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千山万水,命运总是相连
2007-05-14周黎明
周黎明
这不是一部“闷片”,它仿佛是一个智力游戏,以时空跳跃来激发你的思维,当你揭开谜团时,那种乐趣更多来自于大脑而非心灵
《巴别塔》(Babel,又译《通天塔》)是本届奥斯卡最佳故事片的热门之选,在5部提名影片中大概居于前三名,挟带着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和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的威力,试图杀出小众视野,征服大众评判。
这部影片既是2006年度最具野心之作,又是最“懒惰”之作,因为本片与导演的前两部作品相比,在主题和技巧上几乎是原地踏步。伊纳里多至今就拍了3部长片,2000年的《爱情是狗娘》、2003年的《21克》和最新的《巴别塔》,并称为“隔阂三部曲”。三部影片均用了几条原本毫不相干的故事线,通过一个偶然的悲剧事件串连起来,从而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及由此造成的后果。有人说,这是把同一部影片拍了三次。这话有点刻薄。但换个角度,从受众的视角看,“隔阂三部曲”与“魔戒三部曲”不乏可比之处:第一部给人轰然洞开的惊喜,第二部稍弱些,第三部少了几分犀利,多了几分圆熟,更符合主流口味。《魔戒》获奥斯卡大奖的是第三部,很多人理解成是对整个三部曲的表彰;《巴别塔》若拿下小金人,何尝不可以做如此解读呢?
“巴别塔”的片名出自《圣经》典故:上帝的子民妄想建造一座通天塔,但上帝不悦,他混淆了人类的语言,使得他们无法沟通,建塔进程便遭遇“烂尾”结果。同理,影片也可以用“蝴蝶效应”作为片名,千里之外一个地方有只蝴蝶扑动翅膀,或许能造成远方的风暴。还有一个可代用的片名是“六度分隔”,取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的理论,即你和任何陌生人之间所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当然,本片的人物仅有“两度分隔”。(以《蝴蝶效应》和《六度分隔》为片名的影片曾出现于近十多年的好莱坞,但影响远不如《巴别塔》。)
《巴别塔》讲述了四组人物的三个故事,中心故事是摩洛哥牧民的两个儿子购得一支猎枪,出于好奇,往远处的旅游客车射击,不幸击中车上一名美国女游客。该游客和她丈夫是为了解决婚姻危机才出远门的,他们把一对儿女留在南加州,托付给墨西哥裔保姆照看。保姆为了参加儿子的婚礼,不得已带着主人的孩子回乡。在返回美国的途中,为她开车的侄子一时性急,不顾边检人员的盘查,闯关逃行,差点酿成大祸。而肇事猎枪的源头是一名日本商人,他在北非打猎后把猎枪赠送给当地同伴(后来同伴又转卖给邻居),而他的妻子莫名自杀,女儿因聋哑在爱情上屡屡受挫,出现极端的怪异行为。
这是一个地球村的缩影,在这里,语言、文化、种族、习俗等充当着或大或小的障碍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很近,但又很远。影片中没有一个坏人,罪魁祸首乃沟通的失误,并体现在一系列偶然事件中。北非牧童的枪法、墨西哥青年的莽撞、日本富商之妻的绝望,似乎都缺乏必然性,却成了悲剧的导火索。尽管影片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结局,但编导的宿命论依然渗透在画面之中,那漂去暖色的贫瘠之地仿佛是他们对人类命运悲观态度的写照。
与许多优秀的多线头群戏一样,《巴别塔》的表演从大牌明星到无名小卒均堪称一流,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并不显得突兀,盖尔•贾西亚•贝纳尔倒没有预料中出彩,但扮演保姆的阿德丽亚娜•巴拉扎和扮演聋哑女的菊地凛子确实抢眼。从剧情结构来看,摩洛哥那段戏对布什政府的反恐,墨西哥那段戏对移民政策的收紧均隐含了批判。日本那段最为游离,只是在主题上遥相呼应,从戏剧效果讲几乎属于另一部影片。
《巴别塔》和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有相似之处,叙事技巧的高超和发人深省的主题为之赢得了一批高端观众,但无疑会失去追求紧凑节奏和主流体验的群体。这不是一部“闷片”,但它仿佛是一个智力游戏,以时空跳跃来激发你的思维,当你揭开谜团时,那种乐趣更多来自于大脑而非心灵。它很宏大,但真正的力量却源于平凡的细节,比如彼特打电话给儿子、彼特跟摩洛哥青年的交流等。可见,真正的沟通始于“足下”,语言只是一个助手而已。这个道理并不高深,却经常为人所忘记。
《巴别塔》并没有像《撞车》那样感动我,但它让我沉思了一番。或许这正是编导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