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的文化力
2007-05-14梁良
梁 良
台北值得夸耀的不是她看得见的硬实力,而是看不见的台北人的文化力
放在全球的大都市排行榜中,台北市实在是一个不怎么样的城市。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杂乱无章,从飞机上看下去甚至还有点丑陋。即使在华人的大都会中作评比,论硬件设施和国际化的程度,台北远不如邻近香港,甚至上海;就传统文化的深厚和丰富性而言,她也远不如北京的大气。
然而,当你有机会在台北停留几天,或者住上一段日子,亲身接触台北的人,体验那里的风土民情,品尝遍布街头的各省或全球美食,或是到巷弄中的茶艺馆与咖啡屋悠然自得地消磨一个下午,你就自然地会感受到一种融合了传统和现代、东方与西方、本土与国际的特殊风味,那是一种属于台北人的日常生活文化,很难在其他华人城市中找到。
换句话说,台北市是一个真正多元化的城市,值得夸耀的不是她看得见的硬实力,而是看不见的软实力,尤其是台北人的文化力。
说起台北人的文化力,谁都会提到如“台北文化地标”的诚品书店。政治大学商学院院长吴思华有一次陪同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深夜十二点在台北街头闲逛,大前研一发现通宵营业的诚品敦南店中满满都是看书的人,大为吃惊,他对吴思华说:“原来文化就是台湾的希望。”这句话一直让吴思华引以为傲。
此外,会用中文写作的日本女作家新井一二三也曾在其作品中表示过,她曾考虑移民到台北长住,因为台北有诚品这样的书店,而东京却没有。
其实诚品书店并非从一开始就那么风光,吴清友于1989年3月12日正式成立诚品,同一年,台湾的股市首次突破了1万点,居民纷纷争逐于金钱游戏之中,疯狂程度丝毫不输数年前的上海股市。那时候,人人向钱看,谁管得了文化?诚品就这样赔钱经营了十多年,却仍始终坚持以人文、艺术、创意、生活为理念,把诚品书店定位为不只是一个“购书地点”,而是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地方。
他们在数年后又规划了各种展演及艺文活动,并成立了“诚品讲堂”,长期而系统地举办多种艺文课程,尽力让台北人变得更重视文化。大概在9·21(1999年)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台湾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了,金钱不再是他们惟一或首要的追求目标,文化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就是在这种微妙的心理转变下,尽管台湾的经济大环境在“政党轮替”之后这几年大不如前,但诚品这个文化品牌却越来越闪亮,两年前还转亏为盈,甚至在去年初于101大楼旁开了一家有如精品百货公司的诚品旗舰店。
流风所及,台北的公私立图书馆和多家文艺团体或文化基金会,也纷纷成立类似的文化教室,如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的“敏隆讲堂”等,以免费或收费的方式推出各种系列讲座。愿意掏出超过一张电影票(280元新台币,约70元人民币)的代价去听一场文化演讲的台北人,如今已比比皆是。去年初还有企业家投下巨资,在台北的近郊包下一幢大楼成立专业的文化教室“学学文创志业”,同一天即有数十种文化课程开班授课,每堂课收费500至1000元不等。这种一般市民热衷上文化课的现象,在其他华人大都会中并不多见。
对于这股日渐普及的文化力,台北市政府则积极地加入煽风点火。马英九在1998年当选台北市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并且远赴欧洲亲邀文化评论家龙应台出任文化局长。在龙应台的规划下,文化更深入巷弄,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结合得更紧密。很多有古迹或历史价值的公共建筑,经过整建后转型为新的文化活动作场所,例如日据时代以来即为酿造酒厂的台湾啤酒厂废弃厂房改建为华山艺文特区;二战前即已吸引许多艺文界及改革运动常来聚会的紫藤芦茶艺馆……由市府鉴定为古迹而获保存避免被拆浩劫的例子,在马的8年任内不下数十起。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另一项德政,是每月出刊免费发送的《文化快递》。这是一本由文化局委外编辑的台北市每月艺文信息总汇,将每个月多达600则上下的各种文艺讯息,按活动类型和时间地点分类罗列,并作重点介绍;市民只要按图索骥,就能轻易掌握所有的文化活动,够细心的读者甚至每天都可以找到不用花一毛钱便能参加的市内免费文化活动。
《文化快递》每期印10万册,在全市600个地点派送,由于广告效力宏大,广告费已足以应付编辑和印刷费用。民间也有一份性质类似的《破周报》,采取免费报的形态针对年轻人的市场,经营情况也相当好。台北市的民间文化能量如非已强壮到一定程度,焉能养得起两本免费杂志?
如今很多中国大城市都在高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口号,但大部分似乎只重视硬件建设。而台北市则在软实力上具有独到竞争力,把硬件的劣势变成优势,这个独到的思路值得大陆其他大城市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