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盾先生二三事

2006-12-03段宝林

北京文学 2006年12期
关键词:茅盾文学创作古典

茅盾先生是现代文学的开拓者,是令人崇敬的艺术大师。我有幸与他有过一点直接接触,受益良多,令人难忘。

我们知道,茅盾先生是五四时期的重要作家,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主编并改造了《小说月报》,使之成为白话小说的重要基地。当时茅盾先生的主要活动是编辑刊物,翻译和评介西方文学作品,起了很大作用。当时他和他的弟弟沈泽民都已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沈泽民曾任鄂豫皖四方面军领导人,抗日时期在新疆从事统战工作,后被盛世才杀害而牺牲。茅盾先生在大革命时期也曾投身革命,曾当过当时国民党宣传部长毛泽东的秘书。大革命失败后,曾在庐山暂避白色恐怖,后“从牯岭到东京”,在日本写了著名的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后来又写成现实主义巨作《子夜》和其他许多小说。

一九五四年我在华东作家协会搞秘书工作,曾见到茅盾先生与巴金、夏衍等人交谈,详情不大清楚。后来我到北京大学读书,对茅盾先生的文章曾提过一些意见,文艺报转来了先生对我的回答,那信不长,并且是秘书代笔,但却有他用毛笔写的很清秀有力的签名“茅盾”二字。这说明,作为文化部长日理万机的他,对一个年青学生的来信,还是非常热情地阅读并作出负责的回答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九五八年秋天,正是全国“大跃进”热火朝天的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所谓“浪漫主义大胆想像”,随意浮夸违背了科学精神。当时中国文联曾举行报告会,由茅盾先生主讲“现实主义”,对刚出现不久的浮夸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强调“冷热结合”,要实事求是,不要把理想愿望当成现实。这在当时“一边倒”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一九五九年开展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运动,对于反对大跃进浮夸风的彭德怀元帅等进行大张旗鼓的批判。大概因为茅盾先生是有国际威望的民主人士,所以没有受到批判。但我们也看到,文化部的工作他管得不多了,这倒使他在小说的文学批评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也是受到冲击的,但也列入了人数不多的“保护名单”之中,所以还可以平安无事。一九六○年我们在人民大会堂还听过他所作的第三次文代会的大报告。

在文化革命后期,我曾带着一些学生到北京人民机器厂“开门办学”,给工人大学讲文学创作课,利用这个机会我抄录了许多伟大作家谈创作经验的言论,工人们听了并未批判我搞“封资修”,后来有些人还参加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创作。四人帮垮台后,我由工厂回北大,又给“创作班”讲课,就用我以前抄录的资料,编成了一部讲义《西方古典作家谈文学创作》铅印了两厚册,有一千多页。当时我就给茅盾先生寄去一套向他求教。后来春风文艺出版社要正式出版此书,他们希望茅盾先生写一篇序言。我当即给他写信,请写一短序。我本以为作为大文豪,写篇短序是“摇笔即来”的事,谁知茅盾先生亲笔回信说因眼力很差,不能看如此长的书,又有写回忆录的任务,而不能写序,虽然此书“目前甚为需要,而且您编辑此书花了很大功夫,令人敬佩。嘱写序言,我有困难……恕不能遵命为歉。”茅盾先生用一贯的认真态度,以工整的笔法所写的此信,虽只两页纸,如今已成了不可多得的文物,我永远珍藏。于此可见一位伟大作家对后辈的热情鼓励和关怀。

不能写序,我又写信请他题写书名,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和题词,就这样,《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正式出版了。我原来的书名是《西方古典作家谈文学创作》,而茅盾先生站得更高,改“文学”为“文艺”,这就扩大了范围,使文学,艺术都包含在内,对文学和各门艺术创作都有参考价值了。

两三年后,茅盾先生与世长辞了,我很后悔没有及时到交道口去拜望他,主要是怕影响他的工作。追悼会时我也收到了通知请柬,但因有课而未能与先生见最后一面,如今想来十分懊悔。但茅盾先生的伟大形象却永远在我心中,不断鼓舞我为人民而笔耕不辍。我要用实际行动纪念茅盾先生。

(二○○三年六月廿七日于曼谷)

附茅盾先生于一九七九年给段先生的信如下:

段宝林同志:五月卅日大函敬悉。《西方古典作家谈文学创作》上下册早已收到。此种工具书,目前甚为需要,而且您编辑此书,花了很大工夫,令人敬佩。嘱写序言,我有困难,一则左目失明,右目仅0.3视力,看五号字用放大镜,仍须在强烈光线下方能勉强读几行,所以如果要读大作,恐怕要很长时间,二则我杂事甚多,又有写回忆录的任务,来访亦多,实在抽不出时间。恕不能遵命为歉。匆此,顺致

敬礼!

沈雁冰

六月四日

责任编辑王童

猜你喜欢

茅盾文学创作古典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茅盾不怕被骗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茅盾:良好家风奠定人生基础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