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何时挥别圈钱游戏
2007-02-06谢良兵
谢良兵
为避免西方国家的前车之鉴,中国保险业应淡化产品的投资理财功能,使健康险向保障功能回归
自2006年10月份开始到年底,在北京某报社做记者的李林耘就一直陷入在多个保险业务员的重重包围之中。到现在他也没搞明白,这些神通广大的保险业务员是如何得知他的手机号码的。“返还型健康型明年(2007年)就不卖了。您赶紧考虑考虑买一份吧。”
几家不同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说的却几乎都是同样的话。据李林耘说,他的不少同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如此“困扰”,而且就有禁受不住“诱惑”,而“幸运”地赶上“末班车”的。“于是,我也凑了个热闹。”李林耘终究没能逃脱“诱惑”。
健康险乱象
不过,就在李林耘庆幸自己赶上“末班车”而沾沾自喜时,他发现“烦恼”来了。“当时他们跟我说,今年1月1日起,我买的那个大病保险就不卖了。可是我最近发现,他们还在卖啊。”李林耘不解地对本刊记者说。
李林耘把这个疑问同样抛给了卖给他保险的某保险公司顾问王先生。王的答复是,李去年年底买的返还型大病险的确不单独卖了,目前的“疑似”险种是捆绑型的。“那还不是换汤不换药?”李反问道。“你这么理解也没错。”王的回答倒是很干脆。
根据2006年9月1日正式生效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返还型健康险将停止销售。健康险目前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而涉及“返还”概念的主要是重大疾病险。
这种“有病保病,无病当储蓄”的返还型保险,在储蓄思想还很强烈的中国人里,很受欢迎。而那种纯保障功能的消费型保险并不叫好。因此,大多数的健康险产品在年初换个“面孔”重新入市,目前寿险公司普遍采用的是“主险+附加险”的模式。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林耘才开始静下心来,好好“研究”起自己买的保险来。而这个“研究”更让他感到不安。“重疾险有可能沦为‘只保死不保生的境地。”李林耘担忧地说。他的理由是,此前已有过类似的案例。
据媒体报道,2005年1月中旬,昆明的董宏思得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及时进行手术后转危为安。董两年前曾购中国人寿的“国寿康宁重大疾病保险”,申请理赔时遭到保险公司拒赔,主要理由是董没有采用合同中规定的治疗方案。
2005年12月,一名自称买了某重大疾病保险的人,写了一篇《在中国千万不要买大病保险》的文章,文中详细阐述了“保死不保生”的观点,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竟引发了一场保险业重疾险的“地震”。
2006年1月20日,深圳市民梁秀霞等6位客户以其购买的《XX守护神两全保险及重大疾病保险》合同条款存在明显欺诈内容为由,将某外资保险深圳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全额退保。由于该公司不同意其请求,6人于2月15日提起集体诉讼。
3月17日,中国保监会首次就此“重疾险风波”表态,表示将推出五项举措规范和完善重大疾病险市场。3月23日,该被诉保险公司首次表态,将尊重被保险人利益。而这起事件也最终导致《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出台,及返还型健康险的叫停。
此前的2005年10月底,麦肯锡出炉的一份调查报告曾称,2004年中国寿险业的保单退保率高达10%,退保金额达到301.56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57%。而同期美国寿险业的退保率只有2%。原因则是大约20%的退保人“感觉受到欺骗”。
保险=圈钱?
保险公司可以投资的领域非常广泛,具有极强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能力。因此,在我国宏观融资渠道不畅的背景下,对各保险公司自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有了这些现金流,就可以拿去投资,可以使资金周转更加快捷。”业内人士介绍说。
在这个特性下,保险业“圈钱”的功能和目的越发明显。“保险就是一个圈钱的行业。”一位曾在国内某保险公司做过业务的人士对本刊记者说,保险业无非是靠赔付和分红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前几年,保险业务员之所以给人们一种“欺骗”的感觉,背后就是由保险公司现行的奖励体制决定的。“我们的收入是建立在拿到的一点底薪和高达首批投保额10%~20%的提成,仅从这点看就可以知道保险公司有多大的收益了。”上述人士说。
在这种利益的刺激下,相当多的保险业务人员利用夸大的说法拉拢客户,比方说故意夸大赔偿范围,不把职业和疾病史对理赔的影响告诉客户等等。“只告诉客户买保险之后的利益,却不告诉他们应尽的义务,而这义务通常是保险公司理赔时,会重点把握的部分。”
事实上,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着保险的销售。自2006年9月,返还型健康险叫停的消息传出后,各大寿险公司在临近年底的时候挣了个“衣钵满盘”。北京某保险公司的内部资料显示,该公司东区营业部仅11月27日一天,就受理了200多万元的保费。
“靠着重大疾病险的热销,我们还是达到了2005年的水平。”京城某外资保险公司一位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据说该公司2005年销售业绩出奇地好,是近几年来的最高点。而直到10月份,公司2006年的业绩并不理想,“本来我们对平2005年的业绩并不抱任何希望。”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表示,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一味追求返还型健康险产品,因为“生存给付责任”让健康险带有了投资色彩,加大了保险资金风险。“要理性看待消费性产品。”消费型保险是以最小的成本让消费者获得最大的保障。
尽管如此,附加了“生存给付责任”的健康险产品因其承诺返本,依然迎合了消费者的储蓄心理。“我们推出捆绑型健康型,算是政策擦边球吧,否则,我们的业绩无法上去。虽然消费型健康型数量居多,但在保费金额上却远远低于返还型健康险。”上述京城某外资保险公司人士对本刊记者说。
有数据显示,2005年1~10月,全国人寿保险保费收入355.1亿元,其中寿险普通型产品26.3亿元,分红产品297.9亿元,投资连接产品保费5.7亿元,万能寿险25.1亿元,健康险28.3亿元,意外险4.4亿元,分红产品占寿险公司总保费已经达到76.8%。
这意味着,返还型健康险目前依然承担了大部分“圈钱”的功能。
今年不再圈钱?
有专家透露,目前我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并不健康。市场主要是重大疾病定额给付、住院费用补偿和住院津贴等返还型保险。而市场真正有极大需求的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护理保险、综合医疗保险和专项医疗保险等专业险种却基本是空白。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向记者透露,为了迎战外资,我国保险公司5年来维持了30%的高增长。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保险业年度保费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
这种高速发展,容易导致偿付能力的缺失。标准普尔的报告就指出,中国大陆寿险行业平均偿付能力只有大约33%,若要达到50%的安全水平,至少需要再注入100亿元的资本金。中国金融年鉴数据显示,2004年太平洋人寿存在90亿元的偿付能力缺口。
郝演苏教授提醒说,为了迅速增加支持资本运作的现金流,保险企业一旦盲目追求保费进账,就会大大加剧了保险企业的道德风险。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5家保险公司相继破产,应该给中国的保险公司敲响了警钟。
1997年4月25日,日本大藏省宣布日产生命保险公司破产,这是日本寿险业战后50年的第一桩破产案。此后不久,总资产50980亿日元的东邦生命也陷入财务危机后破产,保险公司不会破产的神话被打破。
根据郝演苏教授的分析,日本保险业当年就是一味追求规模扩张,造成高利率的个人年金产品和以获取资金运营收益为目的的变额保险产品的过度销售。而郝演苏教授对2003年保险业的一项分析发现,我国保险企业大力发展投资理财型产品,在产品设计与销售两个环节,导致了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的畸形。
重疾险频频遭遇质疑的背后,是市场对健康险专业化的迫切呼唤。沈阳理工大学中国保险与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刘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保险健康管理办法》的实施,将使健康险向保障功能回归,但这一过程需要体制支持。
根据本刊了解,我国首个关于重大疾病保险的行业规范《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日前已初步定稿,最迟将于2007年6月1日生效。届时,恶性肿瘤等6种重大疾病必须纳入重疾险保障范围,理赔时“服从”医院诊断书。
《定义》对最常见的25种疾病定义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并且明确以“重大疾病保险”命名的产品,其保障范围必须包括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等6种发生率最高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