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场作文应试策略谈

2006-07-28凌淑萍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5期
关键词:橄榄点题考场

考场作文,不像平时练笔,学生不太受严格的时间限制,可以多角度选材、构思,反复斟酌、修改,力求写出最好的文章。它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要求完成写作。一方面,写作时间紧,构思余地少,学生的写作灵感往往因紧张的考试情绪压抑而写不出好的作文来。另一方面,而就其份量来说,考场作文的得分却又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最终卷面成绩。

那么,怎样“未雨绸缪”,打好考场作文的攻坚战呢?我认为要抓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要确立好一篇文章的主题,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其衡量的关键是主题。其他因素如结构、语言、材料等都是以主题为灵魂,受主题制约的。“中心”的第一要素是深刻。如何使它深刻呢?显示人性的深度和人文的厚重,在精神和灵魂的层面上作思考。如《宽容使快乐常在》一文,撇开“宽容能使对方得到实惠”的肤浅理解,而将主题确立为“宽容别人,你就会快乐”;《鲇鱼的故事》仅写了全家人千方百计地防止养在厨房间里的鲇鱼逃脱,却最终还是被它逃脱的故事,引出“拼搏中的生命会爆发出无法遏制的力量”这样主题。第二要集中。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来写,警惕主题游移的现象;还要力求使这些材料能从不同的层面来不断深化中心。如中考佳作《人生需要掌声》,多方叙写了七彩人生路上掌声的作用,着眼于其与主题的结合点,从而有效避免了“意多乱文”的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第三,新颖。善于从相反相对的辨证思维,或者是避开现象层面,直抵话题底蕴等角度来考虑,如《生活使我懂得了放弃》的立意,不绝对化地看问题,不把话说死说绝,而是从该放弃处且放弃的思想立意,改变了思维定势,突破了“不言放弃”的一般性认识,看后让人耳目一新。

两个“基本点”即要扣题、扣文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自拟题作文,一旦确定了题目,具体写作过程中应随时不忘“叫唤”题目,在字眼上、在文意上要常常呼应。如以“我也曾咀嚼过一枚青橄榄”为题,开头可直接点题:你品尝过青橄榄的滋味吗?酸酸的?涩涩的?我也曾咀嚼过这样一枚“青橄榄”。主体可记述成功过程中的几多波折,再可点题,“这是怎样的一枚青橄榄哟?这样酸,这样涩。”结尾记述终于迎来成功的喜悦,可再点题,“我也曾咀嚼过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但酸涩过后留给你的又是丝丝甘甜。”让人感觉丝丝入扣,滴水不漏。另外,一旦规定或选定了文体后,行文务必紧扣文体,切忌写成非驴非马的“杂交品种”。如记叙文“追求”如此写来:追求是精彩人生的内动力,一个人应有所追求,没有追求,人生就会庸俗平淡,有了追求,生活才会辉煌灿烂……就会误入议论文的圈子。每种文体有其很个性的文体语言,记叙文的朴实自然,议论文的严谨逻辑,散文的俊逸潇洒,童话的生动活泼……不一而足,写作中应视文体采用合适的语言、结构等形式。

一本多题,一题多本

要对自己的素材库分析、综合,归类整理,使有限的材料能灵活地组合、拼接。换言之,要从不同角度来使用材料,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举例来说:有人做了班长,管纪律,三天两头往办公室跑,同学狠他打小报告,疏远他,讽刺他,他苦恼。不管吧,同学又跟他和好如初,可是班级纪律拉下了老师批评他,他左右为难。这个材料也许有同学认为就是只能用于写当班长的烦恼之类的题目,其实,它的用途可以有更多的拓展。至少可用于以下题目:①这里充满——(烦恼); ②我第一次——(当班干部);③生活给我的――(启示);在——(当班干部)的日子里;④我眼中的——(班干部工作);⑤我也曾咀嚼过一枚青橄榄;⑥我多想——(解决这一矛盾);⑦烦恼⑧我发现(班干部工作充满了挑战);也可以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立意,“官”与“管”,联系群众与联系“领导”,“小领导”的艺术,个人的意志转化为群众的力量,等等。当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再深入地探索。因此,在考场条件下,对我们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将原有材料活化,将原有储蓄盘活。能够对素材归纳调控,多角度开掘,考试时就不会遭遇临渴掘井,无源可寻的尴尬。

精心拟题

常言道:文好题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对于自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的形式,拟题功夫也是博得阅卷老师好感从而获得高分的重要一环。题目出采的原则是在紧扣材料或话题的基础上富有新意。一般来说,借用能涵盖文章内容的诗词、成语、俗语、名言作标题,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以及反常理语言都能较好地扮靓文章。如借用类标题:“读书”话题——风声、雨声、读书声…… “父爱、母爱”话题——情深深、爱浓浓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修辞类标题如:“渴望”话题——我渴望老师的阳光。“环保”话题——绿色可听。“读书”话题——母亲,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阅读母亲;或——家,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书等。反常理标题如:“爱”的话题——残忍的爱;“需要”话题——我们需要的不是呵护……看这样的题目,让人耳目一新。此外一般说来,题目的字数也要限制在10个以内,不宜太拖沓。

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在整篇文章中的位置举足轻重。文章开头因文体要求和写作对象等的不同而写法各异。一般说来,应试作文宜开门见山,尽快入题,不过,开的是“正门”,最好直接在开头部分点题,坚决避免套话,或简捷地把文章的观点亮出来,不要躲躲闪闪,含糊其词,坚决地拒绝昏话。如习作《那个春天》的两种开头:1.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天是人生的希望。春天充满着温暖,春天充满着活力。在我人生的十五个春天里,涂满了其特有的美丽色彩。让我撷取那个细雨绵绵的春天的一页给你看,那是个雨天的傍晚……2.那个春天,细雨总是绵绵不断,那是又一个雨天的傍晚……比较这两种开头,你会觉得第一种套话多,入题慢,而第二种处理则利索便捷得多。

文章收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一般说来,应试作文的结尾宜文质并举,中心巧妙而明确。好的做法应该是,既照应题目,又能揭示中心,而且使别人感觉到这不是文章的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如《生活告诉我……》的几种结尾方式:1.生活告诉我,要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成功终将属于你。2.前进中有艰难曲折,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正视困难,勇于挑战,最后的成功终将属于你。这也许是生活给我的启示吧。3.夜,静悄悄的,我思想的野马不能按捺地驰骋开来,它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在时时地告诉我:成功的琼浆必是给直面困难,敢于挑战的勇者品尝的。相形之下,你不觉得第三种收尾是否更赏心悦目呢?

得体描写,排比修饰

描写对增强文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一般考生(尤其是男生)却习惯于用记叙代替描写,结果使文章流于干瘦,缺少文采。如有位学生的作文《喜看村里新变化》中对“村里成立中老年腰鼓队”一事用“大家议论纷纷”一句概述带过,“喜”的劲头浮光掠影,其实,“议论纷纷”一词可带出许多语言、神态等描写,以渲染村民对村里新事的热情。当然,描写应注意得体,不要牵强流离,为描写而描写。如有位学生的作文《那个春天》讲的是十岁的“我”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一位陌生的好叔叔把“我”救起来并送到医院,“我”醒来后对叔叔的一段观察描写是:我仔细地打量了这位叔叔,他高高的个子,一头乌黑的头发,眼眶中嵌着一双有神的眼睛,样子还挺帅哩!我想等到了家里,一定要让爸爸妈妈好好谢谢这位叔叔。这段描写显然对表现叔叔的美好心灵起不了多大作用,为描写而描写。如果作如下修改:我打量着眼前这位叔叔,他一头乌黑的头发,有神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关切,微笑地望着我,这种眼神和微笑,使我想起了爸爸、妈妈……这样一改,一位慈爱可亲的热心叔叔形象就较好表现出来了。当然,描写的使用也要视文体、内容而定,议论性文章中挥洒描写就显得极为不妥了。

排比以其缜密的语意联系,一气呵成的语言气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当然,在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时,一定要警惕无病呻吟的现象,要将内容排得具体,排得到位,而且,最好在排比句之间构成层层递进的关系。

量体裁衣,合理借鉴新形式

在创新的大背景下,考场作文也不可为求稳妥而一味地固守传统。在自然得体的前提下,不妨合理借鉴和尝试一下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如构思中觉得文章开头不太出采,不妨加个引导性的题记试试,以转移和吸引阅卷者的眼光;文章各部分内容在统一基础上又有较强的独立性,不妨用小标题来分界,既减少了过渡性文字,又显得新鲜而有条理;书信体、日记体、采访录等实用文体,一般不大为考生所看好,在思路顺畅的情况下,也不妨一试,也许能以与众不同的形式取胜。当然,为求新鲜而盲目下笔,生硬搬用是万万不足取的。

(凌淑萍 浙江慈溪新城中学)

猜你喜欢

橄榄点题考场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橄榄林中的乡村酒店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冬清肺火用橄榄
橄榄情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榨橄榄器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