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观探析
2007-03-11张开云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观的不同,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得到制定和实施,从而使资源和技术的“运用和配置”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绩效。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矛盾与问题逐渐显化和激化,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社会经济发展观的核心作用。研究和现实表明,“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是我们必然和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观;以人为本;政策与制度
[作者简介]张开云,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广东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7)11-0097-05
综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我们可以发现其有内在的一般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不同的利益群体往往产生和坚持不同的发展观。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制度环境的变化等的不同,人们往往运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但怎样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呢?人们习惯于就经济系统本身来思考经济发展问题,一般认为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技术、制度等。但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观的不同,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得到制定和实施,从而使资源和技术的“运用和配置”产生不同的经济绩效,并以不同的方式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中得以分配和协调。因此,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绩效,也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利益分享格局。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矛盾与问题逐渐显化和激化,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社会发展观的核心作用。研究和现实表明,“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是我们必然和明智的选择。
一、发展理论之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得以兴起和迅速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总的来说,发展理论的研究涉及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但是,发展理论首先发端于经济学领域并得到极大关注和发展。
1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之演变
在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早期研究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同一概念,其中以马尔萨斯-李嘉图的“经济增长”最为典型。刘易斯在其《经济增长理论》中指出,经济发展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人口的平均产值的问题。可见,在他看来,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同义词,国民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汉斯·辛格指出:发展是增长的变化,而变化不但在经济上,而且还在社会和文化上;不但在数量上,而且还在质量上。增长理论最大的进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其主要特征是将与技术进步相关的创新纳入理论,较具代表性的有罗默、阿洪与霍伊特、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的贡献。在这些模型中,技术进步是有目的的R&D活动的结果,而且这种活动获得某种形式的事后垄断力量以作为奖励。在这些框架中,长期增长率依赖于政府行动,诸如税收、法律和秩序的维护,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对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管制。因而政府通过它对长期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好或坏的巨大潜力。
下面我们从主要理论流派来简单考察发展理论的演进。
一是“模型派”,主要以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为代表。他们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等的结果。模型强调储蓄率、投资、物质资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二是“结构派”,主要以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纳克斯的“贫困循环理论”等为代表。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既是一国经济总量和均量的增长过程,也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三是新增长与发展理论。本文把罗默、卢卡斯、杨小凯、诺斯等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都归入新增长与发展理论,以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对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若干问题不能作出解答(如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不平衡问题),于是新理论纷纷兴起。罗默突破传统的收益递减或收益不变增长模式,把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是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不仅自身形成递增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杨小凯等的“劳动分工演进模式”是对罗默模式的发展,突破传统的将社会的产业结构或分工状态当作固定不变的假定,以劳动分工演进为线索,借助动态均衡,研究了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劳动分工的演进。随着经济发展,边干边学效应会扩大人们在人力资本与现期消费之间选择的范围,促进更高的专业化。反过来,劳动分工的演进又会扩大市场规模,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提高贸易依存度和内生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长期增长与发展。诺斯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规模经济、教育、技术进步等只是经济增长与发展本身而已。有效的制度和组织能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鼓励生产性活动,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反增长”或“零增长”理论,以米多斯等为代表。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表了米多斯等人的《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该报告选取人口、粮食生产、工业经济、不可再生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等五个参数,形成“世界末日模型”。该研究分析结果认为,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按现在的发展趋势继续,这个星球上增长的极限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最可能的结果是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双方有相当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报告提出世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将导致人口的无控增长,从而担心粮食供应和环境污染等。为了避免世界末日来临,就必须使主要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要素保持“零增长”。五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论。《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目的都应围绕“人的发展”来展开和进行。该报告还提出了5种有增长而无“人的发展”的情况:首先是无工作的增长。工作意味着生活保障,没有工作就等于剥夺了一个人的生活能力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其次是无声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点的自由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再次是无情的增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了,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却严重了,贫富差距拉大了。再就是是无根的增长。一种建立在具有排外性和歧视性
的文化基础上的增长模式可以毁灭文化的多样性,从而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最后是无未来的增长。这种发展建立在自然资源的无限消耗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之上。
2理论演变阐明的经济社会发展观
对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考察告诉我们,学者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探索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而不断深入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变表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物质资本(劳动和资本),还有技术进步、教育、知识、制度,甚至社会资本、民主、文化、价值观等。也就是说,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已经由物质资本转变为更重要的人力资本、制度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已经从经济增长理论演进到经济发展理论,再到整体发展理论或综合发展理论,重经济,重社会,还重政治(如民主、自由等)。而且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日益重视全球体系并与未来研究相结合,生产、技术、市场、金融等领域的日益国际化事实上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全球观以及联系世界体系探讨国别、地区与全球发展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大致经过三个阶段:(1)20世纪50~60年代,产生了“以增长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它把经济社会发展视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其根本目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但却未能有效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大众福利。正如巴西总统所说:“巴西经济很好,但巴西人过得很苦”。从劳伦兹曲线这一理论来看,当时世界贫困人口与世界最富裕的人口相比,收入的差距非常之大。由于过分关注经济增长,忽视了社会发展,以“增长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大、犯罪横行等。社会现实逐渐让人们认识到,从长远的观点看来,经济增长对穷国来说是减少贫困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它不是充分条件。现实表明,没有相应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的配套发展,这种经济增长只能是“无发展的增长”。(2)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否定“唯GDP论”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产生了“以社会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经济与社会并重。认为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衡量发展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基本必需品的消费量、收入和分配的均等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和就业状况等五个方面。在这个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了“世界末日论”,认为世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将导致人口的无控增长,从而担心粮食供应和环境污染等将导致世界末日。(3)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社会不公等问题及其严重性。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便产生了“可持续的、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提出了“协调发展战略”,要求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口控制、文化、政治民主和自由价值等综合协调发展,实质上是一种全面、协调的“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发展观。关于发展的内容,已经从经济内容发展到了社会内容,甚至政治内容。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认为发展既要对当代人有益,但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经济学家丹尼斯·古雷特认为,发展包含三个核心内容:生存、自尊和自由。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了增长、公平、民主、稳定以及自主对发展中社会的重要性,认为“落后社会是贫困的、不平等的、压制性的、粗暴的和依附于人的。发展就是从后者转变为前者的过程”。法国学者佩鲁在其著作《新发展观》中强调“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发展就是要通过人的自觉努力,实现主观选择的自由;“关注文化价值”,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
二、历史与现实:探寻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观
1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与启迪
(1)增长的陷阱
前苏联是典型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国家,导致其国家解体的因素很多,其中,该国政府只重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结果是:一方面,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失衡,重工业发达,特别是国防工业,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只重经济增长,忽视对市场机制、价值观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前苏联的发展观是典型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是难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的。前苏联的社会经济发展陷入了“增长的陷阱”,解体在所难免。
(2)开放的陷阱
有学者研究指出。拉美经济改革轰轰烈烈,经济体制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方面却乏善可陈,1990~2002年,拉美经济增长率仅为2.4%。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与拉美国家未能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关:一方面,未能正确处理市场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长期高保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国内企业被迅速开放所引起的外来商品竞争所击垮,许多企业在生产与经营方面陷入困境。同时,大量外资的进入是以并购现存资产为主,新增生产能力和就业岗位不多;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在实施金融自由化、开放资本项目、利用外资等方面存在许多失误和偏差,加上生产、贸易、金融等全球化趋势这个外因,拉美国家经常爆发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其经济与社会发展。可见,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适度地对外开放,避免掉人开放的陷阱之中。
(3)观念与思想的陷阱
有学者在分析非洲许多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时发现,观念与思想落后是主要因素之一。塞缪尔·亨廷顿比较了加纳和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经济统计数据,认为现在加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所以仅为韩国的1/14,文化是一重要原因。韩国人珍视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加纳人的价值观则有所不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正式制度”——有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法律、法规等可以引进、模仿,但“非正式制度”一社会观念、习俗、思想意识等难于学习和模仿。所以,要使“正式制度”有效起作用,“非正式制度”必须与之相匹配,如此才能有效决定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邹东涛在研究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问题时指出,改革滞后,体制落差,发展举措往往比东部“慢三拍”,这是为什么呢?关键是观念和思想落后的障碍,即“观念约束力”。保守、落后的观念和文化氛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手脚,这种“集体无意识”形成对现代体制、现代人才、现代思维和行为不相容的排斥力和不亲合力。因此,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物质文明,更要观念文明和思想文明。用全面、系统的发展观指导国家的经济建设,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中国的实践与选择
(1)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地方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在这种经济社会发展观的指导下,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有关数据显示,五分之一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三分之一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近五分之一土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近三分之一土地面临水土流失,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地下水被抽空,中国许多城市危机四伏,用水量惊人,其浪费是发达国家的5~10倍。
十六大报告提出今后20年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学家们预测中国经济在未来20~30年内将保持较高增长。问题是,如果我们不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或盲目地唯GDP论,我们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能否可持续地供给或支撑经济粗放增长?显而易见,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关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突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2)社会政策、观念、风俗与经济社会发展观
研究表明,鼓励将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和投资而非消费和娱乐的制度、政策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潜在水平。相反,扭曲社会资源有效使用的制度、政策则会妨碍甚至阻滞社会经济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发展之谜”(即“李约瑟之谜”)。中国经济史研究表明,中国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具备工业革命的基础条件,但工业革命却在英国发生了,而不是在中国。为什么呢?有学者认为,这是中西方科学研究方法与制度差异所致。中国靠经验积累知识,而当时西方已经有科学实验室制度,积累知识的速度更快,故发明创新的概率大。也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中国缺乏产权制度和专利制度所致。本文认为是科举制度及“学而优则仕”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激励机制和方向的扭曲所致。行政系统吸引了整个社会最多的优秀人才,而工商界这个最需要人才和创新的领域则人才供应不足,从而降低技术进步和发明创新的可能性,最终影响经济增长与发展。同时,“重农轻商”的政策、“商奸”意识和“官本位”文化对人的行为和激励导向是扭曲的,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了非生产性的活动中。可见,不同的“观念”或政策反映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从而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绩效。
(3)“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理念系统与理论框架
发展是现代社会人类探讨和研究的永恒主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探索和创新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理念,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表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具体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已经跳出了“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重视运用社会政策的配套来消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最终改善整个社会资源的使用和分配绩效,提高民众的福利水平。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整个社会经济是个大系统,系统绩效的提高需要内部结构上的配合、功能上的配合以及结构和功能之间的配合,即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发展的配合和政治发展的支持,社会发展需要经济发展为基础和政治发展的推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福利。
借鉴费孝通先生对文化的层次性、全方位定义,本文认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应是一个多层次、系统性的发展理念。第一层次是器物、数据(GDP)层次。如运输工具的发展从人力独轮车、马车、拖拉机、汽车到火车、飞机。第二层次是组织、制度、结构层次。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演进,新的市场组织的出现和法制的完备等都是发展的要素表征。第三层次是人文、民主与自由等价值观层次。对先进文化的倡导、公益与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和和谐观念等说明了这一点。根据经济学中的“木桶原理”,“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发展观中的三个层次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器物、数据(GDP)层次是整个系统的物质支撑和硬件,而第二、三层次则是整个系统的社会、政治、文化支撑和软件。整体而言,现代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如何实现“经济人”的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从某种程度讲,这是“最原始”的“以人为本”理论。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本质上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观,其核心理论框架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而不是以GDP为本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中心所在。经济学理论早就告诉我们,生产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发展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否则,生产和增长便是毫无意义的;
第二,重经济,亦重社会,破除以前只重经济的单一、片面的经济社会发展观。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日益凸现,这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公民社会在我国逐渐兴起和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选择,他们也日益成为具有一定参与力量的博弈主体。
第三,技术、制度、文化建设与价值观营造并重。重视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整合,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经济激励制度,创新能激励劳动者个人探索力和创造力有效发挥的社会经济制度,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三、简短的结语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发展观问题,我们发现,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必须是在考察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演进、综观中国现实与发展远景规划、借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层次、系统性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发展观的根本目标和核心要义。我们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经济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经济”与“社会”并重。经济社会发展应从重视单一目标转变为对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由民主等综合目标的追求,通过实行绩效评估来监督和界定发展;二是要加强对人的潜能和全面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设施的建设及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和积累,使得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推动;三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有数量增长,同时强调组织、结构、制度、民主与自由价值观等发展要素的改善。四是经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过程本质上是制度变迁和利益协调的一个互动过程,在渐进式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作用是建立一个各方认可的、充分调动利益主体各方积极性的制度安排,以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激励与约束人的行为和选择,降低社会协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