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谐环境塑造完美人格
2007-04-24刘俊
刘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学校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新一代。而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青少年将不可避免地面对来自内外部世界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怎样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消解成长中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在人格上日臻完美,这是德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完美人格”的内涵与外延。
青少年完美人格是指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诸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它体现在青少年与外部世界、自我世界的和谐这两大关系中。
综合各家观点,“人格”的含义大致分为三个层面: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是社会上的一般解释;二指权利义务主体之资格,是法律上的一般解释;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是心理学上的解释。辞海对“人格”的解释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总之,“人格”概念已从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延伸至伦理道德和法律层面上人的态度、观念、品质、行为规范以及人的价值、作用、地位等多方面特征,即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
在人类追求经济、科技发展的同时,所引发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爆炸、生态失衡,也为自己的持续发展设置了障碍和陷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明白,以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为核心的人类持续发展理念,是人类应遵循的共同选择。
面对这个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作为个体的人,需要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人格呢?而所谓“完美人格”,就是指人、自然、社会相互协调、以整体利益为目的的一种人格行为。也就是说,这种人格是指个体的需要、动机和意志所导致的行为规范,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创造一个从人类个体到群体生活秩序的和谐,创造一个社会、自然按可持续发展规律运行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变化;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矛盾统一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个体培养与造就“完美人格”的奋斗轨迹。
二、德育环境的构成及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不佳有目共睹,在青少年群体中存在许多品德上的弱点,如: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差;不够坚强;情感淡漠,正义感不足;缺乏高远理想信念,等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来看,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目前学校德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共性、轻个性的倾向,是造成德育实效性差的主要原因。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习惯于采取大一統的教育模式,重视集体教育,忽视自我意识的培养;强调对社会、集体的服从,抹杀个性发展的需要。在许多教育者眼里,老实本分的学生受到赞许,喜欢标新立异的孩子则常常被斥责。对学生评价标准程序化、模式化,只看重分数,以成人的意愿要求学生,不考虑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不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这不仅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导致学生依附感强,缺乏创造精神。
2.在学校德育中片面强调灌输、限制和防范,忽视引导、熏陶和塑造,导致德育功能不完善。
除了被动地接受教育外,自我教育也很重要,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没有学生自我教育水平的提高,单靠教育者“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很难形成的。青少年本身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是非观念,若适当地引导其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去思考、认识事物,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往往更能深入人心,事半功倍。道德教育不仅仅是获得道德知识,而是通过道德体验形成道德观念,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
3.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从封闭向开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虽然对外开放为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但是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都无时无刻不在对青少年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悬殊、社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各种社会问题。外来和本土文化糟粕的负面影响,造成人的心理失衡。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4.网络时代的到来使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目前我国有两千多万上网用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调查表明,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学生占21%。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网民知识、便利的同时,也不乏网上色情、暴力、封建迷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垃圾信息。对于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其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与侵害,加上好奇心强,喜欢追求刺激等心理,极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并导致道德沦丧,荒废学业,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这无疑给中小学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5.忽视中小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使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面对成人世界,中小学生的意志和人格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摆脱外界力量控制的愿望也十分强烈。当他们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就会本能地拒绝外界的约束,故意做出与家长、老师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举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自我要求比以往增强,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开始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追求的满足。
6.家庭教育失范,关心孩子学习至上,关心孩子做人不够。
当前,家庭对教育的要求指向单一化,只要子女学习成绩好,能考入重点大学,其他都无所谓。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方法失当,尽管为孩子的成长牵肠挂肚,操碎了心,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甚至出现了追悔莫及的偏差与失误。其弊端主要有:期望过高、逼子成龙;分数第一、不重素质;有爱无教、娇惯过头;破裂家庭,失去关爱;外界污染、疏于防范;忽视青春期、封闭禁锢,等等。
三、建构和谐德育环境,塑造完美人格。
1.以和谐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和谐即美,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在人文精神的涵养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促进学生发展。要使学生的心理结构、人格健康发展,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主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使生命得到完满的生长,使内在的个性特征深刻地显现,学会自制自律,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心环境,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主体伦理规范与理智美德的和谐,使他们既有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人格、豁达的心胸,又有旺盛的求知欲、理性的智慧和创新思维能力。
2.建立开放型德育模式,有效提高人才素质。
道德实践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方式,它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的固化、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行为的检验。让学生“明理”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践行”。要使学生成为道德实践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实践,把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学生只有在生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到道德的力量,才能提高道德自觉性,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逐步升华为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实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
德育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人,其道德活动往往是轻松自如的,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意志努力。比如看见有人遇到困难,没有帮与不帮的内心冲突,也没有世俗的功利考虑,在瞬间就能做出助人的反应,这就是道德习惯的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实践体验,道德习惯才能成为稳固的道德品质,成为人的第二天性。
注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但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计划性,避免自发性和盲目性。学校可以通过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进而参与社会生活改革与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理性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以及自主负责的行动能力,由此巩固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
3.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认知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它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教育因素,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育人优势,对学生的心灵涵养、美好灵魂的塑造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环境美化和文化环境美化。在物质环境美化方面,学校建筑设施的布局、花草树木的栽种修剪、设施设备的维护等,都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形成的角度来考慮。在文化环境美化方面,学校领导要真正做到“以德治校”。学校领导的道德维度决定和影响着校园良好文化环境的形成。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要能够理解教师和学生,竭力建构一个教与学的和谐共同体。在管理过程中不是强化权力权威,而应是着力强化道德权威。
4.抓好师德建设,营造民主的人际环境。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本身就是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很重要的“德育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成长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十分重要。要使我们的教师“德行高洁而不虚伪,心地仁慈而不优柔,说话坦率,言行一致”,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的升华。
同时,学校还要注重为教师构建充满激励的工作氛围。在一个团体中,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外乎采取这样三种方式:干了有赏、干了有荣誉、干的是美事好事。显然,“干了有赏”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干了有荣誉”虽然有一定的道德成分,但总不如“干的是美事好事”,因为这一方式要求被激励者对责任、义务、正义、承诺等作出应有的回应。如果领导者能积极构筑这样的激励环境,教师能积极回应这样的激励方式,我们的校园道德环境一定会更美好。
5.学校教育应成为网络德育的主渠道。
互联网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途径和手段,要积极研究并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信息网,占领新的教育领域和阵地。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无限多样的网络信息中,找到正当的兴趣爱好与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学校要变堵为导,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设施,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民主,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这才有利于学校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教师要在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的同时,加强“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文明教育,最终形成系统的“网络道德”,增强学生对网络文化的鉴别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能力。
6.结合社会实际,形成动态德育内容体系。
要构建适宜青少年成长的和谐局面,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要求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应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稳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使青少年个体价值体系的构建受到良性指导,有规范可依,在提倡、贯彻、推行道德规范上应有制度保障,因为高度的制度化才能更好地保障现代社会的高度民主和自由。同时,道德价值体系中应关注个体的正当权益,这样道德自律才有切实的动力。另外,道德价值体系中应突出道德智慧的一面,让青少年明白讲道德也需要有智慧,避免无谓的损失。
二是大力管理传媒市场,优化、净化文化生活环境。文化产品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食粮,应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上把好质量关,用优秀的作品鼓舞青少年,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使青少年充分享受健康美味的精神大餐,成长在多彩且洁净的社会环境中。
加强青少年的人格教育,用和谐德育塑造青少年的完美人格,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全面健康发展的大事。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视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问题,不遗余力地构建和谐德育环境,让青少年一代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作者系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