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的渗透
2006-07-28高卫红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孔孟所推崇的儒家文化为其核心,即“忠、孝、诚、信、礼、义、廉、耻”八德为主。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汉文化,是流传于世至今没有中断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根植于此深厚沃土中。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掌握知识的程度;二是指人类文明历史积淀的成果。传统文化属于第二种文化的概念范畴。它是人类历史人们共同追求的文化准则。比如“向善”,从孟子的“性善”论到现代人褒扬的“善良”美德,一直是我国历史上圣贤所积极追求的文化教育价值;还有如“诚信”,“忠孝”的传统,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有其重现的活力。孔子提倡用智慧(智),用真心诚意的态度(信),寻求一种最佳行为方式(义),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的关系(仁),从而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生活环境,使大家获得愉快和幸福。儒家经典中的礼、仁为孔子所推崇。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颜渊问仁,孔子教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对礼的理解,《礼记·曲礼》开头就说:“毋不敬。”可见礼的本义关键在一个敬字。敬人是一种美德,假使你敬人人,人人敬你,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有礼有德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自然没有杀人抢劫的事情。孔子还说:“仁,爱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要自己想自立,就会想到帮助别人自立,只要自己想通达,就会想到要帮助别人也通达。尊重别人,爱护大家,生存在这样的社会中,身心都得安乐,天下井然有序,人人和睦相处,各种家庭、社会问题迎刃而解。在这样一种文化精神的显露里,我们看到的是对人性提出的最高要求,是以文化精神开启人性、熏陶人性、培育人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提倡以完美健康的人格、亲和的态度、积极入世的精神,参与人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原则,有利于当前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故而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
当前世界各国教育,都以术科为主,无论那门学问都与经济挂钩,其最终结果是满足人的物欲要求。然而物欲无穷,人愈去追求,则人品每况愈下,人成为物质的奴隶,甚至触犯法律都不以为耻。这种教育不是文化教育,只能说是一种物化教育。我们的大学生应承担起自觉的传统文化继承任务,“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做到“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辞让之心,有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只有普及和复兴传统文化,才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这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二、新时期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潜力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发生过多次传统文化断裂,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亏空:第一次是19世纪末,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包括文化占领,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礼教”和“仁义”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使传统文化失去了依托;第二次是文革中,社会伦理道德次序发生断裂,使各种利益行为的冲突缺乏社会道德的调解。这两次传统文化教育的剥落使日常社会的伦理仅成为了个人的爱好,而极端不道德的行为缺乏文化机制的约束与法律制度的制约,社会中广泛存在着文化茫然等社会性难题。
新时期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亏空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而产生的,越来越多的权钱交易、社会腐败、分配不公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的存在,使传统文化教育所推广的道德榜样、文化理想与文化规则被认为是虚伪的,因而失去了感召力,社会产生了严重的传统文化认同危机。人们在金钱面前失去了道德良知。无怪乎北大有位名教授曾感叹“现在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这是多大的反差啊!
因此,新时期传统文化教育要通过道德教育促使良知的回归,在肯定多元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对传统美德进行继承和发展。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要根据这一社会特点梳理工作思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新时期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二个走向:
第一,传统文化内容走向多元化。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不仅指一直来为本民族服务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包括了文化认同教育,以及关系着人类生存的人际交往的日常生活道德教育、生态意识文化教育和文化情感教育等。
第二,文化教育形式从外力管制走向内心引导。它直接影响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影响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实效。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受着三个方面的历史影响:一是受封建私塾“严师”的严厉的教育方法的影响;二是受到建国以来军事化管理的影响;三是受到“文革”时期政治绝对化的影响。这三种教育方式都把“纪律”处于绝对地位,过于强调“灌输”、“管制”、“训诫”、“惩罚”等教育手段,把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了文化控制和文化监督,使学生生活在受惩罚的恐惧和焦虑之中。这是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失去实效的根本原因。
新时期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文化引导为主渠道,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事例的模范性作用。比如:克己奉公、嫉恶如仇、诚信笃实的修身之道;爱岗敬业、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尚等。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至今仍有其积极的意义。充分开发利用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加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无疑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三、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调查和研究
基于以上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认识,我们对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认为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有着富余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高校教育理念正逐渐地发生着变化,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实现了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开放的思维方式,引入市场经济中最有生命活力的适合高校教育发展的有利因素,吸收先进文化理念,积极开发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优势,逐步实现由约束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的转变。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把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引向人文关怀这一新的境界。
第二,各高校自成一体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改革和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创新和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显得十分迫切。
首先,对高校现有的传统文化教育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我们面对的是一群高素质但又对学校存有高要求的独生子女,他们有个性,自主意识强,生活质量高,性格脆弱,经过高考的洗礼,大部分人学习松懈。因此,我们在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时必须转变教育角色,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其次,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排除社会上的不良教育因素的干扰;二是对现有的高校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统筹、改造和整合;三是扩大教育视野,及时吸收先进的文化理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
所以,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施中,高校应进行三个战略重点转移;一是在充分利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同时进行文化内容的补充和创新;二是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积极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扩大范围,开发民族语言教育、民族历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文传统教育、心理健康咨询辅助、生态环保教育等新的教育资源领域;三是实行教育形式战略转变,改变以往的文化说教的“灌输”教育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的文化体验视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的实施重点。
四、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主要可分为民族历史教育资源、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人文传统教育资源、以文化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文化体验资源等。
第一,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活水源头,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我们在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时,必须强调古为今用,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大学作为高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地,必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来培养人、塑造人。只有这样,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推陈出新。
第二,积极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并藉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义非凡。可广泛收集丰富的民族历史,整理后陈列。通过专题版块,展出器物、图片、书籍、资料、题词字画等形式,学校定时向学生开放,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思想。
第三,积极改善校园生活环境。关怀大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给大学生以快乐和幸福,陶冶爱美、向善的生活情操。
高校建设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尽力而为,打造精品”的原则,从“风格、功能、环境、美观”四方面综合考虑,按照高标准、高品位、高效益的建设要求,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育人功能,树立“精品”意识,开发高校的文化底蕴,提高师生生活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创造富有生机、蓬勃向上的新世纪校园风貌。
1.美化校园,优化环境,熏陶大学生文化情操。
要对高校进行校园绿化整体规划,校园绿化和美化坚持“环境育人”的思想和景观生态理念,吸收国内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和设计表现手法,继承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充分发挥绿地对环境的改善和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形成景观有性情、文化有形式、环境有氛围的完整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教学、生活、运动功能区块应层次分明,建筑与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相处和谐,园林文化主题明确。园中石桌、坐椅、道路、亭子、假山、涌泉、石碑、浮雕等小品景观要相映成趣,又要考虑它对人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真正体现它的人性化。
2.布置独特风格的艺术走廊,让学生走近身边的偶像。
在悬挂名人名言的同时,可利用教学楼廊道布置有特色的艺术走廊,通过文字介绍、名人题词和学生的摄影作品和书画作品,广泛展现大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勤奋进取的精神,增进交流,有利于进行近距离教育。
第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文化体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开拓学生视野的隧道,是教学内容的补充。丰富的校园文化是显性课程所缺内容的补充,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鼓励大学生开展有益的社团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和文化行动能力。如文学社、漫画协会、专业工作室、绿色环保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记者团、篮球队、舞蹈队等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开展文化专题社会调查活动,给大学生创造文化体验机会。组织高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做新一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主题可以是爱我父母、爱我长辈、尊我老师、爱我中华等等。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专题实践活动,以演讲、征文、辩论等形式进行全院大评比。
3.打破传统的文体活动方式进行文化教育创新,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校园内的演讲、大专生辩论赛、艺术文化周、书画展览、知识竞赛、设计作品竞赛、专业技能大比拼、学术讲座等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感受美、创造美提供条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美能引善、美能导真,从而帮助学生抵御低级的、腐朽的文化。这些传统的周期性学生活动,可根据教育需要,进行文化教育创新,发挥其内在的文化功能,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各种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独特的文化感受和教益。
第五、学习传统文化,实施环保行动。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善情感。
从古代的书籍中我们得知,古人在环保方面付出的行动不逊色于我们今人。汉代的“长信宫灯”属于带单、双排烟管类灯具。这种灯具很周到地考虑了解决油烟污染的问题。这是古人的环保意识。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更应重视环保问题。
首先,营造环保文化氛围,提高环保文化意识。可征集布置环保景语牌,陈设分类垃圾桶和废电池专用收藏桶,开设环保专题广播节目,开辟环保宣传窗,举办“留下绿色”主题演讲,邀请环保局专家来校讲座,播放环保电视教育片,举办“地理环境文化节”,以墙报、讲座等形式宣传“爱地球、爱生命、爱自我”的环保主题等等。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环保实践活动,加深环保文化体验。可组织举办“绿色环保活动周”、“科技环保节征文活动”、“暑期环保社会调查实践”以及与环保局联手开展保护水源环保大行动等。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对高校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应明确方向,找准切入口,积极倡导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为塑造新时代优秀的大学生而努力。
(高卫红 浙江省丽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