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教育走向城市化
2007-04-23白宏太任国平
白宏太 任国平
大運河畔,杭嘉湖平原,浙江桐乡如同一颗温润晶莹的珍珠,以她秀外慧中的气质,吸引着人们驻足流连。
这里有小桥流水、江南古镇,有四季花卉、万亩菊海,美丽宜人的自然风物,哺育了勤劳智慧的桐乡人。
这里物产丰饶、交通便捷,古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今有纺织、化纤、服装、建材等支柱产业,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列。
这里文化绵长、群英荟萃,古老的历史遗址,记录着先民繁衍生息的足迹,茅盾、丰子恺、钱君匋等文化巨匠抒写着今天的荣耀。
天时,地利,人和,所有这一切,都赋予了桐乡教育无限强劲的生命活力。在杏花春雨时节,记者一行踏上了这片土地,目睹了一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美好图景。
政府是第一责任人
桐乡是一个县级市,但拥有百年历史的小学7所。一代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母校石门小学,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石门小学做了一件大事:专门设立了“争创办公室”。校长徐新新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要争创省级‘一类标准化学校,还要争创省级‘示范学校,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前几年,由于地处农村,加上石门镇经济发展在桐乡靠后,石门小学一度是全市办学条件最差的学校之一,老百姓意见不少。对于教育局下发的各种“争创”文件,徐校长一向连看都不看就搁一边了,因为这些就如同穷人眼里的奢侈品,高不可攀。
2006年,石门小学迎来了百年校庆,而一个特大喜讯也让校园内外兴奋不已:市政府、镇政府共同出资两千万元,兴建新的石门小学,同时还把本镇另外4所村小合并过来。在石门,“村小”终于成为了历史!
新校区的落成、学校布局调整以及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为这所百年老校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漫步在温馨的校园里,如茵的绿草,绽放的鲜花,丰子恺的漫画,孩子们的笑脸,好一幅和谐的画卷!
石门小学的发展是近年来桐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桐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舞台上,政府成为全社会的“主角”,主动承担使命,昂扬地奏响了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旋律。
作为桐乡教育局一把手,谭炳法不仅是桐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桐乡教育走向城市化的实施者。
提起桐乡教育,人们似乎总避不开1981年《人民日报》发表的《茅盾故乡文盲多》一文。谭炳法笑言:“那篇文章,反映的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现象。”其实,因为水路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桐乡近代史上外出求学的人很多。这里不仅有文学巨匠茅盾、漫画大师丰子恺等文化人,还涌现了许多工商界名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愈加重视起来。
谭炳法1999年出任桐乡市教育局局长。当时,制约桐乡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全市中小学办学分散、条件差,教学质量上不去。就拿普高来说,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完中”———普高、职高以及初中混在一起,办学层次低、规模小,师资状况也很令人忧虑。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桐乡市政府于2000年下发了《桐乡市2000年~2010年教育现代化规划》,提出了实施学校布局调整,进行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设想。
桐乡是连续多年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但桐乡的整体经济实力和他们的节俭办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布局调整中,桐乡始终“注重整体,兼顾城乡”,把资金用在了全市教育的整体发展上。
桐乡下辖9镇、1乡、3个街道。前几年,教育投入有很大一块出自乡镇政府。经济富裕的乡镇教育投入力度大,学校就建得好;而财力差的乡镇,办学条件也就差。对此,桐乡市提出,在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对学校的设计标准进行把关。学校建设规模和投入不是乡镇说了算,也不是教育局说了算,而是由计划与发展、财政、教育、规划与建设等部门共同把关。此举有效控制了资金的过量投入,杜绝了不必要的“排场”。
教育均衡,政府意志最关键。这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和制度安排上。在桐乡,教育真正成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事业,教育优先发展落在了实处。谭炳法刚上任时,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是2800万元,再加上税费改革前的教育费附加,一年总的教育经费也就五六千万元。随着桐乡经济迅猛发展,教育投入逐年增长。到2006年,政府财政对教育投入达4.5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3.5亿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29%。
学校标准化建设,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学校每平米建设的平均造价是800元左右,其中市级财政补助500元,其余由乡镇财政负责。学校建好后,内部设施的配置,包括电脑、课桌和教学仪器等,全部执行教育局统一的标准。
在桐乡,教育用地价格最低。市政府规定,教育用地采用行政划拨方式供地,每亩最高为15.8万元。而其他的社会文化设施、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每亩二十多万元,市区商业用地每亩则几百万元。
几年的奋斗,让桐乡市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强市”验收。浙江省教育厅有一项“评强”硬指标: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学校要占15%;而桐乡先后已有90%以上学校通过该项验收。谭炳法坦言:“我们这几年扎扎实实地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城乡学校硬件基本均衡,我们的原则是,达标即可,决不超标;经费投入要向农村学校倾斜。”
有一位省内媒体记者到桐乡采访,被领到了一所普通乡镇初中。记者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么好的学校不具有代表性”。陪同者如实告知:在桐乡,所有的学校都是如此。的确,桐乡城乡间学校的差距如今越来越小,有的农村学校甚至比城区学校还要好。
这里没有“窗口学校”
时下在很多地方,“窗口学校”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它们凭借师资、硬件及资金等优势,成为人们眼中的“宠儿”。但在桐乡,要找出一所“窗口学校”却不容易。教育局长谭炳法直言相告:“如果有领导、专家来桐乡看一所‘窗口学校,我实在拿不出手。”
桐鄉高级中学是当地百姓公认的好学校,教学质量优异,但硬件却没有绝对优势,校舍陈旧,至今还负债1000多万元。近几年,教育局考虑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利用其管理优势,进行优质资源输出。
2002年7月,时任桐高副校长的王嘉德被调任茅盾中学任党总支书记。同年8月,另一位副校长宓彤波也调到茅盾中学任校长。
前后一个月,桐高4位校领导中两位被调走。这显然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茅盾中学是以文学巨匠茅盾命名的一所高中。当时,办学两年的茅盾中学陷入窘境,十几位教师辞职,招生计划无法完成。“学校分数线一降再降,但很多学生宁可读职高都不愿来。”王嘉德忘不了曾经的尴尬情形。形势紧急,市领导当机立断,希望借助桐高的品牌影响力来稳定和提升茅盾中学。
宓、王二人到来后,经多方努力,首先使生源有了保证。家长听说他们是桐高过来的,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孩子送了进来。
燃眉之急解决了,师资问题又接踵而来。学校新增了20个班级,教师却走了十几位。于是教育局决定从桐高、一中、二中等学校临时借调教师。但困难仍没有完全缓解,学校又和桐高协调,请他们的骨干教师到茅盾中学来“走教”。
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他们才静下心来考虑长远的发展。“当时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套完善可行的制度,学校的管理混乱。”对比桐高的管理,宓彤波找到了弊端所在。随后几年,他们重点抓制度建设,参照桐高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教师逐项讨论、修订。如今学校的管理制度汇编中,已有一百多项制度,三易其稿,成了厚厚的一本大书。
伴随细致而艰辛的制度建设,学校进步神速。从2003年到2006年,学校实现了“三级跳”,一举成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同时,学校一方面以茅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弘扬茅盾文化;另一方面注重打造自己的优势学科,凸显学校特色。
陪同记者采访的桐乡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钟林介绍:“茅盾中学每年吸纳了全市1/4的普通高中学生,其崛起过程具有标本意义。”按照类似的发展模式,桐乡市先后从桐高抽调多名管理骨干,充实到其他高中学校,既推进了校际均衡,也增强了桐高的“造血机能”。
除了依靠管理输出外,桐乡抓住布局调整的契机,鼓励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学校多校区联合办学,让它们做大做强。
在凤鸣天女中心小学新校区,记者见到了以精细化、法制化管理而闻名的王松奎校长。2004年,学校异地新建,街道内的另外3所小学与天女中心小学合并成一校三区的新学校。学校变大了,摆在王松奎面前的任务是,怎样以制度创新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往对教师的评价,仅靠年度考核和职务晋升,教师评上职称就一劳永逸了。”鉴于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王松奎希望建立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评价制度。他推出了一套“名师工程”考评细则,根据教学、科研、师德及业绩,对全校教师进行星级评定。“这跟职称评定是两回事,同样的职称,也可能是不同的星级、不同的待遇。”
没想到,此举引起轩然大波,不同学科、年龄的教师都有异议。
47岁的俞建松工作勤勤恳恳,是公认的“老黄牛”式的好教师。可拿到考评细则,俞老师一声叹息:“我恐怕连一星都评不上,看来手中这支粉笔是拿不住了。”也难怪,他是民办教师出身,虽然教学能力有目共睹,但学历不高,既无课题成果,也无论文发表。那些细则大多跟他不沾边儿,教了大半辈子书的俞老师,既委屈,又伤感。
面对大家的强烈反应,王松奎没有以校长权威强制推行。他明白,如果教师不认同,制度本身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名师工程”从草案提出到最终落实,前后历时一年。针对不同意见反复讨论、修改,让细则更加人性化。特别是,大家一致同意,对45岁以上的老教师,适当放宽考评标准。“比如对别人要求三个条件,他们只达到两个条件就可以。”王松奎解释说。最终,按照新的细则,俞建松被评定为二星级教师。看着这样的结果,他欣慰地笑了。
“我本来不够三星级标准,还差两篇论文,但学校允许我先欠着,这样我就成了三星级教师。”女教师张跃娟高兴地说。这也是新细则的灵活之处,就像教师“借分”给学生一样,教师在星级评定时也可以“借”一个条件,但须在两年考评期内归还。对教师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激励,也让他们有了进取的明确方向。
几年来,依靠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凤鸣天女中心小学打造了一支有凝聚力的优质师资队伍,学校也顺利通过了省示范小学的评估验收。
如今,在桐乡市51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中,已经有20所通过省“示范学校”评估。按照教育局长谭炳法的设想,到2010年,要力争使全部学校都成为优质资源。这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目标。虽然在一些人眼里,桐乡没有“窗口学校”,但实际上,桐乡的每一所学校都像一个窗口,真正展示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想蓝图。
农村教师待遇更好
为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桐乡市提出:“在扩大优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均衡发展。”
前几年,每逢桐乡“两会”,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教育提案不在少数,且意见尖锐:“为什么农村的好教师都跑到城里去了?”“希望所有老百姓子女,无论城乡,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而关于“统一城乡教师待遇”的提案,也非常集中。
石门中学的李斌老师切身感受到了这一变化。3年前,李斌大学毕业来到石门中学,工作才一个多月就不幸遭遇车祸。家境拮据的他无法支付10万元的高额医药费,是学校设法代为垫付。教育局有救助特困职工的政策,补给他1万多元,其余只能等待日后再偿还。
3年后,李老师不仅身体康复,还偿清了债务。他感慨地说:“我一个农村青年教师,3年就还清这么多债,还不是因为教师待遇提高了。”现在的李斌,每天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工作。
石门中学原本是一所“完中”,在布局调整中与另一所农村学校合并为初中校。2002年,年仅28岁的金红潮担任了校长。这年底,全校八十多名教师中有近一半提出调动。理由是学校待遇低,工作、生活不方便。金红潮只能“狠下心来”一一回绝。
那时候,金红潮最怕过节。他记得有一年放寒假前,学校账上只有4500元,而各项躲不过的开支合计15万元。金红潮寝食不安,整天泡在镇长办公室里,软磨硬泡才争取到一点儿经费。“其实,镇长看到我们去,也很头疼。就那么一块蛋糕,谁都来要,他能不头疼吗?”由于乡镇财政支出能力有限,而乡镇间的差距又较大,因此教育投入及教育公平都很难保障。
转机发生在2003年。这年,市政府和镇政府共同投资1800多万元,异地重建新石门中学,还合并了另一所农村校,学校办学条件一举进入全市前列,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体育场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两校合并后,因为学科组人数多了,教研活動有了活力,教师有了“精、气、神”。到2005年,石门中学再没有教师提出调动请求。
2006年3月,桐乡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以市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加强公共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力度,切实做到:教师待遇有保障,公用经费有保障,校舍维修有保障。通过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桐乡教育基本实现了硬件均衡。而更关键的是师资的均衡———“以市为主”管理体制正是要在这方面着力,教师的工资、奖金及津贴,全部由市财政统一划拨,而且农村教师的待遇还要略高于城区教师。
如今,金红潮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2006年,市财政每月拨给石门中学的人员及生均经费比乡镇管理时翻了一番,公用经费、教师待遇有了保障,他这个校长不再姓“钱”而真正姓“教”了。
为稳定农村师资,提高师资质量,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2006年起,桐乡开始实施“强师工程”,全市7803名教师,共评出1201名骨干教师。“比例高,激励作用显著,过去注重拔尖,现在注重提升整体水平。”谭炳法说。桐乡骨干教师岗位津贴分成三类地区:市区一类,中心镇二类,偏远农村三类。而三类地区骨干教师的津贴是一类地区的3倍。教师职务评定也明显倾向于农村教师。2006年,市区“示范学校”与农村学校的“结对子”实现全覆盖,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村教师在市区购房落户。桐乡的“城乡公交一体化”,使最远的乡镇,半小时车程就可以到达。学校班车早接晚送,风雨不误,尽量为农村教师提供方便。农村教师工作得更安心、更舒心了!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教育局鼓励市区“示范学校”领导到农村学校任职,如城区公园路小学的校长到濮院镇小学当校长;桐乡六中的副校长到位于濮院镇的桐乡三中做校长……不少市区学校中层领导通过考试、考核提拔上来后,被安排在农村学校做副校长。
为促进农村学校更好更快发展,桐乡市改进了学校评价制度。2006年,教育局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性评价办法》,对农村学校触动较大。过去,农村学校跟市区学校比“终端”的教学成绩,总有差距,结果是越比越没劲头。新的评价标准不单以教学成绩为依据,而主要看“增量”,看学校在一年中各项工作的进步。这无疑使农村学校看到了“争优”的希望。2006年考评结果出来,石门中学是合格档次中的第一名,仅差一名就是“优秀”(全市中小学前1/3是“优秀”)。发展性评价,让农村学校越评越有干劲。
“桐乡的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1,全国是3.2∶1。”市委书记费建文说,“桐乡教育发展,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怎么实现优质教育共享上。”实行“以市为主”的统筹管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市财政解决,城乡师资配置更加均衡,真正让城乡孩子享受到了相对均衡、优质的教育。
用科研“均衡”师资
近年来,桐乡市把“后20%”作为评价初中学校的重要指标,即在全市中考中,成绩排名后20%的学生人数。2005年,教育局又缩小口径,把“后20%”降为“后15%”。这样一项促进均衡的评价举措,旨在引领学校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教育中的弱势群体。
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连续几年,在“后15%”学生分布情况中,启新学校表现不凡,稳居全市最优秀的10所初中校之列。要知道,启新学校可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农村校。七八年前,这里的初中曾经是全市“流生”最多的学校之一。
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取决于师资的提高。几年前,教育局任命潘向明为启新学校校长。科研经验丰富的他,首先想到的是发展教师,在农村教育的土壤里培养名师。面对陈旧的校舍,潘向明着力提升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减少重复劳动,历练教学智慧。那几年,启新学校是全市承办教学活动最多的农村学校,很多教学现场会都在这里召开。渐渐地,学校有了知名度,发展机遇随之而来。教育局领导对潘向明说,学校的校舍太破旧了,局里出钱帮你翻新。
青年教师葛永腾,如今已是小有名气的语文教学专家。外地学校多次高薪聘请,他都婉言谢绝。葛永腾始终记住潘向明的话:“农村学校有你更大的发展空间!”几年前的一天,潘向明把葛永腾叫过去,推心置腹地谈心。在他眼里,葛永腾聪明好学,工作有方法,为人谦和,是可造之材。那一年,桐乡市选编学生文集,几百篇文章里竟没有启新学校一篇。潘向明心里不是滋味,他诚恳地对葛永腾说:“你有才气,读书又多,就由你来负责文学社,学校重点培养你。”
就冲校长这番话,葛永腾加倍努力。很快,葛永腾的学生开始在作文比赛中崭露头角,他撰写的教学论文也陆续发表。从此,葛永腾一发而不可收,几年间,他先后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出版两本教学专著。最让潘向明感到欣慰的是,葛永腾还带出一支高水平教改团队。
如今,启新学校的师资水平令人刮目相看,生源也开始“回流”。就在记者采访时,嘉兴市教育研究院的教研员们正在学校深入调研,要把他们的教师培养经验向全嘉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