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榜样顺驰”的悬疑

2006-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26期
关键词:大兴区银行贷款天价

王 刚 李 杨

天津市检察长李宝金案发不久,在全国都颇富盛名的房地产公司——顺驰,也成为了当地政商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2006年7月4日下午,天津市建设委员会二楼,当地10几家施工承包商,被召集在一起开会。

这些承包商的共同点是:都承包了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项目,同时都被这家著名的房地产公司欠款。

天津住宅集团一公司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杜国庆当时与会。他披露说,天津市建委官员在会上表示,最近去北京和市里反映顺驰问题的人很多,现在把问题统一一下,建委集中办理。

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顺驰)创建始于1994年,起于津门,成于津门。目前该公司已是天津市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绝对第一——在天津,顺驰的项目从太阳城到山倾城,再到后来名士博郡,个个都是大手笔。

如今,顺驰12年中已累计操作房地产项目57个,并正在筹划上市中。2005年8月,顺驰地产居天津百强私营企业第一名;2005年9月,顺驰获得“2005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2005年12月,顺驰又获《新地产》2005年度“品牌企业大奖”。

在天津,顺驰与当地一些官员的关系一直被地产界风传。

南开大学举办的“榜样顺驰”研讨会上,顺驰在房地产界的一次作为,还被视为典型案例隆重推介。2002年,顺驰看中天津静海县的一块土地,他们退而结其网,先找静海县政府官员谈,主动为静海免费建一个广场,此举博得静海县政府的好感,双方自此关系融洽。接下来,那块地自然成了顺弛的囊中之物,成为目前的静海城市艺墅。事实上,当时顺驰一举在静海县得到400亩土地。

2003年,顺驰推进全国化战略。但走出天津的顺驰要想在外埠获得土地,需要的就是大量的真金白银。

顺驰最初引起高度关注的天价拿地行为是在2003年12月8日。那一天,这家来自天津、但在北京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开发商 “一拍成名”——以9.05亿元的“天价”获得了其在北京的第一块土地——大兴1号地。

当时,9.05亿元的价格远远高于业内其他人士的心理承受底线和大兴区政府的预估价格。组织那场拍卖的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大兴区分中心副主任刘胜良说:“我们原来估算的拍卖价格是6亿。”

顺驰自己当时却公开表示:“拍出的价格非常合理。”后来,顺驰中国董事长孙宏斌曾在私下承认,首次进入北京房地产市场就是要拿钱砸开项目。

从2003年起,在短短3年的扩张期中,顺驰在全国房地产市场最为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拿钱砸开一条路,它甚至因此获得了“天价制造者”的称誉。顺驰以“标王”身份一路攻城掠地,仅2003年到2004年,就先后在北京、石家庄、上海、南京、无锡、苏州等地拿下了10多块土地,面积超过5000亩。

天津住宅集团一公司办公室主任杜国庆,在天津房地产界工作多年,他说,顺驰的资金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而这些银行贷款基本上都来自天津,“几乎这里每一家银行都有向顺驰贷款的经历。”

据2005年5月30日的《证券市场周刊》援引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的话说,顺驰对银行贷款也实施过“拖欠战略”。仅天津一地,顺驰拖欠的贷款就高达40亿元人民币。

杜国庆说,建行因为原来主要业务是面向建设项目贷款,因此也成为被顺驰拖欠贷款的“重灾区”。目前天津的银行已不再向顺驰贷款。

到目前,顺驰欠承包施工商和银行多少款项,尚不得知。但对于顺驰的偿还能力,杜国庆倒是很乐观。他的理由是,顺驰有充足的土地储备,而且不少是前几年通过低价拿来的,而政府对地产进行宏观调控,减少了土地供给量后,地价上涨,顺驰手里的地块,开始迅速增值。

“如今,每块地的价格基本上都完成了翻番,即使是当初以9.05亿元天价购得的北京大兴1号地,放在现在看也是合理的。” 杜认为,如今价格至少翻了一倍,还清建筑商欠款估计不成问题。

不过,2005年底,顺驰相继在上海、苏州遭遇大规模退房风波。来自业内的消息也证实,顺驰华东集团的业务并不理想,全国的布局面临收缩。

猜你喜欢

大兴区银行贷款天价
西瓜上擂台
◉一图
画作欣赏
天价彩礼
浅析银行贷款对于实体经济的帮助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大兴区庞各庄2号地棚户区改造安置房项目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商业信用对货币紧缩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
天价足浴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