》:中印发展的比较研究已成为国际热门话题,在“印度能否赶上中国”的问题上,各国专家学者争议颇多。最近有预测说,印度经济到2015年将超过中国。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孙士海:印度经济连续四年高速增长,最高一年达到9.4%,这在印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单看个别年份的增长率,印度超过中国可能没问题,但从阶段性来看,如果中国保持8%~9%的增长率,不论GDP总量还是人均GDP,至少在今后五六年内两国差距还将拉大。

虽然中印两国在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两国过去走的道路相似,而且是一前一后发展起来的,印度比中国慢一拍。两回现在都在崛起,国际影响越来越大,都会成为经济强国,但就人均来说,中印两国还远不是强国,都需不断发展进步。两国间有竞争也有合作,可以共同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力。

猜你喜欢

印度出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今日印度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印度式拆迁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