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巴别尔
2018-09-18孙越
孙越
我三十岁前翻译巴别尔小说《骑兵军》的时候,还没有去过他出生、成长和死去的那些城市,如敖德萨、尼古拉耶夫、基辅以及莫斯科,所以,我不可能读懂他的书,译文亦幼稚可笑。二十年后,我旅俄归来,巴别尔的形象才逐渐在我笔下变得清晰和明朗,他本人和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才逐渐丰满和鲜活,栩栩如生地朝我走来。
巴別尔一八九四年生于南俄港口城市的敖德萨(今属乌克兰),而苏联时期没有一部文学档案能说清他的出生日期。《苏联简明文学百科》表明,巴别尔的出生日期是俄历七月一日,即新历月十三日。直到前不久,研究者オ在一九ー八年之前,敖德萨教会记录教民生老病死的手册中,发现用希伯来语记录的巴别尔生日:六月三十日。后来我在乌克兰基辅商学院档案馆,看见巴别尔一九一五年的一份简历手迹,说他出生于六月三十日。
巴别尔在家排行老三。他的父亲是个犹太商人,经营农业机械,处心积虑地追求致富,想让巴别尔学农机专业,盼望有朝一日,子承父业。但巴别尔更醉心于对敖德萨港口纷繁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他每日混迹盗匪横行的摩尔多瓦万卡工人区,被各种光怪陆离的真人版传说与故事所迷惑,对父亲栽培他经营农机之事兴趣索然。巴别尔除了对犹太人社区,还对音乐感兴趣,他的音乐启蒙老师,是苏俄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苏联人民演员斯托利亚尔斯基(Пётр Столярский)。巴别尔生来就有语言天赋,法语讲得与俄语一样好,还通晓英语、意第绪语和伊夫利特语,喜爱阅读和擅长文字表达,对写作特别感兴趣。不过,巴别尔的父亲却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巴别尔这些爱好,不足以养家糊口,强迫巴别尔到敖德萨商业学校学习。巴别尔被迫去学习,一九一一年毕业。父亲又强迫他去基辅商学院深造,让他协助自己代理商业订货。
其实,巴别尔根本无心攻读商学,对父亲的买卖更是心不在焉。有一次,父亲派他到基辅一家农机厂办理订货,他不专心看货,却将工厂老板详细揣摩了一番,回到学校不久,就写了一篇描写农机厂老板的小说。再有,巴别尔年轻时风流倜傥,天生多情,对谈情说爱兴趣盎然。他与农机厂老板女儿格隆范(Евгения гронфайн)一见钟情,虽然格隆范中学尚未毕业,巴别尔却一腔热血地爱慕她,称她作天使。那时,格隆范还是梦幻少女,心地单纯,酷爱美术和文学,对オ华横溢的大学生巴别尔一往情深。但是,农机厂老板,格隆范的父亲不看好巴别尔,他觉得巴别尔轻浮而毛躁,高傲而不切实际,与他家的门风和理念格格不入,所以,他极力反对女儿与巴别尔交往。
不久,巴别尔上门向格隆范求婚,她父亲一口回绝。巴别尔一气之下,竟将格隆范拉上一驾马车,两人竟然私奔敖德萨。一九一九年八月九日,巴别尔和格隆范正式结为夫妻。那年,列宁和托洛茨基(Лев Троцкий)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红军,在巴别尔老家放德萨发动政变,与白军开战,
不久俄国全境战火四起,生灵涂炭,经济崩溃。后来,白军被红军击溃,最终被赶出乌克兰,格隆范父亲的农机厂被布尔什维克没收;俄国强制实施国有化,格隆范父亲的财产也被没收。他流浪基辅街头,整天抱着个小钱匣东躲西奯,惶惶不可终日,变成了“俄国大革命时期的一只惊弓之鸟”。年轻的巴别尔也投身革命,被布尔什维克接纳为红军“契卡”成员。巴别尔成为红军特工后,异常兴奋,因为他“终于可以通过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洞悉俄国发生的一切:生与死、欢乐与痛苦、爱情与性”。
巴别尔参加了“契卡”所有活动。他开始如实地记录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巴别尔说,他在写作时,产生了幻觉:死亡如洪水猛兽,狂暴迅猛而至,他和芸芸众生,面对死亡,无路可逃,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巴别尔所记录的感受前所未有,他急欲与人分享,于是他写下了第一批文字,就是他早期的短篇小说作品。
巴別尔于一九二○年加入布琼尼(Семён Ъудённый)指挥的红军第一骑兵军。他是该军参谋部主办的《红色骑兵报》的随军记者,随部队在鸟克兰西部与波兰军队作战,目睹了杀戮和死亡。对他而言,骑兵军每一场战斗都是血与火的洗礼,死亡时刻在他内心引发剧烈骚动和恐怖。那段时间,巴别尔除了写日记,还给骑兵军战地报社撰稿以及给各级指挥部誊写公文。所有这些文字,后来均成为巴别尔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有些直接写入短篇体长篇小说《骑兵军》中。
一九二三至一九二六年期间,《骑兵军》部分篇章已在一些报刊发表,引起文学界关注。一九二六年《骑兵军》全书首发,巴别尔让文学界刮目相看,他作为横空出世的苏俄年轻作家,很快成为文坛焦点。
巴别尔的《骑兵军》出版后,受到苏俄读者广泛欢迎,其中既有拥戴红军的,也不乏同情白军的。当时苏俄红军领袖托洛茨基也承认,巴别尔不愧是苏俄最优秀的作家之一,《骑兵军》对红军和白军的描写都很客观。托洛茨基还指出,《骑兵军》里的人物刻画和情节展开不粉饰和不歪曲——此一语即点出巴别尔小说的艺术真实性。
苏联时期,最关心和爱护巴别尔的,莫过于苏联文学之父高尔基。他在公开场合,毫不掩饰对巴别尔的喜爱,说巴别尔那支笔,抨击社会毫不留情,让人感到难堪和窘迫。巴别尔的第一批小说,就发表在高尔基主编的《编年史》(Летопись)杂志上。小说发表不久,巴别尔连同《编年史》杂志编辑部被告上法庭,罪名是传播淫秽文学,后来经高尔基多方幹旋,原告撤诉,风波平息。
高尔基在事件之后与巴别尔长谈。高尔基说,尽管他的作品已公开发表,但还很不成熟,什么是文学,巴别尔几乎一无所知。高尔基对巴别尔说:“你到人间去吧。”巴别尔二话没说就走向了社会,做过多种职业,体验过不同人生,眼界逐渐开阔,所见世面越来越大,阅历也日渐丰富。他数年之后创作的小说,令苏俄文坛刮目相看。当时如日中天的马雅可夫斯基(Владимир Маяковский)、别雷(Андрей Ъелый)和富尔曼诺夫(Дмитрий Фурмано в)等人对巴别尔的作品极为推崇。至此,巴别尔才算是在俄苏文坛立足,得到广泛的认可。他也因此有了到歐洲考察的机会,他在国外拜会了慕名已久的苏俄流亡作家茨维塔耶娃(Марина Цветаева)和列米佐夫(Алексей Ремизов)等人。巴别尔蜚声苏俄文坛后,于ー九二六年移居莫斯科,他开始享受苏联知名作家的待遇,苏维埃政府在市中心分给他一套很漂亮的住房,供他和他的妻子格隆范居住。初到莫斯科,格隆范沉迷于美术创作,而巴别尔却有了婚外情,迷上了年轻貌美的舞蹈演员卡舍林娜(Тамара Кащирина),甚至搬去与她同居。格隆范闻讯怒火中烧,巴别尔后来向她赔礼道歉,想重归于好,但格隆范不原谅他,甚至甩手远走巴黎。
巴别尔遭遇婚变,心情郁闷,写作成了他宣泄的方式。那时,他写了整整一个系列的短篇小说,为其拟名为《敖德萨的故事》(КОдесские рассказы)。苏俄著名电影导演爱森斯坦(Сергей Эйзенштейн)读了其中一篇《本克里克的故事》,爱不释手,想拍成电影,遂嘱巴别尔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就在剧本杀青之际,爱森斯坦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Броненосец “Потёмкин”)奉命开拍,巴别尔电影导演被迫易主。最后,《本克里克的故事》拍是拍出来了,可却遭到低调处理。《本克里克的故事》有个不祥的结局,故事的犹太主人公,最终被枪毙,这似乎也在暗示巴別尔的结局。果然,一九四一年,巴别尔在莫斯科被枪毙。巴别尔死后,这部电影也随即消失,苏联再没有上映过。
再说,巴别尔的小说《骑兵军》发表后翌年,即一九二七年,巴别尔接受苏俄的任务,前往欧洲与西方知识分子建立联系。他对外宣称是去欧洲探亲,因为那时他的妻子格隆范住在巴黎,母亲和姐姐住在比利时,所以,莫斯科没人怀疑他欧洲之行的目的。但是,巴别尔始料未及的是,他此行欧洲,在柏林遇见一位女人,竟然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位女人叫叶甫盖尼娅(Евгения Градун),长得颇有姿色,且善于交际,是苏俄外贸官员格拉东的妻子。巴别尔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与之结伴漫游柏林,聊得情投意合,没几天,叶甫盖尼娅就在柏林的一家酒店委身于巴别尔。
叶甫盖尼娅出身于白俄罗斯戈梅尔地区的一个穷苦家庭,由于家境差,子女多,全家仅靠父亲的一点手艺过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叶甫盖尼娅自幼追求奢华,爱慕虚荣,特别喜爱巴黎名牌时装,幻想嫁个富翁,过穷奢极欲的生活,但她的第一个丈夫,仅仅是个钳工,根本无法满足她的奢求,导致她对婚姻不满,平日里招蜂引蝶,身边总有不少追求者。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爆发,她与钳工丈夫离异,嫁给了军官格拉东(Аалександр Градун)。婚后叶甫盖尼娅随丈夫进了首都莫斯科,穿起了法国进口名牌时装,还经常出入上层交际场所,终日与名流为伍,宴会舞场,灯红酒绿。这一切極大地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叶甫盖尼娅就是在那些场合,认识了马雅可夫斯基和他的情人布里克等名人。
再说,巴别尔与叶甫盖尼娅在柏林邂逅,缠绵数日。巴别尔公务在身,不敢久留,便与之告別,匆匆去了巴黎。在巴黎,妻子格隆范原谅了巴别尔与舞蹈演员卡舍林娜的私情,继续与他生活在一起。巴别尔还将母亲和姐姐,从比利时接到巴黎,一个大家庭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了。不久,格隆范有了身孕,一年后生下女儿娜塔莎。
巴别尔在法国一直住到一九二八年。十月的一天,他突然打点行装,声称要回莫斯科。原来,巴別尔自从有了女儿之后,家中开销吃紧,虽然流亡法国的苏俄作家欣赏巴别尔的作品,但这并不能改变巴别尔在巴黎靠卖文为生、收入微薄的境地。再者,巴别尔觉得,他若长期侨居国外,国内的读者会逐渐淡忘他。因此,巴别尔思前想后,觉得回国谋生比较可靠和稳妥。但格隆范却不愿意再回到苏联,她带着娜塔莎留在了巴黎,巴别尔只身回到了莫斯科。巴别尔回国后,也曾重返巴黎探望妻女,但是时间一长,他就厌倦了,觉得频繁地奔波在莫斯科和巴黎之间毫无意义。最后,他选择放弃家庭,一九二九年,他与格隆范办理了离婚手续。
其实,一九二八年十月,巴别尔在巴黎打点行装上路,并未立即返回苏联,而是转道意大利去完成秘密任务一说服高尔基返回苏联。那时,高尔基住在意大利卡碧岛,巴别尔的到来,使高尔基深感快慰。那时高尔基生活很窘迫,西方停止出版他的作品,没了进项。就在此时,斯大林向他摇橄榄枝,发出请他归国的邀请。高尔基答应了巴别尔的请求,决定返回苏联。巴别尔欣喜若狂回国后逢人便说,是他成功劝说伟大的苏联文学之父回归祖国的。
一九三二年,高尔基回国后,对巴别尔一如既往地关照。那年,巴别尔又见到了他在柏林的情人,即风情万种的叶甫盖尼娅。此时,她已经离开了当国家外贸官员的丈夫,嫁给了苏共高官叶若夫(Николай Ежов)。叶若夫出身于圣彼得堡一个工人家庭,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还是个酒鬼。当时,巴别尔产生了一个想法,即通过与叶甫盖尼娅的关系,结识并且投靠叶若夫,为自己寻得一把政治保护伞。巴别尔从那时起,就开始悄悄构思一部新的长篇小说。巴别尔甚至対家人都不点破小说的内容,他觉得作品发表前泄露内容,十分危险。其实,早就有人推测,小说的主人公可能是叶若夫。巴别尔曾对友人说,小说的名字是《罗斯托夫的秘密警察》。总之,一九三四年,是巴别尔的重要年份,首先,他与相识两年的莫斯科地铁工程师彼洛什科娃(Антонина Пирожкова)结为伉俪;其次,苏联成立作家协会,巴别尔的靠山高尔基当选主席,巴别尔自然成为苏联作协第一批会员。
再说叶若夫,他虽然出身工农,没有文化,但由于身居高位,身边经常聚集着一批精英,比如苏联著名记者,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戈尔佐夫(Михаил Фридлянд),苏联著名战斗机试飞员,苏联英雄契卡洛夫(Валерий Чкалов)以及知名作家肖洛霍夫(Михаил Шолохов)等人,他们也是叶若夫家的常客。巴别尔进入这个圏子后不久,又次,他目睹了一件事,让他惶恐不安。苏联秘密警察向叶若夫提交了一卷磁带,里面是他老婆叶甫盖尼娅与作家肖洛霍夫在大都会酒店(Метрополь)215房间幽会的录音。叶若夫听罢,气得大发雷霆,把叶甫盖尼娅痛揍一顿,却不经意间杀鸡给猴看,警告了巴别尔。因为那时,巴别尔一方面在政治上巴结叶若夫,另一方面还与叶甫盖尼娅眉来眼去。叶若夫把叶甫盖尼娅调入很有影响力的《苏联建设》(СССРна смроǔке)杂志做编辑,叶甫盖尼娅上任后,又悄悄安排巴别尔在杂志做专栏作家,每个月支付他数额可观的稿酬。
俄罗斯历史学家萨尔诺夫(Бенедикт Сарнов)说,叶若夫虽然痛恨肖洛霍夫勾引他老婆,却也没有动用职权,整肃后来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人说,叶若夫对他家文艺沙龙的座上宾都网开一面,对巴别尔亦如此。不过,另外一位历史学家彼得罗夫(Никита Петров)却持异议,他说,自从巴别尔跨进叶若夫家大门,其一举一动,就已被严密监控。
那么,又是谁,出卖了巴别尔呢?当然只能是叶若夫。俄罗斯历史学家认为,叶若夫这样做,是对巴别尔与自己老婆偷情的报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开了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审讯巴别尔的记录。巴别尔在法庭上说,他在三十年代的最后几年,一直埋头撰写新书,并在一九三八年年底完成了书稿,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间谍行为。最后,他还请求法庭给他时间,让他将新书写完。苏联著名作家爱伦堡曾到狱中探望巴别尔,问他:“你为何要接近叶若夫夫妇,用生命去冒险?是想跟死亡做游戏呢?”巴别尔莞尔道:“我只想解开一个迷。”
巴别尔所说的这个迷,与他的写作分不开。那时他已经彻底放弃了短篇小说,上面提过,他最后所写的长篇小说是《罗斯托夫的秘密警察》。而写秘密警察,不仅仅要保持一份强烈的好奇心,更需亲身与他们接近,甚至亲近,也许这就是巴别尔为解开迷底,而去做的冒险。巴别尔为了这次冒险,宁愿以生命为代价。
一九三五年,巴别尔在巴黎开完会返回莫斯科,继续在《苏联建设》等媒体撰文,他还做了一期纪念高尔基专刊,歌颂他的文学教父。然而,仅隔一年,一九三六年,高尔基突然死去,巴别尔哀悼之余,心中愈感悲凉。
一九三九年,苏联画家瓦涅齐安(Арам Ванециан)给巴别尔画了一幅肖像,成了巴别尔留在人间的最后图画。四月,巴别尔在列宁格勒举办了最后一场小说朗通会。四月十五日巴别尔被捕。他的手稿也随之被没收。巴别尔再也没有见到他被没收的手稿,而且至今查无下落。
巴别尔自一九三九年五月起,羁押在莫斯科郊外的苏汉诺夫监狱,当年在监狱的地盘上,有一座“圣叶卡捷琳娜”教堂。巴别尔和叶若夫都关在此,仅一墙之隔,先后遭到枪决。
至此,巴别尔的好奇心终于画上了一个句话,一个神秘而急促、残忍又无奈的句号,一如他不朽的作品《骑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