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文化语言学方法浅析中国女性名字

2006-11-24丁玉艳

现代语文 2006年8期
关键词:命名民族心理

古往今来的人名如银河星沙,至多至繁,都闪烁着光彩。这光彩是人们文化素养和心理状态的反映,寻绎每一个名字的含义,都是饶有趣味的事情。人们的名字或简单、或深奥、或典雅,直接反映命名者的文化素养;从人名中能够分辨出有关性别、职业、文化层次等区别,又是社会文化背景的折射。因而,人名研究成为文化语言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限定语料,以徐一青、张鹤仙著《姓名趣谈》将中国女性名字归为八类为立脚点,用文化语言学方法浅析了中国大多数女性名字所透露的文化信息和心理。

徐一青、张鹤仙著《姓名趣谈》,将中国女性名字归为以下八类:

1.女性字:娘、女、姐、姑、姬、媛、婷、娜;

2.花鸟类:花、华、英、梅、桃、莲、凤、燕;

3.闺物类:秀、阁、钗、钏、纨、香、黛;

4.粉艳类:美、丽、倩、素、青、翠;

5.柔景类:月、湄、波、云、雪、雯、春、夏;

6.珍宝类:玉、珊、琼、瑛;

7.柔情字:爱、惠、喜、怡;

8.女德字:淑、娴、静、巧、慧。

从以上材料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女性的名字主要与两个方面的内容息息相关:一是文化;二是心理。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一、从文化背景上看,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Haward Spair)反对说话与文化是一致的,但他又说:“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与文化史沿平行的路线进行是完全正确的。”人名作为专有名词的一种,本应是私人化的事情,它是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符号。但从不同民族人名起源、构成和发展来看,人名又不仅仅是简单一个符号。可以说,人名是社会的产物,它不可避免反映了华夏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1.中国女性人名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

中国有句古话:“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这句话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处于较尊贵的地位,在女性名字上也多有反映。“姬”是较早的姓氏,传说中的黄帝就是姬姓,后发展为女性名字用字,体现了女性的尊贵;“女”字在远古的女性名字中比较盛行,如“女娲”、“女英”等。同时,为了凸显女性的尊贵地位,出现了很多以“女”为字偏旁为名的字,如材料中的第1类字。这些“女”旁字后来大多成为女性命名的专利,也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

2.中国女性人名越来越多的以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载体附性比德

华夏民族在很早便是一个厚德载物的民族,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一方面,我们的民族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人们善于把这些修养物化于具体事物之上。在材料中主要体现在第2类字上。我们以“凤”、“梅”、“莲”为例具体阐释一下:

(1)有关“凤”的传说在中国具有华夏民族文化色彩。“凤”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古人云:“凤,神鸟也。处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则天下大安宁。” 从此意义上说,“凤”是华夏民族的图腾物,是和平吉祥的象征,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知道,最初以“凤”命名并不是女性的专有,男性用此字命名的也大有人在。后因王后把“凤”比做圣德,受这一文化的影响,当今“凤”越来越为女性所爱。

(2)“梅”寓意着勇于历经磨难、苦尽甘来,最终才有非凡的成绩。唐僧高孽禅师的“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两句诗道出其真谛。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揭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乐观抗争的精神,不争名位的高洁品质,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华夏人民喜欢它的真正原因,因而,女性名字频频使用它。

(3)“莲”,因周敦颐《爱莲说》而名闻天下,其中的经典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青,亭亭净直……”“出淤泥而不染”成为我们民族的高尚品格的象征,那么女性名字以“莲”为名就理所当然了。同时, “莲”与佛教有不解之缘,因而,以此字为女性名字也有美好吉祥之意。

上述具有华夏民族文化特色的用字,绝大多数寄寓了华夏人高雅脱俗、勇于抗争、廉洁正直之品质。这些名字透露出华夏人托物言志、以物载德的民族特点。

3.华夏民族时代特色与人名文化也有密切关系

华夏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玉器”的民族,这不仅表现在考古发现的大量玉器,同时大量以“玉”和“玉”旁字为名这一事实的存在,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玉器时代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确实存在。如表现在女性名字材料中第6类上。在古代“玉”的主要作用有:(1)从夏商以来,统治者笃信鬼神,几乎天天年年都要叩神问鬼,大量祭祀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祭祀用具中除青铜器之外,大多为精美的玉器。(2)“玉”也是贵族在日常生活交往、问候、欢聚不可缺少的物品,是地位的象征。(3)玉制的种种礼器也同样被人格化。由此可见,“玉”不仅是珍贵的宝物,而且“玉”还沟通了人与神、人与名山大川的关系;同时,“玉”喻人坚贞不屈、风姿秀美,同样被人格化。“玉”拥有了仁、德、隽爽之洁、真实古朴等许多品质。“玉”有如此广阔地民族文化内涵,被女性当作名字就不足为奇了。

二、从心理上看,好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符号,还深刻寄寓着命名者的良好心愿。著名语言学家陈建民指出:“孩子生下来之后就要取个好名字,这是汉人的一贯心理。”由此可见,中国人在心理上对名字的重视程度极高。具体就个人而言,长辈给晚辈起名,决不是赐予一个简单、任意的符号,更多的是一串祝福、一份期待、一份关心、一腔寄托。

1.期望晚辈健康俊美

一个人的名字,不仅是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符号,而且也是一种愿望和期望的表达方法。由于人们对名字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因而,从女性名字中大多也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于父母,不仅期望自己的孩子天真聪颖,同时也期望其健康俊美,因而在命名时多使用能体现“美”的字眼,女性名字也是尤为突出的。而这种美好心愿往往通过社会价值实现,上述材料第2、3、4、5、6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因为这几类字本身已经被社会约定俗成为“美”的象征。如“花”喻人之美丽。“花”是一种非常美的、赏心悦目的植物,人们非常喜爱它,常用于女性名字以期望其像花儿一样的美,同时,寄寓美好、亮丽的祝福;“闺物类”本身就给人一种装饰美;而“柔景类”则给人一种大自然的美感;“珍宝类”中以“玉”或“玉”旁字命名。“玉”在人们心理形成这样一种价值:“玉”不仅外表美观、色泽宜人,而且价值不菲、气质高雅,人们常常用“如花似玉”来形容美女,所以用“玉”或“玉”旁字给女性命名越来越受欢迎。用这几类字给女性命名寄寓着命名者的良好心愿。

2.期望有高雅气质、仁爱品德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观,所以,这类人名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然而,气质、品德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并且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心理定势。中国封建社会要求妇女具有贞、淑、静、仁等道德品质,因而,许多女性名字便与这些字眼联系起来了。如材料中第7、8类体现这种心理。以“淑”为例,“淑”是美好、善良之意,以之形容女性早在《诗经》中便有所见。《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淑”特别为女性钟爱,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又突出了女性美,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典雅、含蓄。因而,“淑”字经久不衰,故在女性名字中屡见不鲜。

3.趋赶时尚

中、西方文化各自生长在不同的土壤中,经过历史的洗刷沉淀,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心理,女名文化也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说东、西方民族心理有很大的差距,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一个世界民族文化的大熔炉,人们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凡事都要求新求异,因而,体现在他们的名字上也是如此;东方人则有从众心理,追随大流心理比较强。所以,徐一青、张鹤仙著《姓名趣谈》,将中国女性名字归为以下八类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今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思想开放、个性张扬,人们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求新、求异,人名走向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因而,不可否认,将中国历史上多少亿女性名字归为这样八类,固然不全面。但用以说明女性命名的一些特点不是没有道理的;同样不可否认,中国女性名字大抵反映了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文化;二是心理。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我们说文化背景中折射着命名者的良好心愿;而命名者的良好心愿总是通过特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得到反映,两者说到底仍是一个问题。可见,中国女性名字与中国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总之,名字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语言现象之一,是人类使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特定标志。古往今来,人们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系统。通过上述女性名字的分析,可以使我们窥见本民族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一些印记,甚至可以说,女性名字也是民族文化和心理的一个缩影,是了解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

参考文献:

[1]徐一青、张鹤仙.姓名趣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2]袁义达、杜若甫.中华姓氏大辞典[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7.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陈建民.语言社会文化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6]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7] 萨丕尔.语言论[M].商务印书馆,2003.

(丁玉艳,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命名民族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MINORITY REPORT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心理小测试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过足官瘾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