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失败的探索课
2007-04-23周美超
周美超
夏老師这一堂文言文阅读课给人颇为新鲜的感觉。作为一种探索与尝试,其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能给人带来很多启发。就课堂而言,这种尝试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显示了夏老师本人在教学上的探索和追求。但是,在仔细研读了《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之后,我不禁产生了一些疑问:这节课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老师所用的教法值不值得肯定?文言文教学到底怎样进行?下面我就些问题表达一点我个人的感受和看法。
首先说课本身。
夏老师这一节课是教文言文,且文本来源于课外。我注意到本节课课堂结构十分简明,主要分成两大块,即“言”的教学(现代文翻译成古文)和“文”的教学(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但课的主体在前一部分。尽管教者在教法。上反常人之道,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但客观地说,其实质并没有变,即仍然立足于文言知识、文言词句的巩固和积累。一篇有深刻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的课文,如果把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上,其安排明显是不科学的。
再者,就这篇课文本身而言,其语言实际上是比较浅显的,教师稍做点拨,学生自然就能掌握。从学生的翻译和回答来看,学生已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也是不薄的。既然如此,把课堂重点放在翻泽,上,其实就没有这个必要,硬要如此,课堂效率就不免大打折扣。
第三,我注意到文中还有一些句子,夏老师并没有让学生翻译。例如:“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泽覆三族,延及交游”“是为宰藏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等,不知是夏老师有意如此,还是疏忽?如果是有意为之,这几个句子中有的是应该掌握的如"致"、“千金"、“交游”以及“请以奉宾客";有的是难以理解的,如“市租"、“宰藏"、“十总之布"等,为何不让学生翻译?同时,老师没有给学生时间提问,自己也没有做任何点拨,难道学生都掌握了?我看未必。如果学生不理解,不掌握,学生怎能充分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呢?甚至文言词句的巩固和积累的目标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第四,采用这种教师说现代文,学生翻译成古文的形式,课堂上固然比较热闹,但学生的思维是否被真正激活?是否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能力又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培养?这些都是值得人思考的。我的感觉是,这堂课只是考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生的思考也只是浅表性的,其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培养。
再补充一点。上面已经说了,本课的文本是教师从课外拿来的,学生开始并不知道原文,如果是平常教学,文本在教材里学生比较熟悉,用这种将现代文翻译成古文的形式教学,恐怕就没有什么意义,
“言”的部分完成之后,夏老师转人“文"的教学,即对文本的解读。我觉得,这堂课更多的是体现了夏老师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当然,这对于当今"唯上”、“唯参”的课堂已经是一个较大的突破,其意义是重大的。但是,问题在于,夏老师的这种解读是否就是正确的?自己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就要完全展示出来,甚至以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在这两点上,我还有几句话要说。
一者,我觉得夏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失偏颇,文本的深刻内涵及其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晏子何以要辞千金?他自己明说了三个方面的原因,即不愿代君君民、不愿成为不仁之人、不愿为别人积累财产(自己死后财产就成了别人的)。其中,第一个方面,应该说是为君考虑,即臣子行事要能显示君王的恩威,使其留名后世,并能延续其统治,达不到这个目的,当然就不能做,这是古代做臣子的美德,更是做忠臣的行动准则晏子是一代忠臣,这些理所当然在他的考虑之中。第二,第三个方面从个人的操守、名节的角度考虑。他是君子,他要做“仁者",他就不能不考虑该不该做的问题,古人重操守甚于生命。而接受赏赐,表面看来是得到许多“利",但实质上自己并不能长久的拥有,甚至因此得罪人,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晏子最终没有接受、但是,在课堂上夏老师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不愿代君君民视为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害怕"“做事谨慎"的结论,这大大削弱了晏子的形象,消减了他的人格力量。一个勇于进谏、功勋卓著看重操守、智慧过人的一代名臣被理解成胆小怕事、明哲保身之人。这不仅损害了文意,也削弱了文本的价值,更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即使夏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正确的,这种理解也只停留在浅层次上,有必要对学生进一步引导:例如,能不能把他和包拯、海瑞等人比较,以进一步认识其人其事。或者,引导学生对晏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各抒己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二者,我觉得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夏老师的做法与其说“引”,不如说“牵”,是牵着学生鼻子走。请看他的提问与言辞:
“但是事实是:晏子没有接受!为什么?联系晏子的品德?或者大家从文本中找答案……”
“晏子说了自己拒绝的三个理由,在这三个理由当中,有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吗?"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君,你仍然不敢接受他的赏赐,为什么?”
“现在我们设想一下,给你两个选择:接受赏赐,但是这很可能成为你以后的罪状,在你倒霉的时候,不仅你,连同你的家人都会遭到灭顶之灾;拒绝赏赐,那么你可能名垂青史,并更加获得国君的信任,你选择哪个?"
可以说老师通过自己的提问,把学生一步步引向自己的观点,最终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很少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另外,有两个地方更值得注意:一个是,当老师问“如果你是晏子,会接受赏赐吗?会的举手”,这时多数学生举了手。当老师说“这么多啊,那不会接受的举手”,只有一个学生举手。老师也分别请两类人说说理由,但主张接受的,只有一个学生说是因为“钱”,老师给予肯定之后并没有给其他人陈说理由的机会,而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引导下去。另一个是课的末尾,老师给出两种假设,让学生选择:两种情况都有人选,所谓“意见有分歧”,但老师依然没有给学生任何表达的机会,而是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巧妙地通过两个简单的问题,很自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因此,夏老师这堂课虽然在形式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课堂上也热热闹闹,但其实质仍然是灌输,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文本的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显示,因此,本堂课可以说是失败的。
那么文言文到底怎么教?这个问题专家学者们的论述甚详,各种教法似乎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串讲法、诵读法、分析法、训练法等等,都曾经红极一时。但是,在我看来,无论进行何种方法创新,有一点是必须坚持的,那就是诵读。没有诵读就不能让学生体会出文章语言的精炼、音节的铿锵;没有诵读就不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受不到人物的音容笑貌、气质风采;没有诵读,就难以感受到作者运思的巧妙;没有诵读,就难以进行语感的积淀。叶圣陶说:“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面对它本身涵咏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可见,诵读涵咏对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夏老师这节课没有诵读应算是一大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