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井镇:世界第一井中的文明火光

2006-11-23焦虎三

青年作家 2006年8期
关键词:诸葛亮

焦虎三

1659年,英国人在西半球发现了天然气,从1790年开始,煤气便普遍成为欧洲街道和房屋照明的主要燃料,而此时,最先发现、利用并燃烧了上千年的邛崃火井镇,那众多古老火井中的天然气,几乎很少使用了。

唐高祖武德初年的初春,当益州成都人袁天纲鞍马劳困,风尘仆仆手执蜀道使詹俊派发的赤牒到邛州赴任火井县令时,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星相家,其功于算计的大脑,也许并不知道自己这个小小的官职,对于中国历史将意味着什么。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臂永远无法捉摸到若干个时辰后月亮皎洁的光芒一样,此时号称中国历史上“相术第一人”的袁大师,这个以其举世闻名的《推背图》预言了历史的兴衰更替、朝代起落沉浮的智者,因其对经济和地质学问题几乎一窍不通,他丝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管辖的这个小县,那些如幽灵般无声无息从地底深处喷涌而出的,被当地人称为“神火”(也称“鬼火”)的能熊熊燃烧的“气体”,对于人类文明的进程意味着什么。

贞观前后的三个瞬间

在衙门中,袁大师终日深钻精典,占卜打卦,一墙之外,热闹的商贾集市几乎把这个川西山地中的小镇,变成了一座繁庶的城邑:湖广以及成都周边地区的商人,来自高原衣身大襟腰挂利刀的小贩,在镇上进进出出,酒、茶叶、丝绸以及用“鬼火”烧煮出的盐巴,成为了小镇久负盛名的交易商品。

把历史的书卷倒翻过去,隋炀帝大业12年,火井镇就升级成为火井县,100多年过了,火井县第一任县令的乌纱帽,才第一次找到了“主”。放浪造次,左右树敌,民怨鼎沸,这一切,决不应是一位占卜大师的日常所为。在火井县令一职上,袁天纲左右逢源,用阴阳八卦之术,把一切的政务全打成了太极拳中招招浑圆的拳法:圆圆满满,无功无过。这一切平稳得来让人匪夷所思,以至今天,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上,这第一任火井县令具体的政绩,几乎无迹可寻,但他四处为人预言吉凶祸福的趣事,反倒留传下来了不少。

10多年后,贞观初年,一位并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诗人郑世翼,策马路过火井镇,这位在明代杨臣铮、萧良友合著的《龙文鞭影》中被自描为“常以诗文自负,亦轻佻忤物”的扬州参军,在邛州北十里童家桥,赋诗一首——《过严君平古井》:“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卖卜成都市,流名大汉中。旧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年多既罢汲,无禽乃遂空。如何属秋气,唯见落双桐。”标题“过”而非“吊”,自负显得确有点过了。但诗中“旧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年多既罢汲,无禽乃遂空”四句,凄凉的心境却似乎完全与凉秋落叶相扣了。

时光又匆忙向前迈了几小步,安史之乱后,偏安四川的李隆基,曾经的一代天子,因骄奢淫逸,纵晴声色犬马之却差点国破家亡,此时,“播迁入蜀,遂失帝位”,人生悲凉得无以复加了。在《温汤对雪》一诗中,他叹曰:“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寒雪劲风中,邛州火井镇“火井”中的“神火”,在落难君王的眼中,似乎也变得若有若无起来了。而此时,昔日在长安他曾非常赏识,将之与西汉蜀人严君平并称的能人袁天纲,早已先他神秘而逝了。

从袁天纲到郑世翼再到李隆基,三位历史人物与火井镇的关系,恰好是从春入秋再进冬的顺序,我们头顶上的苍穹,冥冥中仿佛用这三位历史人物前后相距不足百年的人生小片断,完美注解出了一个千年古镇——“火井镇”。

古镇天堂与世界第一井

2006年7月,我站在了邛崃市火井镇河北街的尾端,一幢当地人称为叫“海屋”的高大的老宅院前,这就是火井镇上乃至整个邛崃西路,上世纪中叶闻名遐迩的最富丽堂皇的豪宅。几位儿童拿着当地俗称的“火并发饽饽”——种由大米、糯米混杂蒸制而成的白糕,从我身旁一闪而过,消失在古街的深处。

火井镇,这座新老参半的场镇,文井江的支流盐井溪,清澈见底的流水如同一条界河将新、老城镇截然分开。新镇,即河南街,在去夫台山的大路两侧,虽街道宽阔房屋齐整,却空洞呆板,毫无市井气象;而我身处的老镇,小街旧屋,镇民毗邻而居,吊楼下临江河,上面街而市,处处弥散着一种古香古色的宁静气息。

据陪同人员介绍,火井镇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因古镇旧时风貌保存较为完好,河南街41号、始建于清代的火井政府大院等古建筑已被当地政府实施了挂牌保护。

对于那些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到火井镇旅游或摄影的人们而言,这个小镇今日的辉煌就是眼前这些保存尚好的清代、民国古建筑了,在他们的脑海中,小镇古朴而宁静的日常生活,构筑起了它全部的魂魄与灵气。但历史的真相却远非如此,时光如若倒流两千年,我脚下这个在国内摄影圈中早大名鼎鼎的“古镇天堂”,那时,可能还只是一处杂草丛生的荒蛮山地,而向西离此地1公里远的某个地方,才应该是今日火井镇真真切切的前身。

经过1公里的行程后,我来到了小镇已恨现的现存最早的火井遗址。那是一眼古井,井台高约半米,由灰黑色的汉砖垒砌而成,砖壁的棱形图案清晰如昔。古井内径1米,井口呈六角形,俯身下看,井中犹有一汪清水照见人影。井旁,一座红砂石打造的石碑巍然矗立,碑高6米,顶端雕塑为一团升腾的烈焰。碑的正面,对着大路,远远可见“汉代古火井”五个大字;侧面则题有“世界第一井”五个大字。另有镌刻小字,记录着火井自汉以来历代有关的史实。

这便是汉代临邛古火井的遗址,也就是今日“火井镇”镇名的源出处,在汉代,人们统一将天然气井称为“火井”,邛崃市火井镇也因此得名。在当地人的传说中,古时候,这里原是一片荒滩,有人发现地下有盐水浸出,便就地挖井熬盐。挖井越深,出盐越多,于是众人效仿,先后一共挖了六口井,呈六角形排列,统称“六角井”。一日深夜,电闪雷鸣,一道霹雳砸下来,最深的一口井中突然呼喇喇窜出火焰,腾高数丈,民间敬为“神火”,最初的火井出现了。

时光变迁中的火井古镇

我们今天能见到古人关于火井最早的记录之一,也许源于西汉才子扬雄的《蜀王本纪》:“临邛火井深六十余丈”;而最早的差强人意的解决办法,却源于西晋左思《蜀都赋》。其赋中曰:“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晋代刘逵在《蜀都赋注》旁注:“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焰出,以竹筒盛之,其火无灰。井有水火,取井火煮水,一斛得盐五斗;家火煮之,则盐减。邛州南设有火井巡检司。蓬溪者,地洼若池,以火引之,有声隐隐出地中,少顷炎炽。夏月积雨停水,则焰生水上,水为之沸而寒如故。秋冬水涸,则土上有焰,观者至焚衣裙。”

在今天的邛崃市火井镇,我看到了遗失在这里的一些石碑、断壁,上面断断续续记载着有关火井镇的历史:北周时期(557—581年),在取火井煮盐的天罡祠侧设置了火井镇。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火

井镇升置为火井县,直到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终。整整668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县级行政单位。无论是作为镇还是作为县,抑或以前的非行政称谓,火井至今没有更改过名称。

在火井镇专事煮盐的油榨乡,我们找到了村民熊福安,他家房后田地中,依然可见埋藏于地的古代陶制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管道口径为12厘米,壁厚为1厘米。据熊福安回忆,除此之外,当地古代用于输送天然气和盐水的方式还有竹筒和用石头打制出来的火槽子等。在油榨乡天纲祠附近,人们曾经在多处发现过石制管道,每节长0.43米,厚O.11米,上宽下窄,两头凿空如水槽,槽宽0.1米,深0.06米。在发掘地,同时还发现了不少石板,石槽即覆盖其上,并相互连接成一根管道,这就是当地人通称的“火槽子”。有关专家根据地貌、碑文记载、口碑介绍、实地测量,以及对管道的研究分析,认为“火槽子是古时输送天然气的管道”,而盐井(黄盐溪)四周300平方米的范围为古代盐场,距封家宅25米之河岸为汉代的火井遗址。

在盐井溪边,有一座小山岗,当地人将之命为“卧龙岗”,并曾在山上建过一座八角庙,专门供奉孔明神像。据老人们回忆:逢年过节,人们便在神像前燃点孔明灯。而这孔明灯,据说就是当年诸葛亮巡视此地时,照明用的八角灯笼。这段长久保存于民间的传说,记录了—段诸葛亮与火井有关的趣事。

相传,古时候的火井一带有火从地下冒出来,当地人叫它“神火”。三国时候,刘备当了蜀汉的皇帝,坐镇成都,封诸葛亮为丞徊。有一回,诸葛亮带着一些官员到火井地方看“神火”。他见地下冒出来的火微弱得很,好像快要熄灭。又到了盐井溪去看盐井,只见老百姓正架起柴火熬浑浊的盐水,费了许多柴火,也熬不开。孔明长叹一声走了。晚上,诸葛亮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半夜,他起床来到火井旁边,手举鹅毛扇对着井口扇了七七四十九下。真奇怪,那原来快要熄了的神火,瞬间转为熊熊大火了。次日黎明,许多人跑到他那里说:“丞相爷,快去观看火井里的‘神火燃得好大呀厂诸葛亮同人们一起去看“神火”。果然,烟焰漫天,火势很猛。他忙叫大家上山砍来几根大如碗口的斑竹,打通竹节,一根一根地接起来,成为一根长长的管子,一头塞入火井,一头用盖子封起来。“神火”关起来了。诸葛亮又安排乡民在隔火并不远处砌灶安锅,装满盐水,然后把竹筒口对着锅底,揭开筒盖,“神火”便呼啸而出,一霎时,锅里盐水就沸腾起来了。远近乡民成群结队,来看稀奇。火井周围人家都把“神火”引来烧饭、煮菜。全球最早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就这样建成了。

诸葛亮死后,当地群众感到伤心,便在附近的卧龙岗上修了一座八角灯楼,里面供奉他的神像。逢年过节,人们还在像点孔明灯。在火井镇至今,照明用的灯笼,人们还敬称为“孔明灯”。

对于这段神乎其神的传说,西晋张华《博物志》考据道:“诸葛亮往视之,后火转旺。南北朝刘宋的刘敬叔也在《异苑》中写道:“蜀郡临邛有火井,汉室之隆,则炎赫弥炽暨桓灵之际,火热渐微,诸葛亮一瞰而更盛。”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三国鼎立中,蜀国薄力弱,“事必躬亲”的诸葛亮为了扩大食盐生产,供应军需民食,亲自到邛崃视察火井,应该也算顺理成章的事晴。但他就用羽毛扇扇了几下或“一瞰”,火井渐微曲火苗便炽热盛大了起来,手段似乎也太玄了一点。不过,这可算是人们对诸葛亮热爱乃至崇拜以后油然而生的—种“炒作”。不管怎样,诸葛亮成功解决了邛崃古火井从汉桓帝、灵帝以来“火势渐微”的老大难问题,确是不争的事实。

火井镇的天然气与井盐业,为当地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其势历经了唐、宋、元三个朝代,方显衰落。到明代时,四川新都学者、著名文学家杨慎在《升庵外集》卷四中还云:“火井在蜀之临邛,今嘉定、犍为有之。其泉皆油,热之燃,人取为灯烛。正德中方出,古人博物亦未及此也。积阳阴之气所生,固非怪异。”文中完全肯定了临邛火井的始祖地位。而此时,火井镇上火井中的“火”,似乎已快烟飞气灭下。”

历史总是充满了惊人的巧合与某些神秘的关联,据《异苑》一书记载,公元258年的火井:“至景耀元年,人以烛投,即灭。”其年蜀国即被魏国吞并;659年,英国人在西半球发现了天然气,从1790年开始,躁气便普遍成为欧洲街道和房屋照明的主要燃料,而此时,最先发现、利用并燃烧了上千年的,邛崃众多古老火井中的天然气,几乎很少使用了。

猜你喜欢

诸葛亮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喂鸡求学
倒在五丈原上,是诸葛亮的命运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诸葛亮喂鸡求学
不划算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也说『个个孔明诸葛亮』
诸葛亮首次北伐新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