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语文教学中的“伪思考”

2007-10-20方海莲

江苏教育 2007年12期
关键词:教者王老师预设

方海莲

思考的含义是什么?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想”。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内化理论提出:思考是一种活动。这个活动依循个人的内在语言来进行,并通过学生的经验活动而发展。我国对思考的定义是从思维学角度作出解释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表达:“思考是指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思考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活动。如果横向比较这两个概念,并提炼出其中的关键词,我们就不难得出这种结论:思考是一种依循个人内在语言进行的比较深刻、周到的整体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强调个人的内在语言,强调个体的内在语言必然要强调个体的主体意识性。强调主体在主动参与的情况下,重视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能动地表达个体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是一种“自由言说”的状态,学生直指的是个体自己的真实心理状态。这种主动参与的思考,是一种高效率:真实的思考。如果个体指向的是外在的感知、理解,只是在学习过程中将个体的精神状态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思想轨道中去,这样被动的思考则是肤浅的、程式化的、失真的,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在这里,我姑且大胆地将这种思考称为“伪思考”。

孩子们只诚实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并在各种有意义的经历和活动中使用语言时,才能能动地交流并兴奋起来。

一、问题呈现

案例1

一位老师执教《印度洋上生死夜》。

师: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皮埃尔,感受他的伟大……

找出他妻子遇难的句子,皮埃尔的心情怎样?

这段中的两个“抽搐”分别是什么意思?

皮埃尔为什么抽搐?

这样的结果既让人欣慰,又让人心痛。让人欣慰的是什么?让人心痛的是什么?

案例1的教学环节设计可谓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无一句“废话”。最后,全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终于感受到了皮埃尔人性的伟大,现在无论是听众还是参与者都感受到了教学的一气呵成。一气呵成的背后是教者精心预设、逻辑严密的引导。在这样的引导过程中,学生真正关注的并不是学生自己内心真实的心理状态,注重的是外在于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它完全复制了课文的思想感情,复制了教者的思想感情,复制了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文字。整个过程让师生向特定的思想感情“合模”,几十位学生个体的精神状态从而被一步一步地引诱到了一个统一的思想轨道中去,落入了教者布下的“陷阱”。这种步步被“诱导”的过程,处处充满了刻意斧凿的痕迹,是一种“代圣人立言”的形式。它复制了课文的思想,复制了教者的思想。“复制”过程中的感动,由于不是个体能动状态下的“个性体会”“个性感动”,我认为这是一种“伪体会”、“伪感动”,其间的思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伪思考”。

二、病因探寻

语文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不是抽象的,不能脱离人的见解和思想而孤立存在。即在思考中学习表达,在表达中学习思考。表达与思考,语言与精神,实际上是“言”和“意”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如果“意”不至,那么所有的“言”只能是空壳,而这个“空壳”是一个规范的体系,只能被动训练,只能有意记忆,因而学生成了一种被动的工具,哪里还有思考的欲望呢?若语文课没给学生提供足以让其激起思维火花的环境,没有刺激起他对精神世界的强烈好奇,学生则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实质上,没有激起表达欲望为了配合老师的训练进行的表达几乎是无效的。这样背景下的表达能力与思考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而言是痛苦的,对教师而言是伪善的。我认为,语文教学应做到“意”先行,以神解形,在思考中学习表达,提高能力。但学生缺少的往往是有价值问题的表达机会,很多思考都流于形式,避免不了肤浅化、造作化。因而可以看出尽管很多学生在课上能够流畅响亮地发言,这些发言那么响亮,那么完整,却又那么耳熟,那么平常,因为这些发言流于形式,并不是真正发自学生内心。索尔仁尼琴就说过,“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实地进行思考和表达比任何课堂技术都重要。正如一位教授说过,优秀的表达不是推敲出来的,而是思想锤炼的结果。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有必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目标与任务就一定那么重要?

目标为40分钟的课堂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它是课堂设计与教学的指明灯,它就像是人类的眼睛,掌管着人类前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教学任务则为课堂教学充实了内容,如同人身上的血与肉,使课堂教学变得血肉丰满。一直以来,我们评定一节课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如果一堂课没有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任务,那么无论你这40分钟如何精彩,如何纷呈,那么都只能算是一节失败的语文课。课堂上不仅存在预设,还存在更多的不可预知的生成,更因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而变化,是教者无法绝对轻易地把握的。这虽然与教者的课堂调控能力有关,但生成更多地体现在它的无法预见性上。从这点理解,课时的目标往往难以真正地达成,即便有许多目标能够达成,那是一种完成任务式半强迫性的伪善的达成,这样的达成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何义?现在有一种声音在教育界上空响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并且呼声日益响亮。如果我们在授课过程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么即便课时目标没有达成,可是在40分钟的时间里学生某方面的能力真正得到了发展。由此,让我质疑目标与任务还一定那么重要吗?我希望在将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出现可供选择或替换的目标。

预设重要还是生成重要?

预设与生成两者都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预设重要吗?重要。因为预设不仅控制着课堂教学的方向还体现着设计者的独具匠心。预设内容,预设目标,预设过程等等,这些预设的过程都体现了设计者的煞费苦心。特别是预设目标的过程,更是使得这些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将教学目标与设计理念完美结合,将“感悟”、“自己合作探究”、“语文素养”、“综合学习”这些新理念新名词融入目标与课堂教学的设计中。这些“绚烂”的理念催生了尽善尽美的目标,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设计者根据这些“完美目标”为学生精心烹制了“营养大餐”,过程的重点是体现“完美”,因此“完美”的师生对话“上演”了,终于步入正轨的学生发言出现了,象征性地面向全体也出现了,还有“迂回取胜”的学生回答,这一切都展示得那么完美,教师的感官愉悦达到了最大化。可是,这40分钟真的就是一顿“营养大餐”吗?短短40分钟,学生如何消化吸收?这一道大餐是否每位学生真的也吸收得那么“完美”?平心而论,这40分钟内,营养和观赏的成分哪个更多些呢?以上所述主要指时下的一些公开课存在的现象,并不对语文教学全盘否定。新课程呼唤预设,新课程更呼唤“生成的课堂”。个性中出亮点,生成中出精彩。一节不断生成,不断精彩,

不断发展的语文课一定会令听者耳目一新的。我们知道,预知导致“精致”,未知才能创造无限可能。这就如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精彩的内容比精彩的形式更为重要,甚至,有时精彩的内容也不那么重要,因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出现小小的曲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这里所说的“生成”并非任由学生“放羊”,远离文本,随意发展的生成。课堂上如果出现这样的生成,这无疑违背了“生成”的真正含义。在重视预设的基础上,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出发点,更为灵活、科学地重视“生成”,对课堂教学是十分有益的。

感性加理性等于最佳的结合!

预设是理性的,生成是感性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理性的,而人文性是感性的。一切优秀的语文课定是体现在预设与生成的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这就如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也定是位既感性又充满理性的人物。“文章亦生命,词句皆有情”,在这个倡导“人文”的教学时代,我们这些充满“人文”气息的教师们更习惯用人文的眼光感性地阅读文本,组织教学。面对一个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力用感性和理性同时影响着身边的孩子们,尽力用工具性和人文性诠释着课堂教学的精髓……实践证明,孩子们喜欢这样既感性又理性的课堂,并且在这样的课堂上创造出无限的精彩来,可预知地和不可预知地发展着。

三、成功案例链接

新课程呼唤有效的课堂教学,“伪思考”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直接复制课文或教者的思想感情,制造出表面热闹纷呈的假象,并由此产生了千篇一律的华丽美文或精彩的真实的“废话”,以致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伪兴奋”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慢慢磨失个性。思考是依据个人内在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关注学生个体的精神状态,强调表达的忠实性。

案例2

王老师执教作文课《真是没想到》,下面是部分案例的转述。

作文课上,王老师在教室里事先藏好一只“魔术箱”,请学生把箱子运上来并对箱子进行了一番描述后,故意神秘兮兮地对学生卖起了关子。“想不想……(打开箱子看看)”,学生的探知欲望立刻被激发到了极致。“想。”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以后,王老师要求学生猜一猜箱中的东西并说一说理由。接着,王老师揭示谜底,当众打开箱子,看到里面仅仅躺着一只黑袋子,并趁机引导学生关注此时此刻的心情。至此,老师并没有结束引导,而是继续制造悬念,将关子一路卖到了底。接着,老师让同学们换一种方法猜黑袋子里有什么,学生提议“摸”,老师立刻赞成。于是有学生上台试摸黑袋子,上台试摸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自己的心情,而台下的同学在老师的提醒下,紧紧盯着台上试摸的同学的表情、动作等等。整个活动在游戏的状态下进行得轻松、有趣、活泼、紧张。活动后,老师指导学生以一定形式的开头把印象最深的场面写下来,开头有“奇怪、奇怪、真奇怪”、“接着轮到我摸了”等形式,题目推荐为“真是想不到”等,鼓励自拟。

王老师可谓制造悬念的高手,一路悬念迭起,意外不断。作文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一直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精神状态,重视自己的个人体验和思想感情,努力训练学生捕捉自己的心理状态、利用文字表达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训练个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这种感情是在王老师这位“悬念制造大师”的刻意引导下,自由发出来的,它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直接指向“自由言说”的状态,它表达的也是学生个体的思想感情,直接体现语言表达的真实性。所谓“意至而言达”,有了“意志”作为条件,即使学生“意志”而“言不能达”时,由于学生关注了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种设计就更深刻鲜明,学生也会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的语言储备并加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训练也是主动的、有效的,这样的思考也是真实的、深刻的。

将案例2与案例1相比较,案例1中,教师努力将学生带人事先设定好的情境中,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被牵引着感受的。其实,学生的神和意并未真正达至,因此学生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言不由衷。案例2中,学生的思想感情被充分调起,学生在梳理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后能够纷纷言说,畅所欲言。学生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感情冲撞与思想锤炼中,锻造出了优秀的语言表达,这远比机械枯燥的文字推敲训练更为有效。在思考中学习表达,我认为是一种“代自己立言”的形式。

《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是“反省”、“内省”、“反思”的含义。语文教学是基于学生的,从事教学工作,也应时时处处“三省”工作,使得思考真实有效,使得课堂教学真实高效。以上所写,纯属个人观点,难免有失客观有存偏颇之处,望各位有识之士广提建议,使得语言教学早日呈现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局面。

(作者单位:扬中市八桥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者王老师预设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浅析预设的应用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