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刊执行主编答龙源期刊网记者问

2006-05-27蔡凛立

北京文学 2006年6期
关键词:龙源报告文学刊物

龙源期刊网记者蔡凛立

编者按:2005年12月20日,在北京举办的龙源期刊网2005年度报告暨期刊发展论坛上,由龙源国际总裁兼龙源期刊网总裁发布的《中国人文期刊网络传播的数据分析及排行发布综合报告》中,《北京文学》在龙源期刊网总共1300多种在线期刊网络传播的分析数据中,不但双双进入《中文期刊网络阅读亚洲排行前100名》和《中文期刊网络阅读欧美排行前100名》,而且双双在亚洲、欧美阅读排行中名列前茅——分别列在前100名中的第6位和第18位。在这次规模盛大的年度论坛上,龙源期刊网向亚洲和欧美阅读排行前100名的期刊社颁发了奖牌,随后本刊执行主编杨晓升还接受了龙源期刊网记者的采访。为了增进读者对本刊的了解,加强本刊与广大读者的沟通,我们选摘了本次采访的部分内容(全部内容见:WWW.qikan.com或www.qikan.com.cn主编访谈)。

为读者服务与市场品牌

龙源记者:“将刊物为读者办、为读者服务、让读者喜欢”作为“《北京文学》的办刊宗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晓升: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上强化了读者意识。小说强调要用生动的故事或鲜活别致的语言牵引读者的阅读,内容上以写当代生活为主,希望所发的每篇小说首先要能让读者饶有兴味地读下去,内涵上又能给读者留下一些回味;报告文学注重选题上的市场感,注意抓读者的兴奋点,所发作品应该能够引起大众读者的普遍兴趣并吸引他们的阅读;散文随笔强调真情实感,要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并有一定的文化品位;评论文章要尽可能抓大众文化话题,行文尽量通俗鲜活,避免传统文学评论中的学究色彩。

二是强调对读者的服务意识,尤其是对自然来稿的高度重视。为了拉近刊物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参与办刊,改版后的《北京文学》还在扉页上开辟了“热线”,读者可对感兴趣的乃至崇敬的作家提出各种提问,再由编辑出面请相关作家回答;每期杂志最后的“纸上交流”栏目,更是为读者品评刊物、作家、文学现状等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场所……

龙源记者:《北京文学》以“篇篇好看,期期精彩”的高标准,不断推精品力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如何定义这个标准中的“好看”和“精彩”?

杨晓升:“篇篇好看”是指我们所刊登的作品,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要尽可能符合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审美趣味,要有较强的可读性,能够吸引并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言简之,就是要使我们所刊登的作品最大限度地体现文学作品应有的感染力。

“期期精彩”是指新出版的每期杂志都要有亮点、重点作品或重点策划,要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同时留下对下期杂志的阅读期待,这需要靠编辑的匠心,没有匠心和高水平的策划,就不可能“期期精彩”。

“名家新作”与“新人力作”

龙源记者:翻开新世纪以来的《北京文学》,不难发现每期都有两三位当代实力派或正走红的作家和评论家的作品,名家压轴是否为《北京文学》的特色之一?《北京文学》如何定位自己?

杨晓升:几年来我们一直力推“名家新作”和“新人力作”,这是我们的编辑策略和编辑定位,也算我们刊物的特色吧。推“名家新作是因为名家对多数读者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每位名家都有各自的忠实读者,刊物只要出现他们所喜欢的名家的名字读者就会关注该名家的相关新作。当然,我们对名家的作品也是有标准的,那就是作品与作者名气要名副其实,名家的作品达不到要求我们照样退稿;推“新人力作”是因为文学的未采寄希望于新作家的涌现,这是文学的活力和刊物的活力所在。

一个刊物没有名家作品会缺少号召力,但只推崇名家则会让人望而生畏,觉得你高不可攀,缺少亲和力;而没有新作者出现,刊物又会缺少活力和生命力,何况文学新人的发现,未来作家的培养必须靠文学编辑尤其是文学刊物的编辑。因为编辑部每天都会面对众多的自然来稿,这些来稿不乏有潜质和培养前途、甚至已经比较成熟的文学作者,只是他们的才华和作品尚未被读者认识而已。所以,多年来我们要求编辑要认真审读自然来稿,并将其列入编辑业绩考核。

龙源记者:一本文学期刊对于文学爱好及创作者的吸引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刊对自然来稿和文学新人的态度.对此,《北京文学》是如何去做的?

杨晓升:对于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来说,最苦恼的事莫过于将自己的心血之作投寄编辑部之后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但这又怨不得各个刊物的编辑部,因为近十年来的邮资突飞猛涨,再加上人力的原因,几乎所有的编辑部都难以有能力给作者退稿并回信。

进入新世纪的《北京文学》却郑重承诺:“只要在采信来稿的信封左下角贴上《北京文学》的原始标志并付足返程邮票,本刊将做到每信必复、每稿必回信并提出处理意见”(原始标志见每年第1、4、7、10期),此举不但受到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热烈拥戴(每月来信来稿在滚雪球般增长),而且《北京文学》改版后新设的“新人自荐”栏目,更是吸引了大批文学青年。

“新人自荐”栏目每期发表的小说处女作,终于让一批怀才不遇的文学新秀陆续在《北京文学》崭露头角。这些小说处女作虽然内容和风格各异,但都不同程度地显示了年轻作者的文学才华。其中,雷立刚在2001年第1期的《北京文学》发表小说处女作《六根手指》之后,已先后在《青年文学》《天涯》发表了一批中短篇小说(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陀还在《天涯》为雷立刚发表了专题评论)。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还在网易网站获得了长篇小说大奖。山东农村青年作者房文厚的小说处女作《小村人物》在《北京文学》2001年第2期发表之后,被《读者·乡村版》和《小小说选刊》先后转载。北京铁路局青年作者鲁人在《北京文学》2001年第4期发表的小说处女作《买媳妇》,很快被在京城影响巨大的《北京晚报》连载。《北京文学》2001年第9期发表的北京中医医院青年作者司雪的中篇小说处女作《幸福与伤害》,出版之后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健康生活报》连载。《北京文学》2002年第5期发表的河南农村青年作者尉然的小说处女作《李大筐的脚和李小筐的爱情》,被《小说选刊》第7期转载,并进入当年中国小说排行榜前10名。他与另一位新人毛银鹏的小说处女作《故人西辞》还双双获得了第三届老舍文学奖的“新人新作奖”。此外,2004年在我刊发表小说处女作《玻璃时代》的河北作者王秀云近来的作品也备受文坛关注。

《北京文学》的内容构成

龙源记者:改版后,《北京文学》报告文学栏目名为“现实中国”,小说栏目为“好看小说”,诗歌栏目名为“真情写作”,散文栏目名为“天下中文”。栏目名设置的想法是什么?

杨晓升:《北京文学》从一创刊开始就是一本综合性文学月刊,她同全国务省市的文联或作协主办的文学杂志一样,一定程度上负有培养和扶持文学新人、团结广大作家的使命,这决定了《北京文学》所发作品必需兼顾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随笔、诗歌和评论这些常见的文学体裁。与此同时,现在的们匕京文学》是需要发展的,需要拥有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而要发展和拥有更多读者,就必须在全国千刊一面的文学杂志中办出与众不同的一面,使其在众多期刊中脱颖而出。

纵观全国的文学期刊,大都是小说、散文、诗歌、评论,而且作者资源也都是共同的,你再有权威,也不可能垄断全国所有的作家。所以,想与众不同,只有靠编辑思路、选稿标准和策划能力区别于其他的刊物。

报告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相比于其他文学样式,报告文学因能够更直观迅捷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热点人物和重大社会问题而广受读者欢迎;而如今的文学杂志却很少刊发这类报告文学,少数几个杂志虽然偶有报告文学出现,但要么是缺乏连续性和编辑的精彩策划,要么干脆刊发有偿报告文学以致败坏报告文学的声誉。所以,我刊以“现实中国为栏目每期推出优秀的报告文学力作,一是作品要尽可能关注中国当今现实中关系国计民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热点、焦点和重大课题;二是要为报告文学正名,恢复报告文学应有的阅读效应和社会影响,使之真正成为每期刊物的亮点、看点和卖点。

小说的栏目名为“好看小说”,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刊发的小说真正好看。在我看来,好看小说包括这样的一些因素:新颖的故事、紧张的情节、生动的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意蕴和深刻的内涵……总之,我们所刊发的小说作品必须具有小说应有的感染力,要符合大多数读者的审美趣味。相反,那些打着探索的旗号故弄玄虚,因而对大多数读者晦涩难懂的小说,就不符合我们的选稿标准。

至于散文,我们主要刊发亲情散文和文化散文,我们把具有真情实感的亲情散文和诗歌放到“真情写作”的栏目里,而将文化散文、哲理散文放到“天下中文”的栏目里,并没有特别的想法,而是按作品内容的类型作了大致分类,便于读者阅读。

其实,对于读者来说,栏目并不重要,关键是作品要能赢得读者。一期新出版的杂志,读者读后能记住作者和作品的名字和内容,却不一定会记住作品发在什么栏目里。所以,我们每一期杂志的每个栏目都要求有重点作品,这些重点作品一定要精彩,要让多数读者读后能留下印象,觉得每一期杂志都物有所值。

龙源记者:“现实中国”栏目的报告文学,因题材切中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而引起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并产生强烈反响,几乎每期的报告文学刚一刊出就被各地报纸争相连载。《北京文学》对这个栏目是如何进行策划的?它有什么特点?

杨晓升:我们要求这个栏目的报告文学要关注当下的中国现实,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审视变革时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及相伴而来的事关国计民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焦点和社会热点,注重选题上的市场感,注意抓读者的兴奋点,所发作品应该能够引起大众读者的普遍兴趣并吸引他们的阅读,进而引起应有的共鸣和思考。而要做到这一点,守株待兔绝对不行,必须主动策划。这要求我们的报告文学编辑必须不同于传统的文学编辑,必须打开文学圈子的局限,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要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变化、趋势、热点和焦点,以文学和社会的双重标尺去捕捉、策划报告文学选题,进而选择合适的报告文学作者进行交流、探讨,动员并组织他去采写相关选题的报告文学。这样做也要有一个前提——编辑必须有足够的作者资源,否则会捉襟见肘,找不到作者。所以,个人视野、思想深度、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和文学素养,是对报告文学编辑的基本要求,否则就难以组织到我们所需要的、真正优秀的报告文学。

要说“现实中国”这个栏目的特点,那就是:篇篇好看,期期精彩。

突出北京本土文化与团结全国优势作家

龙源记者:一本好的期刊离不开好的编辑队伍,请您介绍一下《北京文学》的编辑队伍.

杨晓升:我们现在分原创版和选刊版两个编辑室,每个编辑室各有3个编辑,这些编辑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经历不同,性格各异,但都热爱文学,并具备文学期刊编辑所应有的基本素养。他们当中有写小说的,有搞评论的,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而且都小有成绩,但我们要求编辑们无论如何工作是第一位的。作为编辑,你可以有自身的追求和爱好,也可以有自己的审美趣味,但都必须服从刊物发展的大局。编辑要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必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为刊物努力工作、建功立业,尤其是选稿的时候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代替普通读者的审美需求,所鳊发的作品应该尽可能让更多的普通读者喜欢。

龙源记者:作为一本城市的文学期刊,有人建议《北京文学》应该更加大胆一些,新颖一些,在突出北京的本土文化上下点功夫。这种建议是否可行?

杨晓升:继承是刊物生存的根本,创新是刊物发展的灵魂。“突出北京本土文化”这个建议很有见地,也很好。毕竟《北京文学》是北京的文学杂志,要有北京的优势和特色。北京的优势首先是首都的优势,《北京文学》必须借助首都的优势团结全国优秀作家,不断推出一流的作品;同时,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如果将它们以适当的形式融入刊物的内容之中,既能增加刊物的厚重感,也肯定能更进一步强化《北京文学》的文化优势和文化含量。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向这方面努力,比如举办“老舍散文奖”,主要是刊发弘扬北京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散文。当然,由于这类散文优秀的作品还不够多,编辑部组织的力度也还不够,所以无论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组织稿件上,我们都还需要加强研究和策划,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责任编辑张颐雯

猜你喜欢

龙源报告文学刊物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刊物贺词
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你的鞋夹痛了别人的脚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辉煌与重生
读者论坛等
《收藏》电子版加盟龙源国际名刊网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