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鞋王:梦想是走出来的

2006-05-12

青年时代 2006年3期
关键词:奥康鞋厂真皮

攀 煜

他曾做过木工,推销过皮鞋,后以3万元起家创办制鞋厂。创业1 5年,从当年游方木匠成就了当今的中国鞋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打造的奥康牌皮鞋如今已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年产销皮鞋1000万双,年产值超10亿元,与此同时,他创办的奥康集团也被评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及浙江盛世诚信企业称号。

他就是人称“当代鞋王”的浙江省人大代表、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

激情创业

1965年,王振滔生于永嘉县黄田镇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的王振滔就尝尽辛酸与饥饿的滋味。王振滔四兄妹,待他刚读到高中一年级时,尽管他成绩优异,也因为自己是兄长而退学,以减轻家庭负担,全力供弟妹上学。十六七岁的王振滔外出谋生的第一份工作就跟着堂舅学木工活,在武汉走家串户给人做家具。居无定所,食无守时的“游方木匠”的生活甚是艰苦,对少年王振滔来说真是一种磨难。做木匠的王振滔在湖北见到了不少温州老乡,他们在推销电器、服装、皮鞋,而收入比自己做木工高出几倍,于是王振滔决定改行做皮鞋推销生意。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王振滔推销皮鞋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时,一场围剿“温州鞋”的暴风骤雨席卷神州大地。南京、上海、湖北等地,查抄的温州鞋,堆积成山。杭州的武林门广场上,当众一把火烧掉5000多双温州鞋……

温州鞋四面楚歌,尽管王振滔推销的皮鞋不是伪劣假冒,但也因为他和他的产品来自温州,这便给他带来灭顶之灾:王振滔推销的4000多双皮鞋在武汉市被查封,并以5元一双的价格拍卖。而奇怪的是,群众争相购买。这一次,王振滔损失了20多万元,元气大伤。为此,他曾到湖北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官司。他认为,如果我推销的鞋是伪劣假冒,你可以销毁。但你”拍卖”.而群众那样争相购买,说明我的鞋没问题。你不能为罚“和尚”,而把“秃子”也殃及了。他明知道这场官司在经济上已不可挽回,但他仍为荣誉而战。他这时已把信誉看得高于一切!

这就是富有性格的王振滔!

火烧“温州鞋”的风暴,使温州许多皮鞋厂纷纷易帜,王振滔却“顶风”而上,这个温州人的耻辱,变成了激励自己奋力前行的动力。充满激情的王振滔将鞋厂命名“永嘉奥林鞋厂”,就是要用“奥林匹克”精神作为办厂方针,走出温州众多鞋厂靠仿”名牌”起步的圈囿,创出温州的品牌。尽管在当时,他对“品牌”的含义还只是一知半解,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名牌先得有个好质量。

在推销皮鞋时,温州皮鞋厂多如牛毛,生产工具简陋,且普遍轻产重销,产品粗制滥造,只能做“摊货”贱卖,很难打入正规商场。可王振滔很想把温州鞋推进商场,便不知疲倦地在武汉三镇奔波,当然更多的是吃闭门羹。在鄂州,一个商场经理对他说,瞧你挺诚实的,如果是你自己生产的产品,还可以考虑。这实则是一句托词。几年之后.这位经理已是某市商业局长.到奥康考察时,见了王振滔还说起这事,而王振滔却很感激他,说正是他这一句话,点燃了他的创业之火。

王振滔静下心来,分析市场形势.琢磨商家的心理。商场拒绝“温州鞋”主要是对“温州货”不信任,怕担风险。如果自己生产,质量有保证,再有“注册商标”,发挥温州皮鞋款式新颖的优势,就能打开商场的大门。王振滔决定自己办厂。

当工厂第一批产品问世时,他就背着这些产品重返当年从商的湖北自产自销。当他找到他熟悉的商场.经理不仅为他生产的鞋而赞叹,也为这个执著的年轻人而感动。但囿于“国营”体制,供销方式的种种局限。经理仍拿不定主意,如何接纳这个“私营企业”的鞋。王振滔适时地把早已想好的点子提出。他要承租柜台,不让商场担风险,并提前交纳承租费。经过几次游说,经理才答应先租给他一个半柜台试试。王振滔就这样打响了“引厂进店”的第一炮。一个月试下来,他1个柜台的销售额.比商场10个柜台总量还高,经理这才吃了定心丸。

诚信铸牌

2001年2月,奥康集团总部行政大楼竣工,王振滔搬迁到新办公大楼的第一天,就特地请温州一位知名书法家给自己题了一幅字“言必信.行必果”,并装裱后挂在办公室的座椅后面。

“为什么要写这几个字呢?”王振滔解释道:“我是一个商人.没有欣赏书法艺术的天赋,也不是书法爱好者,看中这几个宇,一是为警示自己,二是为教育广大员工,任何时候都不要丢掉,‘诚信二字。

在“奥康”,对于违反质量规定的,无论职务高低,一律严惩。2000年7月,奥康集团解聘了8名高层人员,其中5人在集团分厂担任正。副厂长。原因是因为他们所负责生产的皮鞋质量不合格,当质管部门拒收时,他们认为,这批产品基本达到各项工艺要求,要是在其它鞋厂完全合格。“奥康”高层领导得知情况后,认为这些管理人员放松了对质量的要求,决定解除其职务,并销毁这批皮鞋。

当事后记者问及“奥康”总裁王振滔时,他说:“我最害怕的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淡薄。现在‘奥康有近4000人,质量没有保障,大家就要丢饭碗。谁让我们丢饭碗,我们就先砸谁的饭碗。”

商无信不立。1999年12月,也即在那次杭州焚烧温州假货12年之后,王振滔还是选择了杭州,又点燃了一把大火。这把火,烧掉的是从:全国各地收缴回来的假冒”奥康”皮鞋。这个在温州品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一时被传为佳话。去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这天.王振滔又出人意料地高举“温州制造”的大旗,在上海南京路开设了温州鞋业第一家专卖店。

在奥康集团,至今仍流传着王振滔两次剪鞋的故事。

第一次剪鞋发生在1 998年。在一次展销定货会上,一位外商久久地徘徊在“奥康”的展台前,似有某些疑问。王振滔忙走上前.热情地打招呼说:“先生,欢迎您为我公司的产品多提意见。”外商拿起一双皮鞋,问:“这是真皮的吗?”王振滔答道:“尽请放心,绝对是真皮。”外商摇摇头,以老行家的口气说:“真皮做不出这种效果……”王振滔二话不说,找来一把剪刀,三下五除二,把那双皮鞋剪开,又递到外商手中说:“先生,你是行家,你帮我鉴定一下,看是真皮还是假皮?”外商惊讶地看着他这一举动,接过鞋来,仔细品评一番,点点头说:“真皮、真皮!用真皮做出这种效果,了不起,我跟你们订货。”于是,紧接着大批客商蜂拥而至。

2000年的一天.奥康集团为国内某著名企业订做的高档皮鞋全部剪毁,并陈列在工业园内,让全体员工参观,不少工人都掉了眼泪。但王振滔说:剪掉鞋子,损失的只是几个钱,但“奥康”不缺钱,对于“奥康”来说,最值钱的是消费者的信任,是“奥康”这个品牌。

2002年新年的第一天,奥康集团开门报喜:位于美国纽约市苏豪区繁华地段的奥康专卖店正式开业。这是奥康集团在国外开设的首家专卖店,该公司要乘加入“WTO”东风,一举擂响进军国际市场的战鼓……

猜你喜欢

奥康鞋厂真皮
外贸鞋卖3.5元一双
奥康千人直播,老玩家入新局
俄媒:火灾造成7名中国人死亡的鞋厂房东已被软禁
俄媒:火灾造成7名中国人死亡的鞋厂房东已被软禁
烧伤变形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可行性研究
急诊使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指(趾)末节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生态环保让真皮标志产品更美丽
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三例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路径探究——以奥康集团为例
王振滔 从“草根”到“鞋王”