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应给学生留有学习空间

2006-12-29马英俊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6年12期

  “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这一宗旨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就需要我们教师给孩子一个密切配合的学习环境,即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的机会,给学生多一点鼓励和赞美。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教学中获得发展的空间。
  
  一、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和积极性,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如在教一年级“连加连减”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如果发给每位小朋友10元钱,请你带着10元钱到小熊开的文具超市去购买三样东西,你会怎样买呢?文具超市的物品分别是:圆珠笔2元,铅笔2元,笔记本3元,剪刀4元,橡皮1元,尺子l元,铅笔盒6元,胶水3元。
  教学过程是:第一环节:一个小朋友到黑板前的文具超市购买文具,其他小朋友扮演售货员,算出他购买这些东西需要的钱数,用手势表示,而购物的朋友这时则扮演裁判的角色,判断小朋友的计算是否正确。
  第二环节:四人小组活动,每人购买三件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其他的小朋友进行计算,购物的小朋友做裁判。
  第三环节:估计购买这些东西钱够吗?还多多少钱?还差多少钱?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对这道题兴趣盎然,小组合作也没有一个小朋友开小差,学生都在主动观察、思考、交流,他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又如在教学“找单位1”的专项练习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前两天教师逛街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两家百货大楼标着八折大酬宾,新华购物中心标着九折优惠的招牌,你说我应该上哪家店买?”“上打八折的店7VmR+BTSmsr7OyfPQLVrvGdjtNpYXsa5MOXEbF67Q74=去买。”“我不同意,也可能打九折的店优惠。”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已见。有一个学生说:“要先去了解两家店的标价一样不一样,再作决定。”我追问“这个标价就是百分数应用题的什么量?”学生齐说:“单位1的量。”在此,我接着说:“单位1的量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找单位1的量。”如此在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身临现实情况,与其说是解答应用题,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个事情,学生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在课堂上,学生不时闪出智慧的火花,这是应用题生活化所带来的变化。
  
  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探索思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学习规律,留给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解决问题,探求新知识。
  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决”时,我和大家一起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摆一摆,看看能摆出哪些可爱的图案,学生用一定的时间拼摆后,并在全班交流。接着我让学生看一看我摆的图案一共用了几个七巧板,你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呢?学生积极探究,想出好多办法。(1)一个一个的数;(2)七个七个的数;(3)7+7+7找一共有多少七巧板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个性的探究。这样在数学中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思维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主动发展。
  
  三、创设小组合作的学习数学的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的主角是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在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小组合作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去。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让他们用手中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去拼摆,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的方法,交流时,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争着补充。在交流中也得到了自己的力量。这样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满足了自尊、自信和成功等各方面的需求,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给学生多一点鼓励和赞美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被赏识的欲望,通过赏识鼓励,一旦潜在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动机被激发出来,它便如火山喷发一样,淋漓尽致地发挥出他们的本色。学生也是如此,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眼神、细微有效的动作、热情的赞语、不断的鼓励都会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尤其是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如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如320+40,我说了一句把320分成300和20,20+40=60,300+60=360,马上就有学生说,也可以看成32个“十”加4个“十”,是36个“十”,就是360。我很高兴地表扬了他,并对大家说教学相长,教师应向学生学习。这时大家都开动脑筋,又想出了几种解法,从而使学生展开了奋飞的翅膀,添加了前进的信心。
  只有把学习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才能让他们主动学习,享受童年的欢乐,健康地成长。
  (责任编辑: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