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中法经贸合作推上快车道

2007-02-11司徒北辰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44期
关键词:萨科齐法国企业

司徒北辰

巨额的商业合同,是萨科齐此次访华的最大胜果:中国将从法国购买160架空客飞机,价值100亿欧元,法国阿海珐集团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签订了价值80亿欧元的民用核能领域合作协议;法国电力集团与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将合资建设、运营装机容量为两台170万千瓦的广东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

这笔巨额订单总数将近200亿欧元(约合300多亿美元),大大超过了舆论所期待的100亿欧元。它同时创下两项纪录:空客公司有史以来同中国签署的最大一笔合作协议,阿海珐集团所签下的合作协议,是法国核工业史上最大一笔商业合同。

2006年10月,希拉克访华时,法国向中国出售了150架空中客车A320飞机。时隔一年,萨科齐的订单在数量、机型和金额上都有所提升。

据在签约仪式现场采访的一位法国记者透露,萨科齐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以前的合约与这些合约的总金额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萨科齐应该为自己实现以前的诺言感到欣慰。2004年,萨科齐曾对华裔密友何福基说:“一定要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为法国经济注入新活力。”当时,萨科齐刚刚访问了中国,参观了正在大兴土木的北京市,那里与几年前的上海一样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改变“经冷”局面

客观地说,同为世界上排名前五位的贸易大国,中法貿易额长期以来占各自贸易总额的比例始终不大。即使在中法关系非常密切的希拉克时代,双方关系上升的政治高度前所未有,但“政热经冷”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法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始终不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部副研究员刘建生指出,“在对华贸易方面,法国一直落后于德国和英国。预计今年中法的贸易额会达到300亿美元,而中德是600亿,中英也有400亿。”

2006年,中法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2%,总数为251.9亿美元。2006年,中美贸易额2626.8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即使去掉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因素,也能看出中法双方经贸潜力远未充分挖掘。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仅是葡萄酒和香水,但实际上法国的核电、飞机、高速铁路和太空科技同样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与全球市场的情况下,中法之间的低贸易额引人深思。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若干因素造成:上世纪90年代初,密特朗政府不顾中方警告,执意向台湾出售幻影2000战斗机,导致中法关系倒退,双方贸易也遭受极大影响,欧盟目前尚未完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使得双方在鞋类和纺织品贸易问题上摩擦频繁,欧盟自1989年后实施至今的对华军售禁令,也让法国军工部门的对华出口变得遥遥无期。

值得一提的是军售问题。本刊记者在法国大选期间曾了解到,法国军工部门曾寄希望于萨科齐继承希拉克政府解除禁令的政策。

但是,即便萨科齐支持欧盟解除对中国军售禁令,这个问题也不能—夜之间得到解决。由于解除禁令需要欧盟27个会员国全体一致通过,尤其是美国在幕后的作用,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取得这些国家的支持。

而萨科齐上台执政,制约中法贸易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比如萨科齐主张对进口产品增加税收,这种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政策将对中国的出口造成打击。萨科齐还可能会在履行WTO承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中国施压。

倚重务实经贸合作

但不管是为深化未来中法战略伙伴关系,还是为了配合法国国内改革需要,萨科齐都需要良好的中法经贸关系,以维护法国的国家利益。

除了巩固双方在核能、航空和铁路等方面的合作,萨科齐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还特别强调,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建立中法应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建立一个双边气候变化磋商机制,并在可再生能源、清洁煤炭、碳收集和埋存等技术上展开合作。法国政府通过法国开发署每年为中国投入1.5亿欧元用于实施清洁基础设施项目。法国企业,其中有很多中小企业,也通过投资、技术转移,通过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来改善中国的环境状况。

以上主张,与法国国内前不久开展的“绿色革命”是相一致的。萨科齐希望法国能成为抵制全球变暖的前沿国家,并提出多种鼓励环保的措施,比如向破坏环境者征收二氧化碳税、鼓励购买环保车、推广节能建筑和设备等。

对于法国民众来讲,购买力下降是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根据法国公众舆论研究所11月22日和23日抽样调查,有近六成的法国人认为过去一年自己的购买力在下降。前不久法国公务员罢工的重要由头,就是抱怨七年来没有加薪,购买力大为下降。

提高购买力问题,是萨科齐竞选的主要纲领。他表示,将在访华后宣布一些提高购买力的措施,以回应国民的关注。除了降低增值税、提高最低工资和减少所得税等措施外,进口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对提高法国民众的购买力也有很大帮助。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有关官员向本刊介绍,目前中国商品出口到法国以纺织品、玩具和皮革制品等日常用品为主,附加值较低,但深受法国消费者喜爱。法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以机械设备、航空、核电等高科技设备为主,附加值较高,利润巨大。即使这样,仍有不少法国政客和媒体在渲染中国商品冲击法国市场,这并不能真正反映法国民众的心态。

中德经贸关系主要由中小型企业构成,中法经贸合作主要由大额贸易合同支撑,而中德贸易额大大高于中法贸易额。在中国开拓市场的法国企业主要是大型企业,但法国的大型企业并不多,中小企业占据着法国整个贸易额的60%以上的份额。显然,法国中小企业对华投资潜力有待开拓。因此,萨科齐此次访华带来了200多位中小企业家,试图促进他们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

“我很自豪能陪同200多家法国中小企业来中国实现它们与中国企业的首次接触,我希望他们通过首次接触就能发展成同中国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萨科齐说。

11月26日,中法企业论坛在北京开幕。法国经济部长拉嘉德亲临现场,鼓励法国中小企业大胆涉足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除了北京,这次论坛还将在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香港举行,共吸引550多家中国中小企业参会,法中双方将展开4000多场商务洽谈。

深受法国工商业阶层支持的萨科齐,将会推动法方企业继续在其优势领域加大在华宣传力度,积极出台各种措施促进法国中小企业对华出口。

中国企业的机遇

在中法经贸关系中,中国在法投资的企业扮演着日益活跃的力量。法国投资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00多家中国国内企业投资法国,大中华地区300家企业在法投资,投资领域广泛,包括化工、纺织、装饰装潢、电子、微电子、家电、航空客运和货运。许多中国企业主要在法国设立企业办事处和各省市代表处。

2000年以来,中兴通讯以及华为等中国电信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先后在法国投资。2005年以来,中国公司加速在法国设立欧洲总部,作为其未来跨国发展的观察站;同时,收购法国企业的数量也显著增加。

深圳华为公司驻法代表孙翱介绍说,华为公司从2003年开始在法国的业务,如今已经拥有150名员工,与法国电信、NEUF等多家实力雄厚企业成为合作伙伴。华为在法国的业务正在以年均40%到60%的速度增长。孙翱对法国整体的投资环境比较满意,认为这里的治安和生活条件都不错。

华为宣布,在三年内将在法国雇员的数量扩大至少三倍,达到约500人。该公司在布列塔尼科特阿尔莫里省地区的拉尼翁市已开始建立研发中心,主要研究宽带固定设备,它还将在巴黎设立第二个研发中心,重点研究3G领域。该公司总裁温群表示,这两个研发中心建成后,华为将实现其对客户的长期承诺。

“如果要说有什么困难,那也是和其他中资企业同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当地法律和办理签证等。”孙翱说。

根据本刊记者了解,当前,中资企业在法国投资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得不到长期签证,3个月就要回国再申请一次,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中法目前还没互相承认驾驶执照,法国驾照又比较难考,这种情况很麻烦。二是办理工作许可证手续复杂,行政审批耗费时间很长。

法国政府希望中国企业到法投资,也曾经表态要改善投资环境,可实际行动和表态差距很大。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对法投资近年来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中国在法直接投资为497万美元;截至2006年底,中方对法协议投资累计已达1.2亿美元。萨科齐访华之后,这个数字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萨科齐法国企业
莫奈《睡莲》[法国]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法国浪漫之旅(二)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萨科齐现场督战抓嫌犯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布朗与萨科齐在G20上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