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岁的石头

2006-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26期
关键词:宁浩石头职业

木 河

导演宁浩首先把自己当成职业导演,而不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表达欲望的“艺术工作者”

经历数次制造“骂得越狠看的人越多”的中国电影怪现象之后,媒体和影评人总算对中国电影票房发挥了一次正面引导的功效,那些热情的赞美兑换成了实实在在的票房数字:《石头》上映首周票房达到了200万元,而第二周不可思议地暴涨到了620万元。

《疯狂的石头》的“疯狂”现象

一部无明星、低成本、毫无前期新闻话题的国产电影走出如此直线上扬的票房曲线,堪称奇迹。极其难得的,口碑效应落实到了票房上,也进一步刺激了放映规模。如今,这部小电影已经从单厅放映增加到多厅,从小厅上升到大厅,获得了“国产大片”的待遇。

在记者观看电影的7月8日(周六)下午一点场,放映厅的上座率达到了90%,放映过程中笑声不断,结束后不少观众还在不断念叨片中的经典对白。

电影《疯狂的石头》,成本不到300万,导演宁浩,主演郭涛、刘桦、岳小军等。这样的班底,除了郭涛还有点脸熟,其他人都在此前默默无闻,所有这些人的名气加在一起也远远小于它的幕后老板——刘德华。

从班底和成本来说,这部电影找不出任何可期待之处。

意外的是,自影片在上海电影节首映之后,竟好评如潮。不同于《英雄》《无极》等大片的造势,很多影评人和观影者看完后主动地为它叫好,这种一边倒的情形,成了国产电影中从未出现过的“奇观”。媒体影评人为《石头》而疯狂俨然已成为一个现象。

土生土长的娱乐片

剧本是小成本电影吸引观众的惟一法宝。导演宁浩告诉记者,《石头》的剧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主创人员就多达五六个人,剧组中大部分演员都提供了点子和笑料。

“我的制作团队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我们住一起,吃一起,住不下就集体打地铺,因为钱并不多,我们住不起大宾馆,编剧和主要演员都住一起,每一场戏都有人提出一个桥段,这让观众看起电影,感觉上笑料特别多。”诸如“我顶你个肺”这样的经典台词都来自演员的建议。

不过,宁浩也不是一开始就找到了门路。早在2000年,他就写出了《石头》最初的故事。当时他因有感于中国社会现实的某种荒诞性,设置了一个让兵和贼做邻居的情境。剧本名字叫《钻戒》。主角是一个私家侦探和一帮专业的匪徒,宁浩甚至还设计了枪战场面。这个很像港片的剧本一直没有找到投资,搁了下来。

去年,刘德华策划了一个“亚洲新星导”计划,从两岸三地以及东南亚找几位新人导演,每人得一笔小投资各拍摄一部高清电影。在看了宁浩的《绿草地》之后,刘德华的公司主动邀请他作为内地导演加入这个计划。

可小投资不足以支撑他去实现那些莱坞大片中的桥段,而即使拍出来恐怕也不像中国发生的故事。所有拍娱乐片的中国导演都遇到这样的困惑:他们很熟悉的类型电影的套路,可如何在中国的环境中给实现出来,而且还像那么回事?很多国产警匪片、恐怖片、娱乐片的失败就在于把好莱坞电影或港片的俗套套在中国人身上之后,怎么看怎么假,根本无法将观众带入到合理的情境中。

宁浩的做法是彻底的本土化。“中国现在变化很快,总有好多特别有想象力、很荒诞、特别有趣的事情。中国的现实就是一个最大的素材库,我平时经常关注社会新闻,往往看报纸就看乐了,觉得很多新闻本身就很好玩,几乎可以直接拿来用在电影里。”

枪战、私家侦探、专业盗贼跟中国社会似乎不太搭界,但是小打小闹偷鸡摸狗这种事放在现实中却完全合理。于是,原剧本中的私家侦探变成了赶鸭子上架的保卫科科长,专业大盗改成了一帮缺乏技术含量的笨贼,他们争夺的宝物由钻戒改成了从厕所里挖出来的一块翡翠,而故事的背景变成了一家发不出工资的破败工厂。

和好莱坞电影荷枪实弹的“专业”感完全相反,《石头》刻意强调一种装模作样的“伪专业”“仿专业”感,正是这种伪劣赝品的气质与中国当下充斥着小商品市场和假名牌的社会现实有内在的吻合。

盗窃、诈骗、杀人……玩尽耸动元素,情节又如此荒诞,怎么才能保持基本说服力?宁浩觉得在中小城市里很容易发生一些比较骇人听闻的事情,特别是放在一种燥热的环境中,更符合剧中人逐渐失控的疯狂状态。他们决定在重庆、广州和武汉中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拍摄地,先去了重庆,一下子便找到了那种急躁、火爆、油啦巴唧、乍乍乎乎的感觉,令整部影片有点疯癫的气质获得了相配套地域文化支持。

本土化是《石头》的制胜法宝。多线叙事的结构让人把它和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以及几年前的英国经典黑色幽默电影《两杆大烟枪》联系起来,而《石头》的成功,恰不是由于结构的模仿,而是本土化渗透在了影片每一个细节当中。

当来自香港的国际大盗模仿《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的经典动作从天花板上绑着绳子吊下来偷翡翠时,真正的爆笑点并不是这个戏仿的造型,而是由于卖绳子的小贩短斤缺两少给了一米导致他没法够着目标,只能吊在半空中荡来荡去眼睁睁地看着宝物干着急。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设计比比皆是,也只有中国观众才能看懂其中尖锐的讽刺和略带苦涩的幽默。

把老百姓熟悉的那点鸡毛蒜皮的世俗问题弄出“花活儿”,这就是小成本电影的大智慧。拍有中国特色的娱乐片,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为什么折腾了这么多年,除了冯小刚,只有宁浩让人如此兴奋?

中国电影需要更多职业导演

公平地说,在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的带领下,中国导演已经在娱乐片这条道路上前仆后继地探索了好几年。但真正能娱乐出一定水准的,就一个冯小刚。要娱乐得很纯粹,又很聪明,不仅是个技巧问题,更是个心态问题。对于中国导演来说,或许心态是首要问题。

在29岁的宁浩身上,几乎找不到第六代导演那股文艺青年的调调。在谈到最初的电影情结时,第六代导演们常会深情地回忆起当年如何被《黄土地》等经典艺术片改变了世界观,从此树立电影理想;但是对于宁浩来说,他的成长记忆只是混迹于录像厅、沉迷于港片,最多也就是被吴宇森的《英雄本色》震动了一下。他压根没想过会走到今天。宁浩学过画画、做过摄影记者,在电影学院学的是图片摄影,开始对拍电影有兴趣是受同学鼓励,拍第一部电影《香火》因为学了这几年想试试手,拍第二部电影《绿草地》则是老师的“命题作文”。

过去这几年,他发愁的不是什么电影理想,而是生存压力。他的最大爱好是买碟,可花在买碟上的时间好像比看碟还多,买的大部分碟都没来得及看,因为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拍MV挣钱。

他反复强调的观点是,“导演是个木匠,每拍一部电影要先搞清楚自己做的是把椅子还是张桌子。像《疯狂的石头》这种,相当于我做把椅子,我所有的问题就是考虑怎么让人坐得舒服。”

这个观点其实解开了《石头》成功最本质的原因。说白了,他首先把自己当成职业导演,而不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表达欲望的“艺术工作者”。

什么是职业导演?一句话,“只有投资人赚钱了,我们这些制作人才能赚钱”。于是他千方百计地要让观众觉得好看,他用时尚的影像语言和层出不穷的笑料保证决不冷场;他的烦恼不是怎么突出个人表达,而是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技术拍好撞车场景;他发愁影片的宣传和发行,甚至和主演一道自掏钱包办影评人观摩场。

或许正因为他的现实,使他能够如此准确地抓住老百姓生活的脉搏。而目前的内地电影界,却仍处在惧怕沦为“职业导演”的集体潜意识笼罩下,绝大部分导演都如此忌讳被扣上“工匠”的帽子,其结果就是与老百姓的趣味如此隔阂,无法娱民,只能愚己。

内地影坛最缺乏的正是既有职业心态又有职业素质的导演,所以冒出来一个宁浩,才会让媒体和影评人兴奋成了一个“现象”。电影工业基础薄弱、类型电影如此不成气候的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职业导演。如何做好职业导演,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

猜你喜欢

宁浩石头职业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黄渤沈腾徐峥同框
婚姻如树,只是不会自己生长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巧克力的苦与甜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宁浩:放弃是经线,坚持是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