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思考
2006-11-24尤霞
尤 霞
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支撑地位。如何克服学生潜意识中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从而喜爱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呢?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产生强烈的动力,发挥聪明才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写作水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引导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等等,有了这些爱,孩子们的情感会变得更丰富,头脑中储存的心理表象会更多。表象在小学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的自觉表象的活跃,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具有创造性。
同时,老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如有顺序、展开联想、抓住特点、注意发展变化、重点部分写具体等。这样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和习惯,就会勤于观察;掌握了观察方法,就会善于观察。这样长期坚持认真细致的观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写起文章来就会胸有成竹,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开想象双翅翱翔
文贵有情,缺乏感情的文章就会像一杯白开水,没味道;文贵情真,能表达真情实感才是好文章。要教导小学生的每一句话、一段话应老老实实地写下来,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真实思想感情,不写半句虚伪的,不着边际的话。这样,不但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时还会使自己逐渐增强表达欲望,提高作文兴趣。
表达真情实感,并不意味着反对想象。相反,应鼓励小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想象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化无为有,化实为虚,使他们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闪烁着创意的亮点。在作文训练中应通过寻找相似、超越时空、借助“神力”来培养想象力。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学生的神经系统可以凭借灵敏的感知、找到表象与表象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而展开五彩缤纷的想象;借助想象让学生提前进入未来世界,去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在作文中赋于故事主人公以各种超凡的神奇力量,去完成常人不能完成的事情。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等于为写作插上了翅膀,使之飞向广阔的天宇。
三、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激活表达以说促写
培根在《论求知》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必须从小学起,教师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了解文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在教学中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这样才能锻炼思维,通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再不会为作文无素材而苦恼。
以说促写,就是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四、精心设置作文题目,创造多种作文形式
就教学现状来看,作文在命题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容易脱离实际。题目不是太大就是太空,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怎样解决呢?从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角度来 说,好的文题不仅要具有可写性,更应具有新颖性、启发性,能使学生心灵受到震颤,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起强烈的表达欲望,将学生引进写作激情之中。比如《我的家乡》是公认的传统题目,但学生并不喜欢。假如改成《请到我的家乡来》,题目就有了写作兴趣的诱惑力。把文题命得巧命得活,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的写作欲望也因此被诱发。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一项中指出: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平时,在作文训练时应创设多样的作文形式。可以提供一个话题,让学生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自立文意,自由表达,尽情发挥自己写作优势。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的做法,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写作能力,真正做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尤霞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北泽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