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能力训练四法
2006-12-29李进许梦娟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6年12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默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要达到“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许多专家也在各种场合呼吁广大语文教师要重视默读的指导与训练,把课标中的这一要求落到实处。但是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关于默读只是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至于到底如何进行指导、训练却没有提出可行性方案,各级各类的教材培训活动中也几乎听不到具体的操作措施的介绍。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了默读训练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总结出了默读能力训练四法。
一、横向闪示法
横向闪示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逐行阅读的速度。
打开powerpoint软件,插入一个文本框,把若干词语、句子或语段录入文本框内(文字大小以36号字左右为宜),点击菜单中的“幻灯片放映”,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动画”,添加自定义动画效果为“右侧飞入”,即可实现字幕的横向滚动(制作滚动文本的软件很多,比如powerpoint、frontpage、authorware、flash等都可以轻松实现这一效果,本文仅以易上手的powerpoint为例作说明)。训练时通过背投电视或液晶投影仪等进行播放,让学生观看后立即记下所见内容。在训练中,可逐步加大滚动字幕播放的速度,还可以逐步增加滚动文本的内容。
二、扩大视幅法
默读速度的提高不光要能快速逐行阅读,同时还要求能够进行“组块式”阅读,即在一定范围的长度和宽度范围内,能一目多行,而不必摆动脑袋左右回视。这就要进行扩大视幅训练。
打开powerpoint,插入一个文本框,把阅读材料录入文本框内,设置文字大小为36号左右,调整文本框的宽度和高度,保证每行只有两三个字,每张幻灯片可放置10行左右。设置好一页之后,再插入新幻灯片,把其余内容用同样的方法录入新幻灯片内,以下类推。最后,点击菜单中的“幻灯片放映”,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幻灯片切换”,设置“换片方式”为间隔1至2秒后自动放映。这样就迫使学生阅读时必须“一目十行”,而不能逐字逐句地左右回视了,从而有助于培养“组块式”阅读的能力。
三、限时阅读法
限时阅读法就是在教师限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按预定的目的读完规定的读物,报告读物的内容,或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
教师将阅读材料输入电脑,然后宣布阅读要求和规定的阅读时间,之后让学生同时开始阅读。时间一到,教师立即停止播放或者关闭窗口,并要求学生报告诸如“文中主要叙述了什么事”,“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主要人物”等内容。
限时阅读不光可以在课内实施,同时也可在课外进行训练。比如,限定学生在一星期,或十天、半月内读完同一部书,然后汇报书的内容或阅读收获。
四、计时阅读法
计时阅读是让学生自主掌控并记录下阅读时间的一种默读训练方法。
教师先把已知字数(如预计3分钟内阅读完900字左右的材料)的一段阅读材料以及要求学生边读边思的重点问题录入powerpoint内,再在幻灯片中放上一只秒表(网上有很多类似的flash小动画,下载一个插入自己的课件中即可)。训练时,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文本,让学生同时开始阅读(当然先要培养学生默读之前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阅读完、思考好之后看看课件里的小钟,记下自己的阅读时间。每隔几周,教师可对这个数据作一次统计与分析,并据此对今后的训练作出调整。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实现了学生自身默读速度的纵向比较,便于帮助学生分析、查找自身在默读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如默读的方法、习惯等,以便于自己作出改进。
(责任编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