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在语文学科中的意义
2006-10-21海国治
语文新课标出台以前,语文学科的功利化非常明显:先是学习语文首先要为政治服务;后来,学习语文首先要为应试服务;其余的,学习语文为语文学习者使用语言文字服务。在这里,语文学科没有很好的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语文新课标出台后打破了以前学习语文功利化的倾向,首先注重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时说: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既体现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生命意义;也加强了语文教学中育人的意义,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语文素养的人。
用语文素养要求学生的语文水平,突出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生命意义,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一个质的飞跃。
语文是传承与普及民族文化的一门学科,也是体现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一门学科。因此,语文学科首先应该突出其具有人文性质的生命意义,而不是其工具意义。语文新课标中的“语文素养”这一个词恰好从侧面——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方面——概括了语文学科中的这一特点。以前,在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倡导下,语文处于一种静止的、死的状态之中,语文学科中活性的文化分子被语文学习者忽视了,这样就给语文教学和学习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现在,当用语文素养衡量学生的语文水平时,无疑是激活了语文学科中的文化分子,使语文学科中本身具有的人文的、美学性质的东西彰显出来了。
语文学科中具有生命的东西,不是语文学科自己,或者说不是几本语文课本体现出来的,而是在学生用语文中的人文等因素塑造自己精神世界时体现出来的。人们在学习知识时,一般是越学习越喜欢自己学的;可是学习语文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相反的: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是反感。这种把功利化作为语文学习的目标,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终极意义,从而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使语文学科中的文化分子处于静止,甚至死亡的状态。当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时,需要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时,学生的需求和语文课本中人文等因素恰好就互相撞击,在这种情况下,语文学科本身的生命力就显现出来了。
因此,学生具备了语文素养,不仅是学生自身精神世界的升华,也是语文学科生命力的体现。
用语文素养要求学生的语文水平,加强了语文教学中育人的意义,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用语文素养来要求学生,加强语文学科中育人的目标。但这不等于说以前的语文学科没有担任育人的功能,而是说以前的语文学科中育人的功能被功利化的目标消解了,从而使语文学科关注学生本身发展的目标淡化了,这样,语文学科教学的终极意义无意中就丧失了。这种意义失落的直接表现,就是教学中生命的缺席,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均处于缺席的状态。如果说以功利化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学是美化学生的语言艺术,那么,用语文素养来要求学生的语文教学主要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语文教学中的终极意义,
加强语文教学中育人的意义是在师生参与课本研讨的互动世界中实现的。因此,培养具有语文素养的人,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对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了好的教材为基础,要达致国文教育的目标,就取决于教师了。南开拥有一支她引以为豪的高水平国文教师队伍。他们知识广博、功底扎实、执教认真、要求严格,有的还具很深学术造诣。虽然每个教师授课风格不同,但都不会把国文上成枯燥的释题、解词、段落分析,而是在打语言基础的同时把学生引向美的享受,把精神导入无限丰富的广阔世界。”(《沙坪岁月》刘鹤守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要让学生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完成精神世界的塑造,学生单方面是无法完成的,需要老师在课本优美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向美的享受,把精神导入无限丰富的广阔世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只有老师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很好的实现语文教学中育人的意义。
彰显语文学科本身的生命意义,强化语文教学中育人的意义,这是语文素养在语文学科中具有生命力的意义。
(海国治河北衡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