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谜一样的国家
2007-11-28任彦
任 彦
在印度生活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读不懂印度。印度真是太复杂、太多元了。今日印度既有先进的一面,IT在世界举足轻重,也有落后的一面,如男方向女方索要巨额嫁妆,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不平等;既有发达的一面.其经济增长率仅次于中国,城市虽然看起来像个大农村,仍然霓虹闪烁,商场林立,一派繁荣景象,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片肮脏的贫民窟以及广大濒临破产的农村;既有傲视群雄的大国梦想,又面临实力不足的窘境。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印度,可以说,印度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
信神灵不信社保,也不找政府麻烦
以前只知道印度社会保障率低,但没想到会是这么低!印度劳动部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印度只有5%的人在有组织部门工作。所谓有组织部门,是指有一定组织机构的单位,如政府部门、医院、学校、企业等。在这些部门工作的人员享有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其余95%的人要么在无组织部门工作,要么干脆没工作,没有任何社会保障。这群人主要包括小商小贩、广大农民、低种姓人群和穆斯林。
印度有媒体把生活在社会保障网之外的人称作“自力更生、自生自灭的人群”,此话不假。我走访了很多农村,发现印度大部分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生儿防老”,得了病虽然可以享受免费医疗,但由于患者多而医疗设施少,很多人实际上无法享受这一权利。最近几年,由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再加上天灾不断,很多农民举债度日。世界银行和印度全国应用经济研究所2006年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印度农民70%没有存款。要种庄稼只能贷款,若丰收还能勉强还清贷款,一旦歉收,只能借新债还旧债,或者走上绝路。据统计,2006年印度因负债而自杀的农民达5000多人。很多农民在农村生活不下去,便携家带口到城里打工,除了沦为城市贫民窟的新成员外,什么社会福利也得不到。至于城市里的个体工商户也都没有社会保障,虽然他们靠节俭有一些存款,但都不主动买保险。
印度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社会,社会保障在这里还是比较新的概念,大部分人脑海里根本没有这个想法。他们认为生老病死是自己的命,所以即使有钱也不会买保险,况且很多人没有钱,吃了上顿还不知道下顿在哪里。印度人认为最保险的是神灵的保佑,因此,他们宁可把钱捐献给神庙,也不加入社会保险。《印度斯坦时报》最近的评论指出,正因为绝大部分人把所有保障都寄托在大小神灵身上,即使社会保障网络千疮百孔,印度社会仍然很稳定,几乎没有人因为社会保障欠缺而找政府的麻烦。
农民大多靠高利贷度日
印度农民大部分生活拮据,依靠贷款过日子。从表面上看,印度农民贷款来源比较多,既有国家政策性银行,也有国内外的商业银行,还有农业信贷合作社等,但这些机构的贷款手续都非常复杂。哈里亚纳邦戈哈纳村的农民库玛对我说,农民向正规信贷机构贷款,首先要出具一定的法律文书,如房地产等自有资产证明,或者他人愿意提供的担保,但由于大多数农民一贫如洗,自己无法提供资产证明,他人也不愿为其担保,所以很难从正规渠道贷款。
即使能出具这些文书,农民也难以忍受金融机构的低效率。“贷款一般3个月后才能下来,我去年播种时便向当地农行提出贷款10万卢比(约合2万元人民币),所有手续都齐全,但等贷款下来,庄稼都黄了。”库玛无奈地说。据他介绍,很多农民为了早日取得贷款,不得不给有关办事人员好处费。据统计,大约27%的农户从当地农行贷款时需要行贿,行贿的金额一般占贷款总额的10%~20%。
从印度农业部了解到,2004年以来,印度中央政府每年为农业发放的贷款总额在1300亿卢比左右,年利率为9%,一个农民一年最多可以向银行贷20万卢比。“这根本不够”,尼赫鲁大学一位研究农村问题的教授对我说,“一户农民正常情况下需要贷20万至40万卢比才能保证一年的正常生产。”印度87%的农民无法从正规信贷机构获得足够的贷款,因此高利贷便成为农民借债的另一主要对象。尽管有时候利息高达38%,“但高利贷灵活方便,能够解农民一时之需”。
“抓大放小”:政府不向农民征税
印度政府不向农民征税,更不向农民收费。印度财政部税务局的一名负责人对我说:“在印度这个10亿多人口的大国,只有3%的人口需要交税,因为这些人年收入在10万卢比以上,符合纳税人的条件,而广大农民根本不具备纳税人的资格,所以无须交税。”印度税收制度的设计,是按照“抓大放小,力求公平”的原则进行的,“大”就是中高收入者,“小”则是低收入者。无论是每年起征点的调整,还是对农民和绝大部分妇女免征个税的政策,都体现出这条重要的原则.为体现公平原则,印度个税还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分3个档次以10%一30%的比例累进纳税。这种“罗宾汉式”的税收体制非常符合印度的国情。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低收入者占人口的大部分,通过这种税收政策,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让利于民:印度没有乱收费
不仅不征税,印度政府也不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我到访的许多农村都没有发现当地政府向农民乱收费的现象。城市里乱收费也很少。我所在的记者站旁边的一个市场里,很多商铺老板都对我说:“政府收费不多,每项收费都是有明文规定的,很少有官员敢乱收费。”新德里一名律师告诉我,印度乱收费之所以少,一是因为印度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制很健全,人们的法治意识也很强,政府官员一般不敢违法收费,也不敢出台乱收费、乱摊派的政策,因为有反对党始终在那里盯着。二是因为政府决策本着藏富于民的宗旨,很少与民争利,特别是不与农民和小商小贩争利,而让利于民、藏富于民,因此印度出现了大批富可敌国的家族企业。相比之下,政府支出往往捉襟见肘,政府大楼通常很破旧,办公设施非常落后,而私人企业办公场所却非常现代、气派。我曾到印度财政部采访,发现一位局长的办公室里没有空调,桌上的一台电脑也早该淘汰了。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超稳定?
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虽然法律上早已废除,但实际生活中仍无处不在。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社会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帝利为第二种姓,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为第三种姓,经营商业贸易;首陀罗为第四种姓,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被高种姓当奴隶来用。
四大种姓之外,还有很多印度人连成为首陀罗的资格都没有,这些人被称作“阿丘得”,意思是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被认为是不洁的,谁要是接触了他们,即便是接触了他们的身影,谁便会受到玷污。最好连想都不要想,一想,脑子便被污染了。如今在印度有2.4亿
多贱民,也就是说,大约5个人中就有1个是“阿丘得”。过去,贱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上被剥夺了一切权利,处于非人地位。现在,印度政府为了消除种姓歧视,给这些贱民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表列种姓”,但贱民宁愿叫自己为“达利特”,意思是受压迫的人。种姓是世袭的,不同种姓从事的工作也规定好了,很难逾越。印度独立60年了,尽管政府采取了很多帮扶贱民的措施,但贱民的地位依然很低,仍未融入主流社会。印度只有2%~5%的人口是婆罗门,他们占据着全这方面落后很多,于是大力筹措资金发展基础设施;中国的制造业闻名于世,印度就要在这方面力争超过中国——印度总理辛格呼吁大力发展本国制造业,争取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生产车间”;中国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印度表示一定要在未来几十年超过中国,摘取“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桂冠”。
我和一个印度同行在一次外出采访中,住在一个屋里。当天晚上,我们聊到很晚,话题就是离不开两国对比。最后他发现印度在几乎所有方面都比不过中国时,就提议和我比比谁的腿毛长。我问他,为什么印度人什么都爱和中国比?他脱口而出:“中国有的,印度一定要有;中国没有的,印度也一定要有!”
印度凡事都爱和中国比,一个原因是不服国60%的工作岗位,而占总人口25%的达利特却拥有不到1%的工作岗位。种姓制度人为地造成不平等,使社会隔离开来。
印度政府一直想建设人人生而平等的社会,但一次次遭到高种姓阶层的强烈抵制,并由此引发激烈流血冲突。德里大学政治学教授阿里说,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作为一个民主政府,必须想办法解决,否则印度就不是一个文明的国度。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印度必须发动一次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当然,印度社会一直超稳定,与种姓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比较热”:印度对中国不服气
随着中印两国同时崛起,两国的竞争也与日俱增。印度现在不仅在国家战略上与中国较劲,而且在几乎所有领域都要和中国比一比。中国建经济特区引领经济腾飞,印度也要建经济特区;中国的基础设施发展非常快,印度在气。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问题研究中心的吉达博士对我说:“印度爱和中国比较是最近几年的事。这种比较反映出印度人对中国超过印度的一种不服气心理。”据她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印度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安、贫困潦倒的国家,而印度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指标都超过中国,所以印度当时根本没把中国放在眼里,比较对象多是西方大国。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似乎在一夜之间超过了印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把印度甩得越来越远,印度对此很不服气。“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的这种不服气情绪就转化为‘中国比较热。印度人在各个领域都要和中国进行比较,找出差距,然后奋力追赶。”
除了这种不服气的心理因素外,地缘政治也决定了印度要和中国一比高下。印度战略分析专家苏波拉曼亚表示,亚洲地缘政治是造成印度爱和中国比较的一个重要因素。“打开亚洲地图,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就是雄踞喜玛拉雅山两侧的印度和中国。随着这两个国家的迅速崛起,它们之间争夺亚洲领导权的斗争会更加激烈。现在中国占上风,稍逊一筹的印度自然把目光集中在中国身上,把中国作为参照对象和赶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